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节减福利看大厂组织变革
创始人
2025-05-22 12:03:57

在字节跳动,从“字节减福利”这一现象能看出大厂组织变革的趋势。曾经丰富的福利曾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然而如今的调整意味着组织更加注重效率与价值的导向。这并非是对员工的忽视,而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聚焦核心业务,让资源分配更精准。通过削减一些非核心的福利,能将更多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创新等关键领域,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实现组织的优化与升级,这是大厂在新时代进行组织变革的一种体现,也是其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在互联网大厂中,字节跳动的薪酬福利一直是头部水平。


但据近日的媒体报道,字节多地工区开始禁止外带餐食。据称,最近字节发了内部通知,职场三餐、随餐饮品、水果、茶水间零食等应现场即取即用,不可带离职场。若发生违规,则会面临退赔、警告、辞退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不仅是显性的福利,隐性福利似乎也被削减了。字节跳动的午休政策也在发生调整,以前唯一可以关灯午休的深圳工区宣布午睡时不得关灯。由于办公室拥挤,北京及深圳工区开始限制折叠床的使用。


加上此前取消春节红包、中秋端午礼品,取消下午茶和电脑“百元购”等举措,员工们感到,今年字节的福利正在“不断缩水”。


大厂减福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此前,快手曾通过减少福利,一年降低了近5亿元成本。但对于经营状况优异的字节跳动来说,福利的支出应该不是大问题,更多还是想要提升组织效率。


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字节跳动当前的人数应该有10万以上,如此大型的组织,出现效率的降低再正常不过了。早在2021年11月,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就执行了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随后,字节启动“去肥增瘦”计划。之后的若干年里,字节频频进行组织调整和人员优化,“去肥增瘦”持续进行。如此看来,当前的福利缩水,也是这类组织提效行动的附加动作了。


近年的寒冬期里,几乎所有的大厂都启动了“组织调整”或“组织变革”;而在此之前的红利期里,大厂们则步调一致地想要“重新定义组织”“组织创新”。说来说去,都是在“组织”的话题上较劲,想要通过变革或创新,打破组织里的部门墙、隔热层、流程桶和KPI真空罩。


问题是,大家做得究竟如何了?2021年,穆胜博士受《中欧商业评论》邀请参加了“2021中欧商业在线创新学习大会”,会上发表的一个专题演讲可能回答了这个问题。事实上,诸多大厂在变革组织上的套路,依然没有跳出演讲里的规律总结。


(以下为演讲节选)


一、真有那么多组织创新吗?


我在2010年前就注意到了这种变化,并投身其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到现在已经十余年了。期间,我和我的团队几乎收集全了国内外的案例,国内的企业就不说了,国外的包括Zappos、Morning Star、戈尔、塞氏企业等。最初,每个案例的出现都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以为是发现了新物种。


但仔细研究后,我们逐渐发现,这些所谓的组织创新里水分不少,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新物种。公正来看,这些“创新”分为两类:


一类是碎片化的局部实践。这些实践虽然并没有打通体系,但至少在尝试跳出传统的组织模式,进行局部创新。


事实上,有些实践也的确是强化了组织能力,如巴西塞氏企业的风险工资,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劣后;再如全食超市用投产比而非利润联动奖金……我们不能说这些实践解决了组织的问题,但至少拓展了理论和实践的边界,都是值得尊重的。


当然,有的企业甚至为此付出了试错的代价,用自己当了小白鼠,他们就更值得尊重了。比如,有的企业用员工投资来选新项目,还有的企业做内部上下游交易来模拟市场机制……


相比起来,另一类实践更多是企业对于组织敏捷的倡导,加上了一些基础管理工具,包装了一些大词,催动的潮流,这些可能就是“假动作”。这个就有点无聊了,耗时耗力,原地比划。


