剑拔弩张的关税战,在中美声明下走向缓和。尽管后续可能还会有反复拉扯情形,但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边际递减。
各地紧张的局势,似乎都有缓和。一下子世界和平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黄金价格下跌调整,很多人会问要不要抄底黄金。我始终觉得,黄金这类产品受诸多因素影响,作为资产配置一部分倒是可以;如果想投机抄底,这样的心理还是不要有了。
大盘在上周冲到3400点之上,从4月初的3000多点到现在3400点,市场确实走出了一波涨幅。现在的时间点,市场似乎进入了“平静期”,小热点交替进行,军工、科技、港股创新药交替登场。现在下手A股,也是有所顾虑的,毕竟没有3000点的位置低,又怕短期内会有调整。
与此同时,之前喊着抄底美股的人,也在犹豫。因为美股不知不觉已经收复大部分“失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年内涨幅几乎翻红。
很难得,中美股市近期走得出奇的方向一致。但这个时候,不高不低的情况下,投资方向是最难抉择的。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向,值得关注。
红利方向
有人可能要说,红利指数估值很高了。但我要说另一个逻辑,就是政策层面号召加大对权益市场投资,那么机构的钱会投向哪个方向呢?从险资频繁举盘以及历史数据看,机构更倾向于对红利股的配置,尤其是险资。加之,未来行情震荡期,红利依旧是回撤较小的一个方向。
红利指数里面,可以优先考虑港股红利或者红利低波,长期表现都是优于普通的红利指数的。
内需消费方向
区别于传统的消费,新兴消费其实走出了不少大牛股。年轻人喜欢的泡泡玛特,老年人喜欢的老铺黄金,都是今年以来的大牛股,今年以来股价翻倍。从今年以来消费行业的表现来看,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消费股表现乏力,谷子经济、贵金属消费、美容护理、宠物经济等新兴消费领域则牛股频现。
可关注部分重仓新兴消费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或者恒生消费指数。
港股科技方向
这里重点说说港股科技板块,虽然港股科技板块有过一波反弹,但基于以下几点,感觉这一板块仍具有布局意义。
首先,两个大背景。一是国内政策支持,政府工作报告将 “新质生产力” 作为核心抓手,推动 AI、云计算、新能源车等前沿领域发展。二是国际背景宽松,中美关税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双边关税大幅下调。
其次,从估值层面来看,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1.74倍,处于近5年17.24%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5年82.76%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从成分股看,腾讯、阿里等核心标的估值更为低估。例如,腾讯扣除现金及股权资产后的真实PE不足20倍,阿里核心业务PE仅15倍,均低于行业历史中枢。这些企业相比于美股科技企业,估值还是相对比较低的。
(恒生科技指数ETF重仓)
最后,源源不断的南下资金。Wind数据显示,自2025年开年以来,截至5月16日,南向资金净买额已超6039亿港元,为去年同期的3倍,显示出资金的追捧。
港股聚集了优质中国上市公司,聚焦中国未来的重要核心资产。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港股科技板块在本轮行情中显著占优,港股汇聚AI时代的核心资产,AI应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是本轮行情主要载体,中国科技力量正在全面崛起。
对应到基金上,场内可关注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场外的相关标的也可关注恒生科技指数联接C(013403)和恒生互联网联接C(013172)。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投资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