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拧紧“螺栓”不妨碍消费“提气”
创始人
2025-09-26 08:20: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今年5月,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螺栓”。不过,随着《条例》的推行实施,也有一种论调出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不利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升消费能力。

情况真的如此吗?细究起来,这种论调其实预设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前提:将党政机关的公务消费视为社会消费的核心支撑,甚至把公务支出多少与社会消费直接画上等号。但事实恰恰相反,公务消费不仅远非拉动消费的主力,其合理控制反而能为消费增长注入更健康的动力。

一方面,公务消费与公共消费并非同一概念:公务消费的比例下降,能让财政资金更精准地流向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社会性公共消费领域,这些领域的投入直接关系居民生活保障,能有效减轻居民在基本需求上的支出压力,进而释放更多居民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从实际占比来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公务消费在社会总体消费中的比重都并不突出,指望靠挥霍公共资金拉动消费,既偏离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初衷,也无法形成可持续的消费增长动力。

从“国家账本”的实际数据更能看清这一点: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与此同时,各级财政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一降一升之间,清晰展现出厉行节约带来的财政资源优化配置。厉行节约不是减少了消费,而是把资金从非必要的公务开支,转向了更能惠及民生、激活居民消费的领域。

再以中部地区某县为例,当地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大力压减办公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工业转型、城市提档升级等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支出。县级财政部门用的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三公经费”压减至四五万元,但当地建高中学校就投入了5亿多元。

说到底,公共资金的核心用途是保障民生、推动公共事业发展,而非铺张接待或大搞浪费。如果只在公务消费领域搞“大水漫灌”,看似增加了短期消费,实则无法激活市场真实活力。毕竟这种消费脱离了大众需求,也可能挤占居民消费资源,甚至扭曲市场对大众需求的判断。

客观来说,随着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行动的推进,特定消费领域确实会产生结构性变化。比如,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公务接待费用显著下降,以往出现在公务接待场合的高档白酒少了。有研究数据显示,政务消费在白酒消费中从以往的近四成,下降到低于10%。但这种变化绝非消费的“萎缩”,而是市场的“归位”。

政务消费占比下降后,许多酒企迅速转向大众消费市场,推出贴合居民日常宴请、家庭聚会需求的中端产品,优化品质与价格结构。“不喝不给我面子”的酒桌文化少了,受到年轻人喜欢的精酿啤酒和小酒馆业态逐步兴起。从依赖公务订单,到服务亿万居民的多元化需求,让消费基础更加稳固。

有媒体观察发现,商务宴请、公务消费压缩以后,餐馆“包间消费”开始走弱,家庭消费逐渐成为餐饮消费主力军,餐厅人流量、翻台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一些餐厅企业顺应消费趋势的变化,将原本用于建设包间的空间改为增加卡座,以“满足普通老百姓的用餐需求”为新的经营理念。

除此之外,还需看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并不影响公职人员的正常消费。以往不必要的公务宴请、应酬占用了公职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而随着这类活动减少,公职人员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开展家庭活动,比如周末亲子出游、日常家庭聚餐,或参与合规的私人社交,如朋友间的文化休闲、健康运动等。这些消费既属于符合个人需求的正常消费范畴,又能直接为餐饮、旅游、文体等消费市场注入活力。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与提振消费本质上是同向而行的。当公务支出中的浪费被遏制,更多财政资源能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减少居民在基本保障上的支出压力;同时,节省的资金可用于减税降费、补贴中小企业,帮助企业稳定就业、提高员工收入。居民收入增加了、后顾之忧减少了,自然会有更强的消费意愿和能力。