我发现互联网商业世界发展至今,管理水平并没有太大进步,文案水平却飞速成长呀!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假动作”最开始都属于前一类有意义的尝试,但在试错失败之后却没有及时纠正,还埋着头继续往下走,为了支撑这种错误的逻辑而生造出了“大词”。


举例来说,合弄制就是一个被尝试失败的组织模式,就连谢家华本人也曾经表示“合弄制中有些内容是好的,但有些的确可能不太适合Zappos”。国内从事这块的咨询机构、学者和媒体,只要稍微看看国外的资料,就可以得到这类信息。


但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大谈合弄制的优越性,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这难道不是对企业的误导吗?人家有意义的试错,被引入国内后变成了大量企业的“假动作”,难道不应该引起反思吗?


这个就是我今天主要谈论的话题。其实,谈这个挺得罪人的,评价现在企业的组织创新百花齐放,显然是更讨喜的模式。但学者是有良知的,更应该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甚至是一个冷静的批判者,这才是学者的价值。


我想,如果放任很多“大词创新”愈演愈烈,整个业界变得越来越油腻;如果放任让“假动作”混淆视听,各个有意走向组织升级的企业都会掉入坑里,浪费大量的转型成本。


2015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做组织创新,到了现在,更成为了几乎所有企业的标配。每次出席公开活动,都会有企业来与我交流他们的“平台型组织”创新。


但在我们的视野里,当前真正走通平台型组织体系化实践的,国内外加起来不超过5家。请注意,我这里并不是说这些企业就100%打造了平台型组织,而是说他们是以相对体系化的方式来做组织创新,他们想到了这个体系的主要框架,脑子里有相对成熟的蓝图,而且大方向都是正确的。


那么问题来了,在此之外,为什么会冒出这么多“平台型组织”呢?


这就让我想起一个例子。2020年,据宾利中国统计,新款宾利2020年出货量为1896台。但据抖音统计,2020年在抖音上宣布自己喜提宾利的人有6万多。另外,我们还不要忘了快手和小红书上还有几万“宾利新用户”。


说到底,都是“假动作”。


二、平台型组织建设的“假动作”


总结起来,当前企业在转型平台型组织过程中的“假动作”主要有四类。


一是以为重画组织机构图就是转型平台型组织。


大家重画组织机构图的逻辑如出一辙,把销售等利润中心变成前台,把研发、采购等成本中心变成中台,把人财法等费用中心变成后台。说穿了,就是把原有的组织机构图上下倒过来。至今为止,我已经见过不下十余幅这样的图让我提意见,弄得我哭笑不得。我还能怎么说?我也只有说——挺好。


要真是我的客户,要是我直言不讳,我会问四个问题:这样所谓的组织结构调整究竟带来了什么变化。


第一,部门岗位职责变了吗?第二,汇报线变了吗?第三,流程变了吗?第三,KPI变了吗?


如果这四个东西没有变化,那我请问,你重画组织机构图是为了什么呢?真正的平台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图,没有那么简单。


实际上,这种“假动作”里唯一变化的就是部门的定位,懂组织与人力的人都明白一个基本原理——定位不落到职责上,就和空口号没有区别。再说直白点,即使定位落到职责上,汇报线、流程和KPI不变,也是枉然。


相信我,组织的惯性太强了,现有的运作格局背后就是利益分配,稍微一调整就会让人坐不住,无数的力量会反扑。与其如此,大家还不如一切照旧,这种稳态是有原因的。


二是以为闭着眼睛授权就是转型平台型组织。


好多老板被外部的诸多口号所蛊惑,以为自己就是公司最大的瓶颈,以为放权才能做好企业。我一个朋友还讲了个笑话,说是有个老板得了抑郁症,不得已离开岗位去修养身体,一年之后回来,没想到企业业绩已经翻了几倍。这种是个案,所有要素都凑巧了,才有这种奇观,大可不必放大化。


