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时代少年团大连演唱会官宣后,门票尚未开售,周边酒店房价已现“火箭式”飙升。其中部分房型涨幅高达88倍,引发网友热议。
面对质疑,酒店方以“控制退单率”为由解释涨价,称消费者常低价锁房后因未抢到票而退订,影响正常经营,“我的目的不是卖高价,是为了控制开票后退单率”。当地市场监管局也回应称,价格上涨50倍以上“有些离谱”,但并没有相关法规规定价格涨幅的上限,只要明码标价,一般并不违规。
图据经视直播
伴随近年演唱会等大型文体活动的增加,类似“价格刺客”事件绝非个例。从门票黄牛、天价酒店到溢价周边、氪金打榜,文娱产业某些环节正异化为资本围猎的“饥饿游戏”。近两日,周杰伦、鹿晗演唱会票务平台因放票失误致歉,亦折射出抢票规则不透明等问题。
种种争议背后,暴露的是演唱会经济全链条的利益博弈。当“88倍房价”刺痛公众神经,是时候反思:文娱经济应如何避免沦为“价格割韭菜”游戏?
以此次事件为例,酒店作为市场主体,有权根据市场供需关系来调整价格。但其“控制退单”的说辞,本质是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这场价格异动既非商业欺诈,也非完全合理的市场调节,亟须厘定清晰的价格边界。
客观来看,酒店诉苦“被退怕了”有其现实逻辑,粉丝怒斥“割韭菜”亦是真情实感。问题的核心不在对错,而在于供需失衡时应如何建立缓冲机制。
比如文旅部门可以建立大型活动房价备案制度:联合平台企业,对活动场馆周边酒店实行阶梯式价格干预,设定合理浮动区间;同时推广“订房冷静期”机制,让消费者在抢票成功后仍有调整住宿的空间。
今年1月,三亚市旅文局联合多部门约谈桔子水晶、全季等酒店,要求在周杰伦演唱会期间做好客房价格管理,强制要求“房价不超去年同期”,并推出“宠粉优惠套餐”,同时开展价格巡查。
要知道,文娱经济的核心价值不应是数字游戏中的“涨价倍数”,而应是文化传播与城市发展的“乘数效应”。唯有行业有为、消费者有度,才能真正实现“一场演出带火一座城”的长效价值。
评论员 侯春萍
编辑 肖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