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美国政府面临停摆危机。原因很简单,政府的拨款法案未能通过参议院表决,导致大量政府工作人员只能暂时休假。然而,并不是所有政府部门都停摆,法院系统仍会继续运行,避免了国家行政完全停顿的局面。
对于美国人来说,政府停摆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自21世纪以来,由于预算问题发生过多次政府停摆。例如,2018至2019年,政府停摆长达35天,创下了历史纪录;2013年因医保争议停摆了16天。每次停摆后,两党通常会先制定临时预算法案,暂时让政府运转起来,再慢慢磋商最终的预算方案。如此反复,已经让美国民众对这种程序了如指掌。
然而,这次停摆与以往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市场反应。美股主要指数出现波动,虽然短期影响看似有限,但如果停摆时间过长,后果可能会相当严重。更让人担忧的是,特朗普及共和党中的MAGA派似乎并不急于解决停摆问题,这让人不禁猜测,他们是否会故意延长停摆时间,以此来对抗那些与他们意见不同的人。
要理解这次停摆背后的深层原因,还得回到美国的债务问题。特朗普在竞选时一直强调美国政府债务过高,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债务,还提出了一些方案,比如设立效率部,减少预算开支。但实际效果却不显著。效率部并没有大幅度削减债务,政府的办事效率也没有显著提高。而且,特朗普推出的《“大而美”法案》虽然削减了医疗和科研预算,但同时又实施了减税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是,美国的国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攀升。到2024年,美国的国债几乎达到了37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40万亿美元。
实际上,不仅是特朗普,历任共和党总统也曾提出类似的降债承诺。比如里根总统在上任时也喊出了“降低债务”的口号,但在1981至1989年间,美国的债务从不到1万亿美元增至2.85万亿美元,几乎翻了三倍。相比这些前任总统,特朗普或许唯一的“优势”就是对政府功能是否停滞漠不关心。虽然这在政治博弈中可能成为一种筹码,但对于解决债务问题,实质上并没有任何帮助。
两党在预算问题上的争论,也主要集中在临时拨款法案的使用上。民主党希望继续实施拜登和奥巴马时期的医保政策,例如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案,旨在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医保,并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补贴。然而,共和党反对将医保政策作为条件,认为民主党应该无条件支持临时拨款法案。这种分歧实际上反映了两党不同的执政理念:民主党倾向于扩大社会福利,而共和党则更注重压缩财政开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当前白宫由特朗普及共和党掌控,而民主党虽然有团结的潜力,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往往在关键时刻难以达成一致,常常选择妥协。因此,这次停摆中,民主党妥协的可能性最大。
要解决美国的债务问题,实际上有两条路:一是开源,即通过增税来增加财政收入;二是节流,通过优化政府支出来减少支出。然而,两党都没有勇气真正走到这些道路的尽头。
首先谈到开源,也就是加税。共和党一贯主张减税,因此他们自然不会支持加税。而民主党则提出了一些增税的想法,比如对富人征税、征收数字税、碳税等,听起来有不少方案,但具体落实的计划却不明确。由于全球化的影响,资本的流动变得非常容易,若美国加税,许多企业可能会选择搬迁到低税率的国家或地区。即使没有加税,很多企业也早已这么做了。OECD曾提出全球最低企业税率为15%的建议,但到2025年,这一提案只在部分国家得到落实,美国并未全面执行。因此,单靠加税来增加收入,几乎不可能实现。
再看节流,即通过优化政府支出来减少开支。美国政府的办事效率普遍较低,许多领域都可以进行优化,但两党更关心的是如何攻击对方,而不是寻求改革和改善。而且,美国政府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用于社会保障,要想提高这一部分支出的效率,必须进行系统性的改革。然而,这样的改革不仅耗时,而且不一定能够成功,过程中还可能激怒依赖社会保障的中老年群体。由于两党都担心失去选民支持,没有人愿意碰触这一敏感问题。
特朗普曾承诺解决美国的债务问题,并表示可以“无代价”地做到,但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全球各国政府都面临着类似的财政和债务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大家都是在承受压力的同时寻找应对的办法。
美国政府停摆看似是一个政治事件,实际上却是美国债务问题的缩影。两党在预算问题上的争斗,双方都未能提出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开源和节流的路径都难以实现。如果美国持续在债务和政治博弈的循环中徘徊,不仅会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如通胀、就业等问题,还可能因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引发全球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关注两党如何行动,美债是否继续增加的问题。毕竟,美国的债务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它背后隐藏的两党理念分歧和政治体制的弊端,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