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我有幸踏入了上海老年大学的课堂。在这里,我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学习之旅——听歌剧。课堂上,老师们用专业的讲解和精彩的示范,带领我们领略歌剧的魅力。那激昂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中。老人们专注的眼神、认真的神情,都彰显着对歌剧的热爱与追求。每一次聆听,都让我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着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上海老年大学,听歌剧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这是静安区老年大学2025年春季学期《歌剧聆赏(一)》的第一堂课(下称“歌剧课”)。这门课为两学期制,分(一)(二),学员上限25人,实际报名15人,每学期收费150元。
老师王艺妙是90后,她是青年女高音,也做艺术策划的工作。
“这学期有新面孔,也有老面孔。”虽然只是歌剧(一),但“回炉重造”的同学不少,约占1/3,甚至有人已经听过好几学期了。
这些已经不止一次听王老师课的同学,在我看来,都是学霸。
王老师提到前两天世界顶级男高音考夫曼来上海演出,底下的女同学连连点头。
当王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是歌剧”的时候,他们分别说出了《阿依达》《茶花女》《魔笛》。
甚至,他们问老师“日本的能剧,算歌剧吗”的时候,把老师也问懵了。“我要回去了解一下能剧,再回答同学的问题。”
同学们的基础超出了我的想象。
2025年3月,老年大学开学了
但王老师还是用半小时把基础概念解释了一番。什么是歌剧?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是什么?歌剧与戏曲的区别是什么?并且讲解了观剧礼仪,以及何时可以鼓掌。
随后的1小时,王老师开始讲《费加罗的婚礼》,从莫扎特和剧作者博马舍的介绍,讲到歌剧主题的演变。然后每介绍2个《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人物、情节后,播放一段人物相关唱段,比如《伯爵夫人慢摇曲》《求爱神给我安慰》。
王老师做的PPT:《费加罗的婚礼》人物关系图
第一节课结束后,我感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与平静,是一种接受知识洗礼后的如沐春风。
同学们也是。课后,同学们围到了讲台边上。
“尽管我已经听了好几遍了,但是我觉得今天太舒服了。”后来我才知道,下课后向老师表达感谢的这位男同学,是班上的传奇人物——学霸叶同学。
“讲得太好了,非常享受。”张军毅今年71岁了。下课后,她带有几分学习知识后的激动情绪,甚至一时忘了自己这是第几次上歌剧课了。
“我上了几学期了?”
“侬上了两学期。”学霸帮她记着。
“哦,我是第三学期(上歌剧课了)。我都是(跟着)王艺妙老师呀,她介绍歌剧是怎么回事,这要你喜欢,才会听。”
“她每一次都讲不同的剧目、作者,然后讲这剧为什么好,经典在哪里,通俗易懂。王老师的音乐会,我去过两次,还有她组织的艺术活动,我也去的,很享受的。”
歌剧课堂
张军毅只在老年大学上这一门课程。上课之前,她也去现场看过《魔笛》和《阿依达》,但是上了课之后,她觉得自己去早了。“听她讲了之后,就知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应该早一点上课。做完功课,再去看。”
“她讲了之后,我愿意再看一遍。再看一遍的话,感受不一样了。”
上歌剧课的同学,几乎都是怀着对歌剧的绝对兴趣而来。
