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错失良机,马云对元老“开刀”
创始人
2025-07-03 16:43:01

在商业舞台上,阿里曾一度面临抉择的关键时刻,仿佛错失了绝佳良机。曾经的元老们曾是阿里崛起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公司的发展,一些理念和行为已与当下的形势格格不入。马云毅然决定对元老“开刀”,这并非易事,却是为了阿里的长远未来。他以果敢的姿态,推动着公司的变革与升级,让阿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与创新。这一举措看似残酷,实则是对阿里的负责,展现了马云的远见卓识和领导魄力,也为阿里的持续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一份合格的财报过后,发布管理层变动的重磅消息,无疑是最稳妥的。


6月26日,在2025财年年报中,阿里公布了最新的董事和高管名单(核心管理层),与去年的名单相比,菜鸟CEO万霖和大文娱董事长樊路远退出。


同时,包括彭蕾、戴珊、俞永福和张勇在内的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序列。目前阿里合伙人数量为17人,相较巅峰时期削减过半。


这被视为泥潭中的阿里持续瘦身的重要举措。


自从马云淡出管理之后,这家公司面临的问题就越来越多:在本地生活、国际市场和AI等新战场上进攻乏力,在电商和云计算业务上被竞品步步紧逼。


到底是“守江山”还是“打天下”,阿里管理层过去几年似乎始终没想明白。直到去年阿里市值被拼多多彻底超越,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才集中爆发出来,公司内部的士气也跌至谷底。


科技行业的残酷之处在于,没有大而不倒的企业,一旦错失关键节点,就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


无论是紧急叫停分拆阿里的计划,还是剥离高鑫零售、银泰百货;又或是召回蒋凡、扶正吴泳铭并清除大批元老,都是马云试图扭转公司颓势的手段。


没人想成为下一个诺基亚,劝退合伙人也并非改变的终点。阿里走过很多年弯路,它需要重回正轨,越快越好。


“马云隐退,无人纠错”


拥有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是一家公司能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马云淡出公众视野的那几年,阿里似乎失去了拨乱反正的能力。


除了财报数据勉强够看以外,这家公司在许多时间节点都犯下错误:


抛弃淘宝安身立命之本,忽视低价市场和下沉用户,让拼多多和抖音在眼皮底下做大做强。尤其是淘宝直播占据先发优势,但却被抖音带货反超。


本地生活业务整合失败,饿了么、高德、飞猪和口碑被捏在一起,看似大而全,实则品牌杂乱,缺乏统一入口与用户心智,最终在长期亏损后被迫重组收缩。


改造线下零售项目的野心过大,但缺乏合理商业模式与技术融合方案。阿里在实体零售领域浪费大量投资,自家的盒马融资又遇冷,上市计划被搁置。


这些错误都不是单一决策导致,而更像是“大公司病”与转型焦虑碰撞的产物。


回头去看,张勇时代推出过多次重大战略调整。从新零售到中台,再到AI,最后是拆分阿里,看似一直在“拥抱变化”,但平均每两年就变一次大方向的频率,让内部执行层很难适应。


战略摇摆、执行失衡让阿里错失良机:电商业务被PDD咬紧身位,云服务市场份额被腾讯和华为持续蚕食,国际化业务坐视SHEIN和TEMU发展壮大,菜鸟发展疲软,蚂蚁上市一波多折。


这都不是阿里应有的表现。它曾一度被视为能挑战亚马逊霸权的巨头,去年市值却被拼多多所超越,这对心高气傲的马云来说,无异于巨大的讽刺。


最终阿里的路线还是需要马云来纠正。虽然他2023年的回归是非正式状态,没有重回董事会,但依然对阿里有精神领袖式的影响力。


选择技术出身的吴泳铭接任CEO,就是明确的改变信号。


阿里正处在从“平台型巨头”向“多元科技集团”转型的节点,单纯依靠淘系已经不足以支撑它的野心,人工智能的新机会就在眼前,不容错过。


在最新的股东信里,吴泳铭和蔡崇信将“电商、AI+云”视作未来的两大核心引擎:“2025财年内,我们宣布未来三年投入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的总额,将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


