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虽然暂停了,美国的伤疤却留下了。
中美互降关税以后,太平洋航线一夜爆仓,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暴涨300%,运费也是水涨船高,比如从天津到美国西部港口的运费,在5月14日一天就涨了11%,中美外贸出现了一箱难求的盛况。
那么美国进口商为啥要疯狂进货呢?答案很简单,是被川普给整怕了。
4月初,川普一顿操作猛如虎,把对华关税加到了疯狂的145%。
这种拉黑式的关税,让生意几乎清零,一夜之间,美国进口商彻底停摆,只能一边消耗库存一边干着急,按当时的情况,这些公司距离破产只是时间问题。
所幸双方谈判之后,峰回路转,关税下调,让这些进口商又起死回生。
但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川普又是出了名的不靠谱,90天的缓冲期之后,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所以美国进口商都长了记性,一定要抓住这90天的机会,狠狠地囤货,能囤多少囤多少。
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短期内当然是利好,抓住时间抢出口,能抢一点抢一点,甚至很多企业,把其他国家的订单都尽量地往后推,优先给美国客户先发货。
所以归根结底,美国进口商这种报复性的采购,其实是川普关税大棒打出的创伤后遗症。
可这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它就像是一个伤疤,只要川普还是不着调,那么这个疤就不会好,还会持续不断地流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囤货对于经济可不是好事情,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增加,进口商之所以大量囤货,是为了应对未来的风险。
这种囤货行为并不产生额外价值,却要产生很多的成本。额外的资金成本、仓储成本、物流成本,还有额外增加的损耗,最终都得有人来买单。要么是计入商品价格,由消费者买单,要么就是挤压商家的利润,增加经营压力。
而且从美国进口商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极度悲观的,他们认为90天过后,关税很可能还会增加,所以才要提前囤货应对风险。
川普的反复横跳,正在把美国经济推向更深的不确定性泥潭。他的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会让市场预期充满不确定性,而在市场经济中,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风险,风险就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用美国媒体的一句话说,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甚至比糟糕的政策本身,对经济的破坏作用还要大。
至于关税前景,我倒是认为咱们应该乐观一点。
现在美国对我们的实际关税是30%,此外还有24%是暂缓90天,双方要继续谈,换句话说,90天之后的税率,最高的极限是54%。
但经过这一次交锋,关税再上调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尽管美国财长贝森特仍在嘴硬,说不排除90天后关税再上调的可能,但我们都明白,川普在那个胆小鬼游戏中已经输了。
川普尽管总是出尔反尔,但他不是个傻子,已经被证明毫无效果的套路,他还会再拿出来打自己的脸吗?
理性分析,90天后关税继续下调的概率倒是比较大,因为目前的30%里,有20%是川普刚上任给我们加的芬太尼关税,这就是给未来谈判留下的活口,所以最终的税率,大概率会定在10%到30%之间,就这一点上来说,情况不会比现在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