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五大险企首季业绩分化,新准则“放大”波动效应 五大上市险企净利润1月份大比拼 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成绩单
创始人
2025-05-02 10:21:29


刚送别2024“最强盈利年”,五家A股上市险企2025年首季业绩呈现出两大关键词:分化+波动。

根据上市险企一季报数据,五家A股上市险企保险服务收入均增长,整体增长3.6%;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41.76亿元,同比增长1.4%。

不过,各家险企盈利增速不一,有险企高增四成,但也有2家出现净利润减少。与此同时,2家险企出现净资产下滑。

股市和债市波动遭遇新会计准则“放大”效应,使得险企利润和净资产波动加剧——这是险企自2023年执行新会计准则以来,持续面临的现实情况。从今年一季度看,相关挑战仍在继续。在利率和股市快速变动的市场环境下,险企资产负债匹配待进一步优化。

盈利业绩分化

从负债端来看,上市保险公司普遍实现了稳健增长。2025年一季报显示,五家A股上市险企实现保险服务收入合计4098.71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中国人保同比增长7.9%,新华保险同比增长5%,增速居前。

但一季度净利润出现增减分化。其中,中国人保实现归母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增长43.4%;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新华保险实现归母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长19%。中国平安实现归母净利润270.16亿元,同比下降26.4%;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下降18.1%。

盈利增长的险企何以增长?增速最高的中国人保表示,一季度盈利增长靠保险和投资双轮驱动,承保业绩较快增长,投资业绩大幅提升。其中,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4.5%,同比大幅下降3.4个百分点;承保利润366.53亿元,同比增长183.0%。

投资方面,中国人保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权益投资在春节前市场低位果断加仓,有效把握市场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一季度公司权益类资产实现正收益。固收投资加大交易力度,在利率低点卖出,在利率相对高点加大长久期债券买入力度,有效提升债券资产对投资收益的贡献。同时,在2024年收益率相对高点大幅切换存量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债券至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长久期利率债,有效提升了不同利率环境下,受托资产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对于中国人寿的净利润增长,多家研究机构认为,主要源自保险服务业绩大幅改善,且保险服务业绩的增长抵消了投资对净利润的拖累。

财报显示,中国人寿一季度保险服务收入基本持平,但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减少134.38亿元。华泰证券非银分析师李健分析,中国人寿保险服务业绩快速修复,同比增长129%至255亿元,或与健康险赔付率改善以及利率上行对分红险CSM(合同服务边际,代表寿险准备金当中尚未实现的未来利润)释放带来扰动有关。

总体来看,净利润下降的险企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险企净利润表现影响较大。此外,中国平安还受到并表导致的一次性短期影响,中国太保去年一季度净利润基数相对较高也是原因之一。

例如,中国平安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18.02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344.87亿元,两者差额达到562.89亿元;中国太保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6.55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151.04亿元,两者差额134.49亿元。这些变化均对险企净利润表现带来直接影响。

事实上,自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来,上市保险公司的净利润波动一直在加大,2024年已有直观体现:在第一季度股市低迷期,五家险企中有四家公司净利润负增长;第三季度系列政策利好下股市进入“爆发期”,上市险企净利表现也如同坐上了“火箭”,其中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三家公司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区间为17倍至23倍。

净利润波动加大原因在于,新准则下,更多资产被归类为TPL类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体现在利润中。2025年一季度,股市虽然好于2024年同期,但债券市场出现一定波动。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也会反映到利润中。

业内人士表示,新准则下上市险企的净利润与资本市场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净利润的可预期性变差。

净资产波动挑战

除了净利润,部分保险公司的净资产也出现波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太保归母净资产2636.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5%;新华保险归母净资产798.4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7%。

据中泰证券研报分析,中国太保负债端保险合同负债利率采用50天移动平均线,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50天移动平均线曲线下降24.9bps,而资产端时点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上涨13.8bps,综合影响下OCI债券浮盈大幅减少的同时,负债端仍在增加承保财务损益,导致净资产波动。

新准则下,净资产波动问题在2023年已经有所显现。数据显示,2024年,新华保险实现净利润262亿元、创下年度盈利新高,但同时公司净资产出现下滑。2024年末,新华保险归母净资产为962.4亿元,较2023年末下滑8.4%。

自2023年开始,上市险企执行新会计准则,包括新保险合同准则、新金融工具准则。在新准则下,负债和资产都更强调“市价”。

从负债端看,新准则下保险合同折现率变为评估日时点实际市场利率水平,取消了原有折现率平滑机制与自主调整空间,一方面打开了险企财报的“黑箱子”,另一方面也使得负债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更为显著。

新准则下,净资产波动性在加大,对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多举措降低财报波动

保险公司正在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资产端和负债端匹配,增强财务报表和业绩的稳定性。

其中重点是加强资产负债统筹管理和匹配工作。中国人寿在业绩会上介绍相关情况时称,一方面是积极拉长资产久期,另一方面积极管理负债的有效久期。去年该公司整体的资产负债有效久期的缺口超2年,到今年一季度有效久期的缺口已经进一步缩减至1.5年。

从负债端来看,各家保险公司正在积极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增加分红险等浮动利率产品销售,减少对利率敏感性寿险的销售。例如,太保寿险一季度新保规模保费中,分红险新保规模保费占比18.2%,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

