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重塑吉利:资源集中、管理分权
创始人
2025-05-17 12:45:4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广州报道

从拟合并邀约到官宣人事任命,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NYSE: ZK)仅用了8天。

“时间不等人,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吉利汽车而言,已经没有容错空间。”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桂生悦在5月15日的2025年Q1财报业绩会上解释。

从2010年迎娶沃尔沃后,吉利开启品牌扩张期,到2023年2月,伴随吉利最后一个品牌扩张动作——吉利银河系列成立,14年间,吉利已经拥有多达16个品牌,立志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

但随着新能源淘汰赛来临、经济环境日益复杂,桂生悦称,“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形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他回顾,“吉利的整合已持续一年多”,在供应链、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中央研究院,以至领克并入极氪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整合工作。

目前,吉利已进入“整合攻坚期”,吉利私有化极氪,是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归拢资源、重塑吉利新版图最关键的一步。

合并后,吉利汽车集团内部将成立银河事业部和极氪事业部,旗下将有四大主力品牌:极氪品牌(全球豪华科技)、领克品牌(全球高端新能源)、银河品牌(主流新能源)以及中国星(主流燃油品牌)。

组织也因业务的变动而变动,在收购交易达成后,安聪慧将不再负责极氪的经营业务,而是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淦家阅则将成为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负责下辖的银河事业部和极氪事业部。

合并的目标十分明确,即“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具体来讲,实现生产降本大于3%、研发优化达到10-20%、管理增效10-20%。

吉利上一次“大整合”是2014年,取消三个子品牌(全球鹰、英伦、帝豪),回归“一个吉利”。那一年,自主品牌的销冠是长城汽车,吉利和长城的销量差距是18.67万辆。“一个吉利”之后,在博越、帝豪SUV的加持下,吉利拉开3.0精品车时代的大幕,花3年成了“自主一哥”。

新能源时代,吉利被比亚迪赶超,2024年,吉利比比亚迪少卖了93.5万辆新车。但吉利正在调整自己,试图用最擅长的方式,重回黄金年代。

5月7日,吉利发出私有化邀约后,极氪并未在资本市场进行立刻回应。6天后,极氪称,就私有化提案或公司可能选择的其他战略方案, “目前尚未作出任何决定。”因此,市场有声音认为极氪的私有化悬而未决。

但在吉利控股高层发言中,从资本市场来看,此次吉利私有化极氪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

桂生悦透露,此前在吉利关于领克和极氪整合的股东大会上,股东们的赞成票达到了99.99%,吉利的股东们对于品牌整合的支持度较高。

按照吉利汽车在拟用25.66美元/股价格收购极氪股份来计算,收购极氪剩余34.3%的股份则需要花费超20亿美元。因此,有投资人担心这桩交易会花费吉利过多现金。

在大整合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吉利交出了一份营收、利润双增长的成绩单,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尽管财务数据预期改善,但吉利汽车账上的现金总额或隐有压力。截至2025年3月31日,吉利汽车账上现金储备为352亿元人民币,为比亚迪的三分之一左右,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减少了约78亿元。

但桂生悦特意在业绩发布会尾声补充称,此次极氪的投资者们“换股”机会比较大。

这也意味着,如果能完成合并,换股后投资者将成为吉利汽车的股东,能够继续分享吉利汽车及其旗下品牌包括极氪在内未来融合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如若实施换股方案,对吉利汽车而言,此次合并中需要动用的现金量会相对减少,使其能够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自身的主营业务发展、研发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

不过,目前,双方的合并程序才走到“吉利发出非邀约性的报价函”的第一步。未来还需要“四步走”:

两大集团合并后,吉利汽车旗下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主打豪华、极致、科技,领克定位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主打潮流、运动、个性;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定位为全球主流品牌,分别主打高价值的主流新能源品牌、节能化的燃油车、智能化的燃油车维度,至此,构成了吉利乘用车板块的四大品牌。

此次合并成功后,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或将迎来市值重估,吉利控股也对掌舵吉利汽车的高层团队做了调整。

现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CEO的“70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

他是吉利的“资本操盘手”,主导了2010年收购沃尔沃、2018年吉利入股戴姆勒、2017年收购宝腾汽车股份等重大并购项目,是吉利迈向国际市场的背后“推手”。

整合完成后,吉利控股CEO的位子将由安聪慧来承担,他目前是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极氪科技集团CEO。

