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一些城市发生高层建筑起火事件,让人们再度将目光投向起火后如何自救逃生。于是,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上,一种名为“高层逃生缓降器”的自救逃生设备引发关注。逃生缓降器作为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属于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消防产品,但消防部门发现,有一些标注了“高层逃生神器”字样的产品,店家却无法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和资质证书。
消防部门在网购平台搜索后发现,此类“逃生缓降器”生产厂家各异,品牌众多。便宜的几十、几百,较贵的上千元,消防部门选择了其中两款产品进行对比。
其中一种随产品附送了检验报告,而且有强制性的产品认证证书,也有消防的明码,卖家可以直接表明它就是消防产品。另一种虽然包装上写得也很清楚,有逃生应急包、119这些标识,但卖家相当于打了擦边球,其实并不是消防产品。
宝山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一级助理员
宋霁昊
了解情况后,记者爬上三楼,首次体验具备“3C认证”并能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和资质证书的逃生缓降器。消防员将调速器用钢丝绳挂在坚固的管道上,并将钢丝绳盘顺室外墙面投向地面。随后,记者将安全带放于腋下、调整好带夹后,站上模拟的窗台上拉动钢丝绳长端,使其短端处于绷紧状态。
双手扶住窗框,将身体悬于窗外,松开双手,开始匀速下降。下降过程中,记者面朝墙面,双手轻扶墙面,双脚蹬墙,确保平稳下降。体验过程中,记者深刻感受到逃生缓降器实用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
而另一款未经认证的逃生绳在材料、工艺、防火程度、耐腐蚀性和承重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问题。一名170斤左右的消防文职工作人员对这款逃生绳进行了体验,虽然在消防员的保护下并未发生意外,但仅使用了一次,绳索已出现磨损。
一开始下坠的过程中,我左右手还没有意识到要发力,所以我下坠了一段,那段相当危险。然后再下坠的过程中,到三楼的高度,左右手其实已经快没力气了,如果是更高楼层的话,到后面也会力竭的。
志愿者
小杨
根据实验对比,有3C认证和检验报告的产品,明显使用起来更简便,而且安全系数也更高。另一种打擦边球的产品,它不具备这些认证,首先安全没有保证,另外使用起来实用性也不强,需要比较复杂的过程。就普通老百姓来讲,在紧急情况下是很难独立完成操作的,而且像这个绳子的质量,包括关键部位都没有相关认证,也不能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安全使用。
宝山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一级助理员
宋霁昊
专业人士介绍,高层住户如果需要配备“缓降器”,必须选择具备“3C认证”并能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和资质证书的产品,一旦使用伪劣产品,其后果就是以生命为代价。安装也极为重要,必须请专业技术人员安装,市民千万不可自行安装。安装后,市民要接受规范培训,还要具备一定心理素质,做到面对突发灾难临危不惧。
(来源:上海宝山)
玩家必备技术“福建十三水万能辅助器真的有挂(真的确实有挂)-知乎:http://www.bitekongjian.com/news/1386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