从资产端来看,一种方式是加大OCI类股票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力度。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6家保险公司共发布12次举牌公告(含港股),举牌次数超过去年同期,且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下同期举牌数量新高。

同时,险资正在探索创新方式入市。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始于2023年10月。第一批获批试点的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公司制基金。今年,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的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获准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也从2家增至8家,“老七家”大型寿险公司均在列。

行业人士表示,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政策采用OCI类、权益法等计量方式,属于非市价计量,减小了股价短期波动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冲击。

市场和保险公司自身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业绩表现仍需要一定适应期。国泰海通非银刘欣琦团队曾提出,新准则后上市险企净利润、净资产及股东分红率等核心财务指标的不确定性提升,主要为资产负债错配导致,上市险企亟待改革考核模式,回归利润“真实增长”。

在新旧准则切换期间,如何更好地平衡各类资产,让资产和负债有更好的联动,使利润波动以及净资产波动都进入相对可持续、可预期的范畴,是保险公司需要应对的课题。

责编:王璐璐

校对:刘榕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即时零售终极之战 即时零售终极... 电商即时零售战场上,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玩家。4月30日,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宣布正式升...
17家A股城商行一季报扫描:青... 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一季度全部出炉。从营收看,2025年一季度,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有14家营收...
业绩相同,“命”却不同!人形机... 业绩遥遥领先的医药基金正头疼于基金的吸金能力,或艳羡于吸金规模后来居上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券商中国...
离岸人民币,大涨超500点! 每经编辑:张锦河 5月2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大涨逾500点,日内涨超0.7%,报7.226,随后涨幅...
56家重庆A股今年一季度赚13... 截至2025年4月30日,沪深北78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 上游新闻记者据同...
净利暴涨375%!主投《哪吒》... 文|DataEye研究院 光线传媒要搞3A 游戏了! 这家主投《哪吒》的影视公司,在2024 年业...
中国资产走强,港股大涨,中概股... 红星资本局5月2日消息,今日,港股迎来5月首个交易日。港股大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74%,报2...
“重营销轻研发”,丸美生物靠什...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丸美生物交出了一份收入、净利润双增长的成绩单,但与同类型企业相比,或正在“掉队...
创业板2024业绩盘点:超7成... 截至2025年4月30日,创业板137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总体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
创业板2024业绩盘点 创业板... 截至2025年4月30日,创业板137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 总体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业...
高瑞东:关税滞胀效应显现,美国... 高瑞东 周欣平(高瑞东 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核心观点事件:2025年4...
原创 A...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资本市场越来越牵动人心?其实,这背后有一个“风向标”早已悄悄告诉我们答案——P...
利好来了!“五一”消费超预期,... 5月2日,A股继续休市,港股正常交易。截至收盘,港股全线大涨,恒生指数收涨1.74%,恒生科技指数收...
港股收评:科网股领跑!恒生科技... 今日,港股又乘假期抢跑,主要指数集体收涨,恒生指数涨1.74%,国指涨1.92%,恒生科技指数涨3....
市场博弈关税风险进一步缓和 港... 财联社5月2日讯(编辑 冯轶)5月首个交易日港股行情再起,航运及跨境物流概念在近期关税风险持续降低的...
人社部定调!养老金向中低收入群... 人社部定调!养老金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企退人员能多涨吗?2025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事在去年...
亚马逊电话会:公司将在关税战中... 当地时间周四,亚马逊CEO Andy Jassy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试图安抚投资者,表示他对公司...
苹果 CEO 首次透露关税影响... 美国当地时间5月1日,苹果公司发布财报,首次透露了美国关税对该公司的业绩影响。库克在当天晚间与分析师...
美的格力谁是第一,我一点也不在...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撰文丨学研谁是家用空调行业第一?行业知名调研机构给出了两个答案。4月27日晚间,国内...
中金公司李求索:机会大于风险,... 编者按:在当前全球局势中,地缘冲突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美国近期出台的所谓“对等关税”,本质是...
恒生指数收涨1.74%,药明康... 【恒生指数收涨1.74%,药明康德涨超7%】香港恒生指数高开高走,午后维持高位震荡,收盘涨1.74%...
国铁集团领导有调整 国铁集团领... 据国铁集团网站“公司领导”最新信息显示,田威已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狄威已任...
中国算力芯片龙头海光信息董事长... 快科技5月2日消息,日前A股算力芯片龙头海光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孟宪棠先生...
特朗普挑起对华贸易战,美媒讽刺...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玩具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将生产外包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
天津银行手机银行多语言版“在华... 央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 在天津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天津银行紧抓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及上海合作组织...
调整就是机会!超2300亿资金... 4月A股主要指数出现调整,但大资金却在借道ETF积极进场。 行业主题上看,、、医疗相关ETF被资金看...
风电被叫停,损失25亿美元,1... 01美国的在建风电场,已全面“沦陷"就是这么霸蛮,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一个审批合法、资质齐全的25亿美...
股东大会将至!从美股到日本市场... 2025年5月3日,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即将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举...
首航新能:逆全球化浪潮下的一场... 前言相比光伏主材、辅材和设备企业,逆变器正触底反弹,走出低谷。一个强有力的例证是,以阳光电源以及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