阿里需要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经非常明显,实体零售也不再是核心聚焦业务。


(制图:CP)


对比亚马逊的案例,以Whole Foods、Amazon Go和Amazon Fresh为代表的实体门店(Physical Stores)在2024年的营收占比仅为3%左右,电商和云服务营收占比接近80%。


于是从去年开始,阿里加速剥离长期亏损的非核心业务,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等传统零售资产,都被尽数处置。另一个新零售标杆盒马也放弃线下零售策略,调头重新做线上和会员体系,最终结束长达七年的亏损周期。


战略纠错,领导者也被推出来担责。盒马创始人侯毅去年宣布从阿里退休,继续投身线下创业;而曾经给盒马和银泰站台的张勇,在这次调整中正式退出了合伙人行列。


“阿里不适合联邦制”


业务错失良机,分拆改革也如闹剧般收场。过去几年的各种架构调整都证明,阿里并不适合联邦制,它本质上更像一家中央集权制企业。


从历史上看,阿里在具备明确领导者、执行统一战略的时候,各大业务板块才能形成合力,抓住重大发展机遇。


但随着阿里涉足的业务越来越多,管理团队数量也在膨胀。阿里合伙人在2021年最高峰时曾经达到38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高层管理者,领导着一块重要业务。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业务协调壁垒越来越高。


山头主义不符合阿里的价值观,也一直是马云和阿里忌讳的事情。


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很少由某个人长期领导,无论是淘宝、天猫、阿里云,还是独立程度更高的菜鸟和蚂蚁金服,都曾更换过多位总裁或CEO。


虽然当企业大到阿里、腾讯和字节这种规模,大公司病不可避免,但阿里内部过去几年的山头林立,明显影响了公司的正常发展。


最突出的矛盾就来自于“1+6+N”的架构改革,它被张勇称为“阿里创办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但并未带来预期的业务增长和效率提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


原本执行统一战略的电商、物流、云计算等部门,分拆后作为独立实体,存在利益竞争,难以形成合力。毕竟每个子公司CEO都面临独立财务目标,想融资上市就必然注重各自的数据表现,互相争夺内部资源,让阿里在集团层面难以聚焦核心。


从结果上看,这项分拆战略并不成功。市场对菜鸟独立上市的反应冷淡,盒马融资遇冷,阿里云的IPO计划也被叫停。非核心业务板块比如阿里大文娱失去了集团帮助,独立运营后依旧亏损。