“你喜欢的话,上课会有很多感触。还有自己不懂的,在她这里印证。不喜欢的话,你跟王老师学,很寂寞的。要喜欢。”
喜欢的同学是真喜欢。课上到一半,吴阿姨从后门进教室蹭课。但被班主任制止了,老年大学是不能蹭课的,“下不为例”。
下课后我问吴阿姨,怎么没来报歌剧班。
“她这个班,想上的不只是我。很多老学员(想上),(但)跟别的课冲突了。我前面的课11点下课,从1号楼2楼跑到这里(旁听)。”
“之前的歌剧课,我踝关节扭伤了,没退学但也没上课。”
“这学期和《上海闲话》的课冲突了,又没上成。”
二
66岁的谢媚伦穿着一件Polo Ralph Lauren外套,背着一个埃及主题的帆布袋,很时髦,眼睛深邃,长得有点像法国女明星Julie Delpy。
下课后,她正在教学楼前编辑朋友圈、回复微信。
谢媚伦的表妹在美国,5月份喊她去美国玩。可是如果去美国,上课就要请假。
“哎哟,我白相也欢喜,上课也欢喜的。我现在在安排呀。”
早几年,她在老年大学上西方音乐。“听了几个学期,听了就欢喜西方音乐了。本来我也不懂的,听了以后就老欢喜了。”
静安区老年大学有3个校区,仅万航校区一个学期就有这么多课
歌剧方面她是小白,但她很喜欢,“再上一个半钟头也高兴的”。
“上两趟都没报着,这次报到了,蛮开心的。因为零基础,我就想学习学习。因为侬学了以后呢,回家就会看。我自学能力不是很好,自家在网上查,好像无从着手。”
“《魔笛》《费加罗的婚礼》都晓得,但是概念模糊来兮的,听伊讲了以后,做点笔记,回去再复习复习。假使今后剧院里听听,加深点印象,侬丰富丰富自家业余生活呀。”
其实,人生一世,真正能为自己而活的时间并不多。
“人的生命,快来兮的,50岁退休,现在已经十几年下来了。”
“早几年,要带小囡嘛。现在(第三代)大了,一个读高中了,一个小学也毕业快了。现在空余时间多点么,总归想听听学学,一方面也活动活动筋骨。”
退休后,谢媚伦已经去了60多个国家了,那只埃及帆布包,就是她前不久去埃及的团里发的。
我羡慕于谢阿姨的退休状态,她鼓励我道:“侬将来更加好唻。”
几分钟后,我看到谢阿姨的朋友圈更新了,九宫格里有她在校园的照片,也有教室里挂着的冼星海、贝多芬、雨果的名人名言,谢阿姨引用了冼星海的话,作为朋友圈配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教室的一面挂着名人名言
音乐的快乐,不仅能感染人,也能改变人。
歌剧课的班长朱彤,上学期上了歌剧(二),这学期倒回来听歌剧(一)。
“以前听过音乐剧,但是没有(听)歌剧。所以我想了解一下,就是好奇心。上学期上了课,感觉为自己打开了新世界,是一种全新的知识。”
朱彤的好奇心,在老年大学得到了满足。她通过一门门课,慢慢筛选出自己真正的兴趣。
之前她上过中医养生课、舞蹈课,但都没有继续。这个学期,她还报了英语歌、流行歌曲。“我家里人说,你是要主攻唱歌了吗?”
“我觉得上音乐课,心情会很愉快。老年大学,就是图个开心嘛。”
开心之外,她还收获了自信。
“在音乐的表达方面,你会自信。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潜移默化的吧,你在这方面自信了,可能其他方面,也会自信。”
三
第二堂歌剧课,王老师讲了歌剧的语言、歌剧的历史分期、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点;独唱的种类、合唱的种类。
第二堂课讲解的是英语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
在基本讲解结束后,王老师在ppt上放出了五线谱,她开始弹起了钢琴,同学们开始跟唱《狄朵的咏叹调》选段。
伴随着同学们“Ah!ah~ah! Belinda~I am pressed with torment, not to be confessed.(我被那无法诉说的痛苦压迫着)”的演唱,我的震惊无处诉说,同学们是怎么迅速认得了五线谱,就这么唱了出来呢?
