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低利率取现还贷赚利息差 用低利息的贷款还房贷 用银行低息贷款还房贷是否违法
创始人
2025-04-03 07:40:25


近期有市场消息称,4月起,多家银行的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将上调至不低于3%。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确实有部分银行开始上调相关产品利率,并停止相关优惠。

然而,此前消费贷产品低利率引发的一众乱象却不容忽视。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利率上调”“提前提款”“套利玩法”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调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资金空转套利,推动消费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此外,部分银行为完成存贷款双指标而主动让利的行为也引发争议。业内专家指出,虽然减费让利策略短期内有助于刺激需求,但长期来看需关注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确保释放的额度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消费者。

调整

有银行产品利率已回调至3.4%  

消费贷利率紧急回调?记者通过搜索社交平台发现有许多网友已经开始对此事件进行热议。

“刚接到客户经理电话,说4月1日之后利率可能会上调,让我赶紧提款。”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这条评论发出后引发了不少讨论,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收到了类似通知。

也有网友自称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在评论区透露:“接到通知,要求撤回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宣传。4月1日起,消费贷利率均会调整到3%,目前已停止发放优惠券。”

为此,南都湾财社记者向某国有行内部工作人员求证后,得到的回复是:“确实有这个说法,但目前暂未下达明确的文件规定。”

记者调查发现,已有部分银行开始调整相关产品利率。例如,宁波银行的“宁来花”利率从2.68%上调至3%;兴业银行的“兴闪贷”利率上调至3.75%;招商银行的“闪电贷”最低利率从2.58%上调至3.4%等。

  银行  

  推出“2字头”利率,是“亏本赚吆喝”  

今年以来,银行消费贷市场掀起一轮轮“价格战”,在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背景下,银行机构纷纷通过降低利率、提高额度等方式发力消费金融业务,其中消费贷利率一降再降。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透露,此前推出“2字头”利率的消费贷大多为银行的“让利政策”,在此背景下许多银行是“亏本赚吆喝”。

上述国有行工作人员对南都湾财社记者坦言:“一般这种低利率的消费贷都是‘倒贴钱’,甚至佣金都不够贴的,单纯冲个‘开门红’。”

平安证券点评称,今年以来金融机构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3%以下消费贷利率产品,低利率产品冲量不符合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的要求。本次利率的上调,一方面可以降低潜在信贷空转导致的资产质量风险,另一方面缓解当前行业内卷式竞争,推动消费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乱象

  消费贷款用于住房装修购车

  有用户却转账偿还其他贷款

那么,紧急回调的背后有哪些原因?上述国有行内部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本次利率上调的原因与行业自律有关。此前,部分用户利用消费贷的低利率申请借款后,将资金存入其他银行赚取利息差或用于偿还其他贷款。

基于这一现象,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确实有不少相关的“经验贴”,网友们甚至纷纷“支招”,分享取现还贷的“新玩法”。

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下款后一次性取出大额现金,然后找朋友帮忙‘分流’,多转几次,就可以还贷款。”

根据现行监管规定,消费贷资金不得用于购买理财、股票、房产、偿还住房抵押贷款、置换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投资等用途。此外,贷款资金也不得在本人账户间进行转账。

多家银行也曾在公告中明确消费贷用途。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官网就明确指出,个人消费贷款可用于住房装修、购车、购买耐用消费品等。

一般来说,银行会进行贷后监控,如果出现违规使用且涉及民事行为时,银行可能要求客户对银行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贷款本金、利息及追偿费用,也有可能停止发放或提前收回贷款。

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个人信用评分受损,违规行为被金融机构记录并报送至征信系统,导致未来融资难度显著增加,甚至是被列入银行“黑名单”限制金融行为。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或贷款诈骗罪。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从短期来看,消费贷额度上限扩容对促消费可能有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增加消费市场的活跃度。长期来看,需要关注消费贷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防止资金被挪用。银行也应灵活加强风险控制,让释放额度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消费者。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 实习生 何蕴怡