拆出某一个业务或许可行,但将全部板块打散并独立运营,并不符合阿里的集权制基因,注定很难成功。


横向比较的话,Google模式更加合理。虽然它拥有运营层面的独立性,但其核心能力(AI技术、中台基础设施等)依然牢牢控制在母公司Alphabet手中。


所以吴泳铭接手CEO以来做了不少调整,阿里不再推崇长线作战,转而强调战略收敛。


在业务层面合并淘系与国际电商,组建电商事业群,由蒋凡领导;“饱和式”投入AI相关业务;在人事层面“通网拆墙”,弱化分拆导致的部门隔离。


能够看出来,虽然马云不在前台管理,但有老搭档蔡崇信和吴泳铭主导权力运作,阿里正在向外界释放从零开始的信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鹏有WeHave,作者:C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市值百强大洗牌:宁王、迪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实习生 宋晨曦 深圳报道 大河奔流,潮立中天。 今年以来,A股江湖风雷激...
村镇银行合并加速!银行业大洗牌... 点击【樱桃大房子】关注并 大行亲自下场收编,银行业洗牌又加快了! 6月2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
京东物流国际“跨境电商节”火力...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日讯(记者 田志强)近日,在第八届全球跨境电商节暨第十届深圳国际跨境电商贸...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 红星资本局7月3日消息,今日晚间,小鹏汽车(09868.HK/XPEV.US)举行小鹏G7上市发布会...
仅少数员工上班!实探风暴中的安... 2025.07.03本文字数:106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肖逸思“厂里大部分人都离...
银行负债压力缓解 但多家行存单... 作者 | 余纪昕编辑 | 方海平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艾昱彤刚过去的六月,顶着4.2万亿元的单月到...
读懂IPO|奥联服务重心转向高...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彭元重编辑|郑琳通过规模扩张,业绩...
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泛海控股旗... 泛海控股 视觉中国 资料图7月2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海控股”)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
2025上半年51家公司上市,...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出稳健的...
大窑汽水,困在玻璃瓶里 大窑汽... 文 | 萧田爆火的国民汽水品牌大窑,刚在年初否认赴港IPO,又传被卖给美国私募巨头KKR。外媒援引多...
绕不开的中国稀土 绕不开的中国... 今年6月,铃木汽车突然宣布,受限于稀土出口管制,零部件采购出现延误,经典紧凑型轿车铃木雨燕(Swif...
把香港当做“桥头堡”,讯飞医疗... “星火医疗大模型”的新版本,藏着讯飞医疗怎样的“野心”?作者 | 冯婉瑜编辑丨高远山来源 | 野马财...
开源证券IPO终止审核 未回复... 6月28日,深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开源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公告显示,深交所于...
估值整改引银行理财“抛长买短”... 记者 陈植 一位股份制银行华东地区分行零售业务部门主管赵永强发现,今年以来自己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压力悄...
黄金直线跳水!交易员放弃对美联... 刚刚,美国非农数据出炉,黄金直线下跌。交易员直接放弃对美联储在7月进行降息的押注。数据显示:美国6月...
海拍客冲刺港股,当前业绩,股民... 文 / 三生来源 / 节点财经当人口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母婴赛道中的投资机会,亦或避坑指...
预盈3500万变亏损3.48亿...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吴可仲 北京报道因业绩“变脸”,ST华西(002630.SZ)日前被深交所给予公开...
每年收息4%+的TA,居然翻倍...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小工具 ”免费领取“40个赚钱工具资源包”晚上好呀,我是简七...
PCB行业火爆,“沪电股份”能... 在PCB行业,沪电股份绝对是个明星选手,这两年的业绩和股价都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差不多快翻倍了...
【经纬晚班车】多只QDII产品... 【晚间热点要闻】中国前五月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7.7%2025年1-5月,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
股票、债券、黄金怎么配?202... 2025年下半年拉开序幕,投资者应如何在股票、债券、黄金等诸多大类资产中优化配置,寻找波动市场的破局...
市场监管总局:华润收购康佳股权... 7月3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获悉,根据6月23日至29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
原创 组... 昨天下午,一个骑着电车的年轻男子过来,停在店前的摊位旁,他并没有下车,而是指着摆在摊上的菠萝啤,问多...
跨境合规盾牌:云仓如何化解全球... 避免230万元罚款的智能预警系统 当某智能硬件品牌准备进军欧盟时,云仓的合规引擎自动预警:产品...
填补铂耐药卵巢癌靶向治疗空白,... 7月3日,先声药业集团(2096.HK)旗下创新药子公司先声再明宣布,其在中国开发的新一代VEGF靶...
首批科创债ETF“定档”7月7...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甘居鹏 图据视觉中国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近日集中获批。其中,易方达基金、华...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7月2日,备受关注的首批科创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正式获批。 6...
微软再裁员9000人!加码AI... 继今年5月裁员6000人后,微软再度宣布裁减约9000个岗位,涉及销售、游戏及管理层等多个部门。微软...
永太科技:公司及子公司向法院提... 7月3日晚间,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太科技,002326.SZ)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
京北方:与国富量子达成战略合作... 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京北方,002987.SZ)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公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