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烟囱升起白烟,宣告新一任教皇的诞生。美国籍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被选为第267任罗马天主教教皇,取名“利奥十四世”。这是天主教历史上首次由美籍人士担任教皇,标志着教会领导层的重大转变。
这一事件不仅在宗教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更在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激起了千层浪。
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即对此表示祝贺,称这是美国历史性的时刻,并期待与他会面。
“他是第一位美国籍教皇,这真是莫大的荣耀,令人振奋,对我们的国家来说意义非凡。”特朗普周四在其自创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我期待与利奥十四世教皇会面,这将是极具意义的一刻!”
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2025年圣座年鉴》和《2023年教会统计年鉴》,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14.06亿天主教徒。因此,新任教皇的当选,将极大影响未来全球的发展走向。
近日,梵蒂冈枢机主教团开启了秘密会议以选出新教皇。133名枢机主教齐聚西斯廷教堂参与选举,整个过程严格保密,所有参与者在选举期间被隔离,禁止与外界联系。而中选者则需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才能当选。
当罗伯特·普雷沃斯特出现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阳台上,预示着天主教会进入了一个全新领导者的时代。
当地时间5月8日中午,西斯廷教堂的烟肉冒出白烟,象征新教皇的选举成功。圣彼得广场上的信众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教堂钟声齐鸣,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这是继教皇方济各和本笃十六世之后,连续第三位在第二天选举中当选的教皇。
“愿你们平安,”普雷沃斯特8日用流利的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对欢呼的人群发表讲话,向已故教皇方济各致敬,感谢“枢机主教兄弟”选择他担任教皇,承诺建立一个“作为桥梁、建立对话、始终敞开怀抱接纳”的教会,但没有用英语说一句话。
现年69岁的普雷沃斯特于2023年成为枢机主教,他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曾在秘鲁担任主教,后被教皇方济各任命为主教部部长。他以温和、包容的风格著称,强调教会的全球性和多元性,被视为连接教会温和派与强硬派的桥梁人物。
理论上,任何受过洗礼的罗马天主教徒都可以被考虑选举为教皇。但实际上,红衣主教们更愿意选择自己的成员,美国在教皇选举中也向来边缘化。自公元4世纪以来,所有教皇都是欧洲人,这一情况持续到2013年,在上届教皇选举会议上,出生于阿根廷的方济各被选为教皇,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来自南美洲的教皇。即便现在,欧洲枢机仍掌握39%的投票权,足以否决任何北美候选人。
也因此,罗伯特的当选被视为教会向全球化迈进的重要一步。新教皇将面临教会内部进步派与保守派在多个议题上的对立,同时还要应对贸易争端、移民危机及乌克兰和中东的战争等外部挑战。
就在上个月21日,罗伯特的上一任、史上首位拉丁美洲籍的教皇方济各,在会见美国副总统万斯不到24小时后离世。
方济各于2013年成为教皇,他是一位开明和谦逊的教皇,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好感。他穿着简单,居住在圣玛尔大之家,不同他的前几任一样入住位于宗座宫的教宗寓所。他主张“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信上帝也可以上天堂。”
他允许女性在梵蒂冈的定期会议上与主教一起投票,被教皇方济各任命为梵蒂冈最高职位之一的纳塔莉·贝克特修女说:“教皇留下的愿景是建立一个男女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教会。”
当然,“进步和开明”对方济各来说是有代价的。由于他一直积极维护世界贫困、无依无靠和弱势群体的权益,并直言不讳地批评奢侈和特权,呼吁教会领袖保持谦逊。这些观点激怒了不少枢机主教和梵蒂冈的权贵,因此他们经常试图阻挠方济各改革教会古老制度的努力。
在方济各的任期内,与三位美国总统有过交锋。他特别欣赏奥巴马,认为两人在理念上高度契合,互动融洽。相比之下,他对特朗普的态度则截然不同,多次在移民、气候和贫富议题上与特朗普展开激烈争论,甚至公开暗示特朗普不是基督徒。
早在2016年大选期间,方济各就批评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称其不具备基督徒精神。特朗普对此反击称方济各的言论可耻。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方济各持续批评其移民政策。2024年选举期间,方济各表示哈里斯和特朗普都不是理想的候选人,呼吁天主教徒们“择其轻者”投票。特朗普再次当选后,表现得更加保守和激进,与方济各的价值对立更加尖锐。然而,这场围绕基督教价值观的对抗终因方济各去世而告一段落。
生命中的最后一刻,方济各在最后一次讲话中缅怀了在残酷的炮火中去世的加沙人民:“我呼吁停火,释放人质,并援助这群渴望和平未来的人民。”
方济各去世后,谁将成为下一任教皇备受外界关注。4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开玩笑说“我想当教皇”,但随后,特朗普又指着纽约枢机主教蒂莫西·多兰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
这个拥有三次婚姻记录、从未担任神职的亿万富翁,瞬间把严肃的宗教话题变成了娱乐头条。外界普遍认为,多兰不太可能成为这个候选人,而特朗普则从各个维度上都完全不可能是候选人。
5月2日,似乎还没有死心的特朗普又在他的社媒账号发布了一张他身着教皇服的图片,白宫随后也转发了这张被一些人称为“特朗普教皇”的图片。
该图发布后迅速遭到了全球宗教人士的批评。当地时间5月5日,特朗普上演“否认三连”,称这张被他和白宫官方社媒账号转发的图片,与他无关、不是他制作的、他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对于特朗普的解释,美国《纽约时报》并不买账。毕竟流出的图片由白宫和他自己的账号亲自发布。
但是刨开这个话题讨论,看似荒诞的"教皇梦",实则可能是商人总统精心设计的政治营销。如果新教皇延续方济各改革路线,民主党可能借势争取拉美裔选票;若保守派上位,特朗普就能获得更多反移民支持。此刻推荐多兰,既向国内天主教保守派示好,又给欧洲枢机团施压——毕竟美国教会每年向梵蒂冈输送数亿美元捐款。
美联社认为,鉴于美国已掌握的地缘政治力量,长期以来美国人担任教皇一直被视为禁忌,但罗伯特的秘鲁公民身份以及在秘鲁的经历让他有了拉丁美洲背景。枢机主教们或许认为,21世纪的世界秩序能够承受一位出生于美国的教皇。
新教皇来自美国,对于特朗普维护政治统治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特朗普可能希望借助新教皇的影响力,提升自己在天主教选民中的支持率。美国天主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 20%,在2024年总统大选后出口民调中,约六成天主教选民支持特朗普。新教皇的美国身份,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这部分选民的支持。
另一方面,罗伯特在一些议题上与特朗普存在分歧。他曾多次批评特朗普在移民问题上的立场,称其违背了“教会的教义和美国梦的承诺”。在移民等社会议题上,新教皇的观点可能会对特朗普的政策形成一定压力,甚至引发部分天主教选民对特朗普的重新审视。
无论如何,罗伯特·普雷沃斯特的当选都是全球性关注事件。作为首位美籍教皇,他的领导可能会带来教会在美洲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他的全球视野和包容理念也可能推动教会在全球范围内的改革和发展。其领导将如何影响教会的未来发展,值得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