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红艳 北京报道
今年一季度,稀土行业回暖明显,稀土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打了个久违的“翻身仗”。在此背景下,盛和资源(600392.SH)加快了海外业务步伐,计划斥超7亿元重金,拿下澳大利亚企业Peak Rare Earths Limited(下称“匹克公司”)100%股权。
值得留意的是,匹克公司在坦桑尼亚南部的稀土项目尚未投产,2023年和2024年,匹克公司营收均为0,两年合计亏损金额超过1亿元。志在构建多元化稀土原料渠道的盛和资源表示,本次收购正是为了推动上述稀土矿项目尽快实施开发。
行业持续向好的预期,或将给盛和资源更多境外稀土业务布局的“勇气”。业内分析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整个稀土行业,尤其是中重稀土应该是走入到牛市周期了。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在未来二到五年的时间里,将会进入爆发期。
截至目前,盛和资源的股价持续回升,本月涨幅达24.01%。5月15日,盛和资源股价一度触及涨停,最终报收13.12元/股,涨幅6.67%。
标的公司两年亏超1亿元
5月14日,盛和资源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晨光稀土”)拟收购Peak Rare Earths Limited 100%股权(包括目前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盛和资源新加坡有限公司持有的匹克公司19.86%股权),对价为1.58亿澳元,折算人民币约为7.426亿元。
匹克公司的财务状况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资料显示,2023年和2024年匹克公司均未产生营业收入,净利润亏损金额分别为53,891,749.6元人民币、48,945,636.24元人民币,两年合计亏损的金额已经超过1亿元人民币。
匹克公司是一家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主要经营位于坦桑尼亚南部的Ngualla稀土矿项目,项目稀土储量1850万吨,平均品位4.8%。但是,截至目前,Ngualla项目尚未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美国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宣布因关税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引发市场担忧情绪。
对此,盛和资源回应表示,目前公司已构建了多元化的稀土原料供应渠道,四川矿、独居石以及其他国家进口矿可以作为替代供应,该事项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市场对Ngualla项目的投产寄托了很大的希望。盛和资源方面表示,此次收购正是为了推动Ngualla稀土矿项目尽快实施开发。
本次公告并未披露项目开发计划。不过,据盛和资源在去年12月份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预计Ngualla项目将在2026年初建成投产,项目初期预计年产折合氧化物1.8万吨稀土精矿,对应该氧化镨钕约4000吨。
业绩有望迎来持续性爆发
盛和资源的本次收购是否拥有足够的底气?其实2024年,盛和资源的营收和利润还在双双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盛和资源的营业收入113.71亿元,同比减少36.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减少37.73%。
不过,今年一季度,盛和资源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好转。4月30日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盛和资源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9.92亿元,同比增长3.66%;归母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增长178.09%。
对于一季度业绩的回暖,盛和资源方面表示,主要是因为稀土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回升,销售毛利增加,同时转回部分存货减值损失。
从行业方面看,2025年第一季度稀土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据Wind监测数据,国内氧化镨钕(≥99%,Nd2O375%)最高价,由2025年1月2日的40.8万元/吨,上涨至2025年3月31日的45.4万元/吨,涨幅为11.3%。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等行业龙头企业也出现盈利的大幅增长,今年一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261.81万元、4.31亿元,涨幅分别为141.32%、727.30%。
对此,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从去年的出口管制,到今年5月份进一步加大对全产业链管控,整个稀土行业,尤其是中重稀土应该是走入到牛市周期了。中美贸易战引发的全球资源,尤其是战略小金属,这些核心资源风险溢价的上涨将会是趋势性的。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在未来二到五年的时间里,将会进入爆发期。
曾在高位被股东疯狂减持
在收购公告披露的第二天,5月15日,盛和资源股价一度触及涨停,最终报收13.12元/股,涨幅6.67%。而整个5月以来,盛和资源的股价就总体保持上扬状态,东方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盛和资源本月涨幅达24.01%。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过去十多年以来,稀土行业曾走出了好几波行情,特别是2020年以来,受到新增的新能源汽车和风力发电等需求的影响,稀土市场的供需格局得到重塑,价格节节攀升。彼时,盛和资源的业绩呈现一片大好,股价也一路飙涨。
业绩上,2021年和2022年,盛和资源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76亿元、15.93亿元,涨幅分别为232.82%、48.09%。股价上,盛和资源股价从2020年的不足10元/股,到2021年9月30日,一度触及29.01元/股的历史高位。
值得留意的是,在股价高位时期,盛和资源的股东们,包括多个在职高管扎堆减持套现。董事黄平和王晓晖在2021年曾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了796.3万股;四川巨星在2021年8月10日至2022年2月9日期间减持了3510万股;北方稀土在2021年8月27日减持了约1872万股;董事王全根在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减持了3000万股。
与此同时,盛和资源吸引了大量散户的涌入,股东数由2020年底的7.14万,激增为2021年12月底的19.75万。之后,数年内,盛和资源的股价总体保持下滑,股东数也有所减少,维持在15万左右的户数。
虽然,去年12月份,盛和资源曾经回答投资者提问称,公司大股东目前没有减持计划。而在当前业绩和股价双双回升的情况下,盛和资源是否还有股东将在近期伺机而动?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5月15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盛和资源,并向其发送了采访提纲,不过截至发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