这意味着,安聪慧的角色将从直接负责汽车业务的子品牌“一号位”,回归成吉利控股的“大管家”。目前,安聪慧依旧持股极氪数量占已发行普通股比例的2.68%。此外,安聪慧还兼任电池产业集团董事长。

吉利上一次回归“一个吉利”是在2014年,将吉利帝豪、吉利全球鹰和吉利英伦三个子品牌汇聚为吉利品牌。《21汽车·一见Auto》发现,安聪慧在此次整合中发挥了不小作用。

三大品牌整合后,2015年,安聪慧就任吉利控股总裁,兼任吉利汽车集团CEO,推出了2016款新远景,次年还推出了博越 SUV、帝豪跨界SUV、帝豪 A + 轿车等新车型,带领吉利进入3.0造车时代。在新车的加持下,2016年吉利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50.2%至76.59万辆,盈利水平也是当时吉利最佳水平,跻身自主车企销量第四名。

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

在吉利控股内部,本次的人事调整亮点还包括吉利首次尝试的轮值总裁制度。

“80后”高管、原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戴庆已于今年3月29日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戴庆拥有25年财务背景,曾主导吉利汽车港股上市等重大资本运作。

华为轮值制的经验表明,该模式能够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培养和选拔复合型的领导人才、增强组织的纠偏能力和减少决策失误。但挑战也非常明显,每位轮值者的任期通常为6个月,可能会导致公司战略频繁变动;轮值制度要求高管具备全局视野,但在业务跨度较大的集团中,在不同部门内部协调可能会面临阻力。对吉利来说,轮值制度的利弊同样存在。

对于吉利汽车而言,“80后”淦家阅将担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的职务名称并无变化,但职责范围扩大,从原来负责吉利汽车旗下的银河、中国星系列,扩展增加了极氪科技事业群业务。

此前在2021年,淦家阅接棒安聪慧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成为吉利汽车首位80后掌舵人。他在2003年毕业后进入吉利汽车,历任吉利子公司财务经理,吉利汽车集团财务管理部部长、经营管理高级总监、高级副总裁兼采购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桂生悦回顾,“吉利的整合已持续一年多”,在供应链、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中央研究院,以至领克并入极氪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整合工作。这些整合收获了一些效果,此前安聪慧表示,极氪与领克的整合后,产品数量将减少20%,同时要力争研发优化将达到10%-20%,生产降本大于3%和管理增效目标要达到10%-20%。

但随着整合的深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踏入2025年以来,吉利开始进行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的整合,整合中开始出现了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涉及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整合的效率和为整合而产生的沟通成本问题;二是吉利和极氪团队各有自己的员工激励机制,实际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最彻底的方法就是两家公司整体合并,回归一个吉利。”桂生悦说。

吉利与极氪合并后,吉利希望能够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李东辉介绍,吉利合并极氪后,经吉利内部测算,研发环节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联合采购方面,去年已在原预算基础上额外节省几十亿元。此外,在制造、人力、财务、法务等管理部门的协同中,预计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将有所降低。

而对于下一阶段,淦家阅明确提出:“在增长上我们希望达到效益超过5%以上的目标,研发效力、管理效益以及营销的费用效率上,内部定的目标都希望达到15-20%左右的效益。”

不过,关于具体如何降本增效,吉利汽车并没有给出详细措施。安聪慧透露,目前组织和团队的调整和优化已经基本完成。

除此之外,从吉利控股官网披露的架构来看,吉利控股旗下还有路特斯集团、沃尔沃集团、极星集团、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和曹操出行五大子公司。

桂生悦在业绩会现场特别提到,极星、Smart和路特斯(即“莲花集团”),不属于吉利全部拥有的品牌,“对于这些品牌,我们没有任何由吉利汽车来收购的计划。”李东辉更坚定地补充称,除了极氪之外,吉利控股集团目前没有对于其他已上市公司进行私有化的计划。

但极氪和吉利的整合,鼓励吉利控股内其他品牌的协同、整合是有非常大的意义。”李东辉在业绩会现场表示。

提效是终局,但在整合过程中,短暂的阵痛很难避免。

财务表现上,极氪汽车在本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单季度盈利5.1亿元。尽管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扭亏,但从2021到2024年,极氪的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57.9亿元,累计已超过260亿元。吉利与极氪的财务报表合并后,也将影响吉利的利润表数据。

在“产品数量缩减20%”的目标下,更多的调整还影响着员工。极氪员工告诉《21汽车·一见Auto》,一位原本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的高管,由于换了职位,现在“能够七八点下班、有空在楼层溜达”。为了安抚员工情绪,极氪内部曾发了一则内部信,表示拟私有化只是公司经营行为,不会影响员工利益。