我能理解老板们的焦虑,否定自己也是一种自谦,值得尊重。但矫枉过正却要不得,至少不应该被颠覆掉常识。一个组织,是成员协同完成目标的机构,必然有人发声来指挥,而指挥不到的地方就需要授权。顶层指挥的意义首先就不能否定掉,脱离了这个属性,就不是组织了。现实中,真有胆肥的老板无限授权,最后的结果其实都是不好的。


进一步看,即使增加授权也需要在规则之内,这样才能降低风险,确保最大概率的产出。我发现,越大的授权,越需要强力的控制系统,这个方面是能量守恒的。只不过,这种控制系统是润物细无声的,是几乎感觉不到的,这就需要制度设计的水平。


总之,授权不单纯是一种胸怀,而是一种胸怀基础上的技术。如果授权仅仅是一种胸怀,如果授权就可以做好企业,那么,所有的人都能做好企业,放手不就行了?事实上,很多老板是缺乏思考,管不好企业,才用授权作为遮羞布。


三是以为发动民间智慧,寻找“街头创新”就是转型平台型组织。


我的不少老板朋友都在企业内搞过一些形式的创新大会,冠以各种很酷的名称,特别炫目。说白了,就是让员工贡献各种创意,再给一定的权限和资源,让员工带着创意去落地,如果做得不错,还有一笔奖金。其实,除去文案上的创新,这种形式并不新鲜,在国有企业里这个叫“合理化建议”,沿袭多年了。


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在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设计,所有创新基本上都只会在非主赛道上发生,因为主赛道的资源你撼动不了。


这种情况下,即使项目做成了,如何做激励?无非是发放一点项目奖金。那发多少呢?


由于没有在主赛道上创造市场价值,发多了老板觉得不划算,发少了员工觉得没诚意。所以,大多企业里,做几次基本就偃旗息鼓了。


相比起来,国有企业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却是一直在做的。原因很简单,国企领导水平高呀,人家知道这个活动创造的价值有限,有理性预期。


四是以为呼唤无边界协作、创业精神、自主管理、先开枪后瞄准等口号就是转型平台型组织。


我发现,很多企业特别喜欢喊口号,而且是落不了地的口号。其实,口号频出无非是把管理简单化,希望吃特效药、走捷径。更有甚者,凡是有个企业用反常识的“去管理化”作出亮眼业绩,他们就奉为标杆。用这些标杆来给自己的无管理、弱管理壮胆。


以奈飞为例,最近一份《奈飞PPT》让整个中国企业界都惊为天人,已经有好多人给我提到这个了,我能说什么,也只有——挺好。


大家要记住,好的组织模式不会来自离钱特别近的企业。在这类企业里观察到的所谓“标杆组织模式”,可能是伪因果关系,因为业绩好,你才会觉得他们组织模式特别好。说白了,你钱足够多时,说什么都是对的。举例来说,马云一看就不是帅哥的类型,但人家钱多,看久了也觉得挺帅的,长得太有风格了。


三、平台型组织建设的“真功夫”


上述的若干“假动作”,让企业“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不仅浪费了资源,更浪费了时间,不仅浪费了时间,更浪费了组织的士气。


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要建设平台型组织,一定需要三个方面的真功夫:


一是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企业开始打破横向的部门边界和纵向的层级,以更多灵活的小经营单元来作战;二是激励机制也在推陈出新,让员工越来越多参与价值创造的分配;三是赋能机制上更是讲究即插即用,要基于业务需求批量复制人才。


这里时间有限,我们只谈谈激励机制,给一个穆胜事务所真材实料的模型——PIM矩阵。


这个模型的全称是Platform Incentive Mechanism(平台化激励机制),缩写为PIM,这个名字和漫威世界里“蚁人”的发明者皮姆博士(Dr.Pym)同音。漫画里,此人发明了皮姆粒子,可以让人随意放大缩小,小可以变成蚁人,大可以变成巨人。


