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入局,或许是今年618的一大变量。
过去几年略显沉寂的“618”,终于有了新看点。
2025年5月27日,美团正式宣布参与今年的618活动。美团来了,这个原本属于电商大促的节日也热闹了起来。
走过近20年,618早已成为平台、商家与消费者们的“习惯”。只是,更长的大促周期、变幻莫测的补贴机制、烦了又烦的预售,无不在考验大众的耐心与积极性。社交媒体上,不乏“谁还在乎618”“618开始了吗”的疑惑迷茫与审美疲劳,这个行至中场的节日,从未像今天一般需要新活力。
从平台视角看,过去几年,新玩家们入局618的新鲜点在于,货架电商与内容电商的相互渗透。如今,万物“半小时达”的美团入局,则在另一种维度上创造了一个属于即时零售的“新场景”——它不止可能重构618,也将全方位重构着消费者的日常购物习惯。
很长一段时期里,普通消费者参与618的过程大抵是这样的:等优惠、算凑单、等预售、等发货、等快递,或许还有等退货。这是中国电商行业多年来形成的一套运转体系,全国各地的商家们共同编制出“现货+预售货”的供给网络,消费者在千里之外的地方下单,奔忙的快递系统连接起两端。时间在其中被一点点消耗,每逢大促时更要多“等等”。
这次,在外界看来声势并不算高的美团,悄然给市场带来一些“不再等待”的刺激和惊喜。
变化首先发生在更极致的“快”上,这也是美团一贯擅长的。在618活动期间,除了外卖用餐,用户通过美团买iPhone华为,买茅台五粮液,买奶粉,买护肤品,买小家电,买日用品,都能30分钟到手。
这种以“本地服务”为核心的即时零售模式,用“即买即得、所见即所得”的确定性,降低了消费者决策时的心理成本。更快的决策,意味着更高的下单意愿。更快地履约,则意味着对消费者注意力时间的节约、购物与生活效率的提升。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也曾站在用户视角,谈到时间的重要性——“在亚马逊,28%的购买行为在三分钟以内完成,一半的购买行为在半小时以内完成。研究发现,去实体商店买东西,包括开车、停车、找商品、等待结账、找车、开车回家,需要花费大约一小时。如果你每个星期用两次亚马逊购物取代两次实体商店购物,每年就可以节约75小时。这很重要,因为我们生活在永远繁忙的21世纪初。”
美团的即时零售模式,是品牌供给与外卖配送网络的结合,也注定了它“更快”。有媒体对此形容道,“消费者现在可以像订一碗面条一样,轻松地在线订购一部iPhone,并在半小时内送货上门。如果一切都能这么快,何必等上几天呢?”
“用外卖买一切”的逻辑,的确在成为年轻一代的消费日常。埃森哲发布的《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年轻一代人更关注“速度”,超过50%的95后希望在购物当天就能收货,也愿意为更快的配送速度支付额外费用。尼尔森的一份报告也显示,72% 的即时零售用户年龄在 35 岁以下。在美团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后的财报电话会上,美团CFO陈少晖表示,闪购新品牌上线至今,95后年轻用户已占比超过一半。
4月15日,美团面向全国消费者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定位为“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让美团的“零售”属性更加显化。但客观上,美团毕竟不是经验老到的电商玩家,除了“快”以外,是否有媲美电商的价格优势,是消费者对其存疑的地方。
5月中旬,北京的一位女士以5259元的价格,在美团下单一部“华为Pura70 Ultra 12G+512G”手机,30分钟后便收到货品。更令她开心的是,该机型在其他部分电商上的售价超过6600元。
低价如何实现?据36氪了解,就在前几日,全国近万家数码家电品牌实体门店联合美团闪购启动“超级国补周”,美团App的“国家补贴”页面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云南、重庆、长沙、太原、西安、长春、大连、厦门、杭州等多个省份和城市落地上线,国补优惠最高可达20%。
眼下,美团618正式启动。一位接近美团人士透露,618期间,美团闪购手机、白酒这些核心商品,还会有更优惠、更值得期待的价格。
在“便宜”这一核心价值上逐渐取得突破,商品均由品牌门店直供的属性,使得“正品、便宜、送得快”的不可能三角得以实现。美团是618的“新人”,但货品来源透明、不等预售、现货半小时达等特质,正为大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从前臃肿的618大促,正变得清爽和简单。
618走进下半场,新玩家能带来怎样的想象力?
“快”是最直接的,而简单、确定性则带有价值回归的古典意味。
这些年,从蹲直播到做任务,电商平台在大促期间推出各类复杂的凑单攻略和玩法,“先提价再降价”的套路也成为商家与消费者的“共识”,不少消费者连年直呼“史上最难618”。此外,为抢夺用户,平台们一度热衷低价大战,在背后的流量分发下,更多低价但低质的商品被推送到消费者眼前。冲动下的囤货、不满意商品的闲置、下次大促时再次冲动,几乎形成了难以跳脱的闭环。
结果是,消费者对大促节日的“敏感性”也在不知不觉间降低。最早时,全网用户蹲守大促节点,为“瞬时低价”而疯狂;四五年前,大家的动作开始变为等待规则发布、拿着计算器寻找最划算的凑单方式;走到今天,外界对于大促的讨论声日渐微薄。
美团的首次618活动,“简化”的购物价值回归意味强烈——不设繁琐的参与规则和门槛,人人能领钱,可以点外卖,在酒水饮料、休闲食品、数码家电、美妆护肤、运动用品、母婴用品这些品类购物都能用,任何用户都能够享受到实在的优惠;同时,得益于商品完全可预期、实时送达的特点,消费者可以更理性地从实际日常生活出发,按需消费,而非被电商促销规则牵引着被动囤货。
规则的简化、更快的配送能力都是传统电商大促所缺失的,但供给丰富度则是吸引用户、发挥履约优势的前提。美团的商品供给力足以撑起一场618大促吗?
一方面,在非餐即时零售供给中占据主角位置的美团闪购,今年一季度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包括饮料零食、3C产品、家用电器、美妆个护等在内的多个品类增长显著。截至3月底,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数超5亿,以90后的年轻消费者为主。从目前美团618露出的信息看,飞天茅台、iPhone 16等“硬通货”,价格已颇具竞争力,叠加30分钟送达,构成了与电商平台最大的差异化。
另一方面,美团的618没落下自己的主营业务——餐饮外卖,今年的618大促也首次被扩至餐饮领域。可外卖、可闪购,使得“吃喝购物都低价”成为这个新玩家的又一差异点。
据上述接近美团人士透露,618期间,美团闪购在手机电脑、数码家电、酒水奶粉等类目,将推出大牌商品低价,品牌门店直发,30分钟送达。总而言之,一个到手速度快、价格便宜、商品来自品牌实体直营的618,来了。
结语
首次入局618大促,是美团“购物”基因显现的一个例证,也是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互动、交融乃至相互改变的一个值得记住的节点。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称,中国即时零售行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022年的3倍,亦即约1.5万亿元。其中,美团闪购无疑是公认的“代表”,当商品供给力、价格力的相对劣势被一点点抹平,甚至在价格上取得优势,“时间”的优势也被无限放大——尽管是线上下单,消费者也没必要再“等”了。
体现到结果上,用户在美团闪购的消费行为,正在从突发性的“买应急”转变成有计划、日常化的“买一切”,即时零售正在成为新的购物和生活方式。随着“30分钟低价好货到手”成为常态,电商的竞争维度不再仅仅是决策环节的折扣、比价,更在于对整个消费习惯更迭的把握,新旧更迭的拐点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