将厉行节约与提振消费对立,既忽视了公务消费与居民消费的本质区别,也误判了消费增长的核心动力。只有将消费增长建立在居民需求、市场规律和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才能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稳健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全球化】Stripe:硅谷... 传统商贸业蝶变的背后,是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那些把AI深度嵌入自身业务,真正以效率和利润为导向...
金融ETF:9月25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9月25日,金融ETF(510230)融资买入179.48万元,融资偿还237.22万...
岚图汽车完成工商变更,卢放任岚... 松果财经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尤峥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网友因发AI图恶搞雷军年度演讲... 【CNMO科技消息】近日,一起由AI图片恶搞引发的网络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CNMO了解,有网友在微博...
海南自贸港杭州举办招商会:解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许伊雯 9月25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宣介暨“向数图强”招商推介会在杭州举办,向...
超2500只个股下跌 超250... 2025.09.26本文字数:110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 一财阿驴11:31 A股午盘|创...
百度股价大涨50%,最大功臣竟... 西贝事件后,罗永浩一度跑到香港、日本暂避风头。但很多粉丝却意外发现,9月22日,他竟然准时出现在“交...
正面迎战苹果 雷军讲述小米如何... 中国商报(记者 焦立坤 文/图)“五年时间重塑,小米完成彻底蜕变!”9月25日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庞...
风电设备板块早盘逆市走高 威力...   中新经纬9月26日电 周五早盘,A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跌0.18%,报38...
广东机器人第一股:进军人形机器... 9月12日,“AI无界 智造共生——拓斯达全球开放日2025”在东莞圆满落幕。时隔多年再度面向全球客...
A50,突发!两大变数,来袭!... A50突然下跌!与最近几个交易日的强势不同,继昨晚下跌之后,A50今早突然跳水,带动A股和港股双双出...
AI迷途,谁来点亮火把? AI... 1845年,英国人彻底疯狂,他们把GDP的7%都投进了铁路建设里。7%的GDP是什么概念?它占了当时...
V观财报|ST通葡:公司诉讼原... 【V观财报|ST通葡:公司诉讼原实控人案正处于二审阶段】ST通葡董事长吴玉华9月26日在业绩说明会上...
“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闯关港股,... 从食用菌玩家到零食赛道“黑马”,万辰用三年走完了营收从5亿到323亿的跃迁,如今又踩着“量贩零食热”...
A50,突发!两大变数,来袭!... A50突然下跌!与最近几个交易日的强势不同,继昨晚下跌之后,A50今早突然跳水,带动A股和港股双双出...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应对零售... 9月以来,地方中小银行“补降”存款利率的队伍还在持续扩大。9月25日,河南洛阳农商行、洛宁农商行等多...
华润三九:中国医药行业“国家队... 在政策引导与跨境BD交易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2025年的中国创新药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仅今年上半年,...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市值上... 创下2020年科创板最小规模IPO而惊险上市的上纬新材,恐怕未曾预料到,五年后会成为年内最耀眼的“十...
“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闯关港股,... 从食用菌玩家到零食赛道“黑马”,万辰用三年走完了营收从5亿到323亿的跃迁,如今又踩着“量贩零食热”...
2025客车1-8月销量:宇通... 我国客车行业,早已过了80、90年代的黄金发展阶段。随着高铁、地铁、私家车等出行方式的普及,无论是城...
开盘涨停!002510,四度筹... 【导读】天汽模实控人拟变更为乌鲁木齐国资见习记者 夏天9月25日晚间,天汽模(证券代码:002510...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市值上... 创下2020年科创板最小规模IPO而惊险上市的上纬新材,恐怕未曾预料到,五年后会成为年内最耀眼的“十...
科技叙事不停歇,半导体设备端催... 9月26日,三大股指震荡走低,盘面上半导体上游材料设备盘初延续反弹,半导体设备ETF(561980)...
“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闯关港股,... 从食用菌玩家到零食赛道“黑马”,万辰用三年走完了营收从5亿到323亿的跃迁,如今又踩着“量贩零食热”...
剑南春25年来首次减持华西证券... 华西证券的股东“含酒量”将下降。近日,华西证券(002926.SZ)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之一四川剑南...
溢价103.4%收购!女装卖不... 日播时尚的跨界收并购有了新动向。今年3月,“女装大王”日播时尚对外公布了一则收并购计划,公司拟通过发...
开盘涨停!002510,四度筹... 【导读】天汽模实控人拟变更为乌鲁木齐国资见习记者 夏天9月25日晚间,天汽模(证券代码:002510...
一个80后,花12年,打造出中... 作 者:明瑞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当SpaceX的星舰在试飞中划破天际时,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