制图:黄亚岚(腾讯元宝AI)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雷军最稳的现金流,增长到顶了?...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作者 | 田羽一边挨骂,一边数钱的金山办公,好日...
彻底沸腾!大A再创历史,连地产... 气势如虹!继上周一A股创下十年新高之后…今天,A股又破纪录了。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是A股历史...
史上第二次!A股成交额突破3万... 8月25日午后,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为去年10月8日以来又一次次...
养元饮品半年报:直销收入同比增...   中新经纬8月25日电 近日,养元饮品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实现...
野村称中国股市积极势头或吸引更... 观点网讯:8月25日,野村股票策略师发布最新观点称,中国股市当前的积极势头可能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从而...
日系车为何不赚钱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作者:陈小同,题图来自:视觉中国曾经“躺着赚钱”的日系车开始迎来阵痛。...
上午冲高回落,尾盘二度冲高!今... 8月25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逼近3900点,创业板指领涨。截至收盘,沪指涨1.51%,深成指涨...
A股成交额史上第二次超3万亿元... 8月25日,A股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达31777亿元,连续9个交易日(8月13日—8月25日)突破2...
接住“泼天的流量”!布局牛市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叶麦穗市场行情火热,指数涨到眩晕,上证综指轻松站上3800点,各路资金跑步入...
华为召开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 华为在成都召开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宣布,鸿蒙智行累...
华新精科IPO:新能源汽车核心... 撰文:腾霄编辑:叩叩财经编辑部新能源领域更多的细分龙头正在登陆资本市场。2025年8月25日,江阴华...
电力数据看经济:单月用电量首破...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
刚刚,星巴克劲敌要卖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杨继云报道I投资界PEdaily...
突发!万科,罕见涨停!发生了什... 万科飙涨。8月25日,万科A股价直线拉升,盘中一度强势涨停。万科H股盘中一度大涨超15%。有分析指出...
收盘丨沪指涨1.51%逼近39... 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大涨,创业板指开盘突破2700点,沪指收盘逼近3900点。截至收盘,沪指...
A股成交超3万亿元 A股成交超... 8月25日,A股市场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沪深两市创下的全天成交额历史纪录...
A股收评:沪指涨1.51%逼近... 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逼近3900点,创业板指领涨,截至收盘,沪指涨1.51%,深成指涨2.26%,...
A股成交额超3万亿元,为史上第... 见习记者丨李益文编辑丨叶映橙 刘雪莹2025年8月25日,A股市场再度迎来历史性时刻,成交金额再次突...
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冲刺... 央广网北京8月22日消息(记者 邹煦晨)港交所22日公告显示,群核科技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申报稿,计划在...
小米智造基金入股国华智能 后者...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
“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制... 中国商报(记者 于佳鑫)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让规则更明晰,联通的市场设施让流通更高效,规范的监管执法让...
药明康德:8月22日融券卖出4... 证券之星消息,8月22日,药明康德(603259)融资买入4.32亿元,融资偿还6.58亿元,融资净...
年内新高!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 2025.08.25作者 |第一财经 周楠今日(8月25日)盘中,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创年内新高...
银发一族的理财,如何破解“时光... 当前,中国正经历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8亿...
不到2年净赚30亿离场,TPG... 来源:云核变量集团 2025年盛夏,韩国美妆包材行业见证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资本事件:私募巨头TPG以...
2025-2031年中国家用空... 共研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
中国中免:8月22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8月22日,中国中免(601888)融资买入2.44亿元,融资偿还3.09亿元,融资净...
原创 美... 据报道,华盛顿的关税炮火覆盖了新德里。美国财长贝森特在CNBC镜头前直接撕开美印矛盾的遮羞布:“印度...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与城市发展...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宇昆 杨兆颖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设立45周年。45年来,深圳秉持“敢闯敢试...
保利联合:8月22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8月22日,保利联合(002037)融资买入2228.16万元,融资偿还34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