员工们并不清楚整合将走向何方,眼下,吉利还需要度过一段适应期。

(制图:林军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佳驰科技:拟向激励对象授予14... 每经AI快讯,佳驰科技(SH 688708,收盘价:51.88元)5月1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本激励计...
丽人丽妆涨停,成交额1.17亿... 5月16日,丽人丽妆涨停,成交额1.17亿元,换手率3.09%,总市值37.76亿元。 异动分析 拼...
原创 雷... [微风]距离SU7爆燃事故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这之间小米一直舆论风波不断,宣传公关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危...
原创 美... 美国对华为的全球芯片封杀,再次掀起了新一轮中美之间的较量。 中国并没有低头示弱,而是用一种极富耐心、...
闻泰科技、立讯精密公布资产包交... 5月16日晚,闻泰科技(600745)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草案)》,公司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立讯...
博通CPO,重磅发布 博通CP...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来源:内容来自 Source:编译自博通 ...
穆迪下调美国AAA评级,但这次... 美国信用评级再次遭遇下调,美债市场又将迎来2011年的暴动时刻?2011年,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
中国减持189亿美元,英国成美... 据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5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经较上个月减少了约18...
即时零售卡位战:饿了么协同淘宝... 如果你单纯只看股价表现,或是看了看整体的业绩简报,很可能会漏掉这次阿里财报释放的重要信息。例如,除了...
国家五部门约谈3大外卖平台,排...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有两个领域,网络热点不断:一个是电动汽车,一个是外卖。就在前两天,官方发布...
被“降级”的银行高管们 被降级... 银行披露的年报里,果然隐藏着耐人寻味的信息。日前,珠海华润银行在官网披露了2024年财报,人们却突然...
【投融资动态】庞勃特A+轮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5月11日公布的信息整理,上海创屹科技有限公司A+轮融资,融资额未披...
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5月16日晚间,*ST傲农(603363)披露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
溢价200%!新疆火炬1.2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5月15日晚间,新疆火炬(60...
京东想让618好玩点 京东想让... 一些改变正在京东内部发生。最典型的就是年初京东大举挺进外卖业务,进入新的市场;另一个许多人没发现的变...
汽车股涨停!下周A股热点会是谁... 在关税战缓和的利好消息推动下,本周A股市场士气有所提振,但整体走势呈现冲高受阻、板块轮动的局面。16...
张坤卸任副总 易方达基金高管重... 记者 洪小棠 5月16日晚间,易方达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因工作调整卸任...
回归自我——2025抖音精选年... 今天分享的是:回归自我——2025抖音精选年轻人趋势洞察 报告共计:55页 《回归自我——2025抖...
40余场科学盛宴同步开启 B站...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 5月17日,中国科学院2025年公众科学日(以下简称“科学日”)如期举办。...
多哈世乒赛动漫组合开门红 自评... 北京时间5月17日下午,202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卡塔尔多哈卢塞尔体育馆展开首日争夺。在一场混双6...
鲁政委:走向全球化的新范式 鲁... 鲁政委 郭于玮(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全球化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贸...
传牧原股份寻求赴港IPO募资1... 来源 | 财通社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生猪养殖和猪肉生产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聘请中信证券股...
沪深交易所修订重组审核规则 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并购重组市场再迎重大利好。5 月 16 日晚间,证监会正式对外公...
腾讯彻底爆发了 腾讯彻底爆发了...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题图|视觉中国一天之内,炸裂的腾讯财报与微信架构“动刀”...
事关并购重组!资本市场又一重磅... 5月16日,资本市场又一重磅新规落地——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
阿里巴巴2025财年营收逼近万... 5月10日,阿里巴巴迎来第21个阿里日。前一日晚间,集团创始人马云以一袭白衣现身杭州总部“湖畔小屋”...
又减持189亿美元,中国持有美... 又减持189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债规模下降至第三,被谁取代了?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
海外市场,押注中国无人驾驶龙头... 作者 | 燕辞格 编辑 | 以安 无人驾驶,“起飞”近在眼前。近日,女版巴菲特、“木头姐”Cathi...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 来源:南粤清风广东省纪委监委对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
近200万教师过剩?今年第一个... 作者|布语今年第一个被打破的铁饭碗,已经出现了。近日,《中国机构编制》杂志介绍了湖北鄂州市统筹配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