我设计这个模型的理念是,企业一旦按照PIM矩阵设计出一种平台化激励机制,就可以像皮姆粒子一样,让组织随意放大缩小,小可以让小团队水银泻地,在市场上无孔不入,大可以让全企业协同作战,巨人轻巧跳舞。


简单来说,PIM矩阵规定了5个维度的11个要素,认为任何一个平台化激励机制都必须说清楚这11个问题。任何一个没有说清楚,都会导致激励目的不能达成,激励体系面临崩塌危险。换句话说,激励设计应该万无一失,堵死所有的“后门”。


图1:平台化激励机制矩阵图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


首先,小经营单元必须要有跟投对赌,不然要分润是不合理的。


其次,一定要界定产出的业绩,而且这种业绩要能够大部分由小经营单元驱动。


再次,业绩目标要兑换出奖金池,这种兑换逻辑一定要合理。


最后,整体的业绩目标一定要分解到经营单元里的个体,也一定要分解到业绩产出的每个节点。只有如此,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才能获得足够的激励。


看似简单,但各位不妨用这种标准去衡量一下自己企业的类似激励方案。我们试过,大量企业的激励方案都是千疮百孔,在矩阵里所有要素都是缺失的,或者说,是没有说清楚的。


除此之外,这个矩阵还可以导出三个由我设计的关键指标,每个指标的设置不合理,也会导致激励机制的崩塌。


图2:PIM矩阵关键指标图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


一是跟投比,即员工跟投的量应该占工资的多少?


二是杠杆率,即员工跟投的量可以撬动多大的收益?


三是人力资源资本化率(CRH),即员工的薪酬中有多大部分是可能拿不到的“不确定薪酬”?


这些指标的Baseline是多少?这里就不展开了。可以说的是,我们以此为生,精于此道,已经用若干的样本喂养出了若干Baseline,并且在实践进行了应用,效果还不错。


这是一个我们辅导的企业案例。转型前,他们是12个月固定工资加上4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几乎是100%的固定薪酬。但我们为他们调整了薪酬结构,将12.5%的薪酬变成跟投投入,换取了诱人的利润分享额度,名义杠杆率达到2.83倍以上。


对于企业的直接好处是,薪酬固浮比调整为61%:39%,员工有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是与公司共同劣后了,心态自然不一样了。在这样的激励下,员工背水一战,认领、冲刺高目标,结果是5个BU中,有4个超额完成了目标,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分享。在过去的奖金激励模式下,这是根本不敢奢望的。


这里给大家一个忠告。凡是谈到这些就语焉不详、推三阻四的,多半就没有把平台型组织搞懂。


我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去拆穿这些骗局。


如果一个专家在你面前提到那些假动作,你就问他,“老师,您说得都对,请问我回了企业之后第一件事做什么。”


如果这位专家在上述几个方面描述不出具体的画面感,如果他告诉你,“回去之后,你们第一件事就是要重视用户。”那么,他就是不懂。相信我,他只有“假动作”,没有“真功夫”。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么多的企业都做出了“假动作”而没有“真功夫”。我感觉,真正的原因是懂经营但不懂管理的老板在操盘组织变革


