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0175.HK)所发布公告,其附属公司浙江吉润及吉利汽车集团,已与浙江吉曜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拟分别出售吉利欣旺达(300207.SZ) 41.5% 及 28.5% 的股权,交易总代价为 8400 万元人民币。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且因相关百分比率处于特定区间,需遵守申报及公告规定,但获豁免独立股东批准。这一举措在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纷纷谋求战略转型的当下,引发广泛关注。
从财务角度来看,此次出售股权对吉利汽车而言利弊共存。吉利欣旺达主要从事油电车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此前其财务业绩在吉利汽车集团以权益法入账。据其过往财务数据,2023 年处于亏损状态,2024 年实现盈利,2025 年第一季度又现亏损。对于吉利汽车来说,出售股权可快速回笼资金,改善现金流状况,为核心汽车业务的研发、生产等环节提供资金支持。过往公告显示,吉利汽车正处于战略转型关键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新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中,这笔资金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从估值层面分析,经南京长城按资产法估值,吉利欣旺达部分资产存在增值和减值情况,整体估值变动幅度较小,预期出售事项不会对吉利汽车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冲击。
在市场战略布局方面,此次出售是吉利汽车聚焦核心业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加速,企业需集中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吉利欣旺达目前主要向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其他品牌供应产品,与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协同效果较弱。通过剥离这一非核心业务投资,吉利汽车能够更高效地整合内部资源,避免冗余投资和开支,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主营业务中,强化品牌聚焦度,提升在高度竞争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有行业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这种聚焦核心业务的战略调整,有助于企业在细分领域做深做强,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不过,互联网上也存在一些不同观点。部分投资者认为,虽然短期来看,出售股权可优化资源配置,但从长远角度,若未来新能源电池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吉利汽车可能会错失这一市场机遇。毕竟新能源电池是汽车电动化转型的核心环节,吉利汽车放弃在吉利欣旺达的股权,意味着放弃了在该领域的部分话语权和潜在收益。也有观点担心,剥离非核心业务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企业的业务多元化布局,若核心业务面临市场波动,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或许会受到一定考验。
综合来看,吉利汽车出售吉利欣旺达股权是其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决策。短期内,通过出售股权回笼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市场战略布局有一定积极意义,有助于企业集中精力提升核心汽车业务竞争力。但从长期发展角度,新能源电池市场潜力巨大,放弃相关股权可能使吉利汽车在该领域的布局受限,面临一定的市场机遇风险。未来,吉利汽车需持续关注行业动态,灵活调整战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