下课后,我抓住了坐我前面的周树成。“我也唱不来呀,跟老师跟呀,她唱么跟着。这个(五线谱)不识的,我们要慢慢学。”
当然,也有不乏音乐基础很不错的同学,识谱音准一流。
周树成是刚刚退休来上老年大学的。课上,我听他说出世界三大男高音、认得女高音和慧,我认定他也是个学霸。
“我不懂的。我没学过声乐,但从小对唱歌感兴趣。歌剧这种唱法,我比较喜欢嘛。”
“我年轻的时候,三大男高音到中国来巡演,报纸上看到这个信息,快快快,电视转播(看起来),当时听得好激动,好好听啊。从他们开始,我晓得有歌剧。”
黑板上是歌剧的历史分期,电视上是选段谱子
刚刚退休,他就把自己的时间扑在了老年大学上,一周要上五六门课。
“空虚啊。有的学,跟老师学学不是蛮好。我们那个时代,没这么好的条件。我现在许多东西不懂,应该是要学一点丰富自己嘛,感觉快乐一点。”
他担心自己被时代落下,想学ai摄影。“实际上跟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们已经落后了。但是你不能一直落后呀,不能距离拉远,慢慢慢慢跟呀。”
课上,他一边听讲解,一边还问了deepseek“歌剧的演变过程”,但他觉得还是老师讲得更细致。“deepseek讲了大致,但是我们记不住啊。老师会讲英语、法语(歌剧)占多少比例,还有例子。”
周树成问deepseek歌剧的演变过程
四
歌剧课的老师王艺妙,过去就开过歌剧课。最早的时候,歌剧课一节课长2个小时,90分钟讲解+30分钟唱。现在,歌剧聆赏课为90分钟,唱歌留在了下午的“声乐基础”课上。
对王艺妙来说,歌剧课的备课比声乐课要复杂很多。基本上一部歌剧备课要8个小时。“因为要查资料,一整部歌剧得听,还要选出一些经典唱段给大家听。”
“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来上歌剧,虽然说我费一点事儿,但我希望这门艺术能够培养更多的观众。”
歌剧的受众比较小,报课的人数逐年下降。“第一年好像30个,第二年25个,今年就15个。大家也是觉得,有点太高雅了。但也有一报再报的学生,就想重复听。”
班上的传奇人物,学霸叶同学,就重复上过几次。
之前我就在班上听闻了不少叶同学的事迹,在完全不懂意大利文的情况下,他可以用意大利原文唱整首歌剧。有同学说,他会用国际音标,给歌词注音。
王艺妙认证了学霸的事迹。“学霸是因为天赋异禀,而且他真的厉害。但从专业角度看,其实这样学习还是有点危险的。我一方面很开心,另一方面还是蛮担心的。我很担心他方法用得不对,嗓子受伤。因为毕竟那些歌(音调)还蛮高的。”
王艺妙除了给老年大学上课,也给市民夜校上课。但是两者的氛围迥异,后者班味重。
“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很强,但是年轻人真的很忙。老年人有空了呀,上课就很认真地听。年轻人嘛,坐在那里,还要回老板的信息。他们有些工作没有做完,还要抱着电脑来,边做工作边听。我看着也很心疼的,但是我也不好说什么。”
歌剧课上同学在记笔记
“那边的氛围就是‘加班’。我去上课,就是他们在加班,感染到我也是加班(的感觉)。”
“我上个学期(在市民夜校)开歌剧聆赏,那边就觉得太难了,不要给那么多干货了。直接就开一个不要动脑子的,声乐基础。”
年轻人下班后,更多是想放松放松。但“干货”在老年大学,却是让同学们感到兴奋充实的东西。在歌剧班上,这种全然由兴趣而生、全情投入的氛围,也感染到了我。我似乎在老年大学,看到了真正的快乐学习。
王艺妙也是,虽然在老年大学的课时费,低于市场价和市民夜校,但她也在这里感受到了快乐。
“从收入上来说,(老年大学)属于做公益。但是我觉得很快乐,是老年人感染到我的快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写稿子:姜天涯,编稿子:小泥巴,拍照片:姜天涯,画图片:二黑
上一篇:20年期美债拍卖惨淡,得标利率突破5%,美债、美股盘中急跌 美债近10天走势 20年期以上美债价格
下一篇:盘点27家银行理财子2024年业绩:规模增势喜人,盈利表现分化 北银理财2024年净利下降 各银行理财公司2024年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