我相信,老板绝对聪明,他们的逻辑没有问题,但如果他们没有做过组织结构设计、部门职责梳理、岗位描述、编制核定、薪酬设计、绩效考核等“泥腿子活”,想要把理念落地为方案,不可能!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方面,超强的HR和超强的外部咨询结构,应该双轮驱动,一个都不能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爆了!深圳南山杀出一家“军工+... 国内超材料第一龙头,光启技术(002625.SZ)订单爆了。近日,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透...
但斌业绩大反攻!最新持仓透露背... 根据私募排排网截至5月16日的数据显示,但斌共有64只私募产品在私募排排网有业绩展示,其中,近一个月...
超两千家机构出局,收单外包服务... 又有机构退出第三方支付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记者查询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系统获悉,截至5...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共享... 这些年,伴随着共享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少共享经济服务已经日益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中,甚至日益成为了大家的...
居然智家再回应董事长被留置:未... 中国商报(记者 于佳鑫)5月21日,居然智家举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就近期董事长汪林朋被留置事件...
云上拉美:中国企业出海新序章 ... 作者 | 刀马编辑 | 刘景丰在遥远的拉美,一场由中国企业带来的变革正在推开。5月12日,在北京举办...
出海!中企开辟新战场,对特朗普... 一夜之间,巴西成了中国企业开辟的新战场,美国遭遇釜底抽薪。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外卖企业正在上演三国杀,...
美债又暴跌,全球资本寻找“新诺... 美债又暴跌,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轩然大波。美债作为全球重要的资产之一,其价格...
“茅五洋”神话破灭 “茅五洋”... 蓝鲨导读:底蕴不够,靠广告来“凑”?作者 | 张二河编辑 | 卢旭成据新华社5月18日消息称,中共中...
小心陷阱!“黄牛”叫卖小米YU...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5月22日晚上7点,小米汽车的SUV车型YU7将首次公开亮相。然而,这场尚未...
微信盗用好友资料给朋友圈广告写... 红星资本局5月22日消息,今日,有关于“微信盗用好友资料给朋友圈广告写评论”的传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山西汾酒谈今年营收目标:继续保... 在白酒行业处于相对低增速的市场背景下,山西汾酒对今年业绩增幅提出“保持稳健”的态度。近日在山西证监局...
商务部:今年前4月超3400万... 红星资本局5月22日消息,在今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了以旧换新带动家电...
港股泡泡玛特午后一度涨超6% ... 5月22日,港股泡泡玛特午后一度涨超6%,总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现涨幅收窄至3%,今年以来该股已...
证监会: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发布会上介绍,从2023年3月31日起,境外...
智能辅助驾驶竞速与暗战:万亿市... 智能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并深刻重塑交通领域。芯片、激光雷达、AI算法、车路协同等相关技术快速迭代,无人驾...
A股收评:北证50大跌超6%,...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指数跌超6%。南财金融终端显示,截至收盘,沪指跌0.22%,...
联想集团发布2024财年业绩:... 5月22日,联想集团(0992.HK)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4财年全年及第四季度业绩:...
超4400只个股飘绿,银行股逆... 作 者丨彭卓 尹华禄编 辑丨梁明 陈思颖5月22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指数跌超...
视频|指数回调,银行板块逆势上... A股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指数跌超6%。银行股逆势走强,浦发银行等多股盘中再创历史...
连亏六年的国联水产:剥离上游业... 国联水产近期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通过聚焦大单品策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格局、研发...
“撞菜单撞联名撞原料”,打工人... 外卖大战打了一个多月,打工人终于把奶茶“喝腻了”。喝腻了的原因,除了一天三杯都跟不上的大额满减券频率...
证监会: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
前“家居首富”,又被绊倒了?|... wumiancaijing.com / 因大肆扩张地产业务,车建兴失去家居业务掌控权,如今又被留置...
顺义这村回迁进行时!户型图、样... 北青社区传媒小编从仁和镇获悉,太平村回迁安置房选房工作逐步启动,昨起三天,村民可到小区内参观样板间,...
视频|指数回调,银行板块逆势上... A股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指数跌超6%。银行股逆势走强,浦发银行等多股盘中再创历史...
积压剧集中清库存,能否解围长剧... 文|新营销 四、五月间,一批拍完后因种种原因多年未播出的剧被集体抬上桌,2025年是积压剧“大赦年...
罕见华熙生物齐怼9家券商研报,... 财联社5月22日讯(记者 王晨)A股医美龙头企业华熙生物近期对多家券商研报呛声,引发越来越多关注。 ...
原创 关... 中美贸易摩擦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在这片被阳光照耀的贸易场上,欧盟和日本却暗自筹划,准备对小额包裹施加新...
熊园:三大维度看,美债抛售风险... 熊园 刘新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