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21日电 (罗琨)今年以来,在系列促消费政策推动下,消费市场呈现回暖向好态势。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这一背景下该如何挖掘相关投资机遇?近期,中新经纬专访百亿私募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官、副总经理方磊。
方磊指出,未来10至20年都将处于消费占比持续提升的大周期。而当前消费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有些消费股分红率在4%~5%,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御价格下跌的风险。
他认为,未来,消费领域的政策驱动有望逐步加强,消费的基本面提升,叠加成长性的回归,估值提升,消费股有希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关注两大方向细分机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并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方磊指出,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不仅仅是短期应对外需压力的对冲手段,更是中长期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0.0%,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6.0个百分点。
方磊预计,随着未来一系列内需刺激政策持续发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居民消费占GDP比例有望从40%左右提升到70%左右的水平,增长空间很大。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作为一家百亿私募,星石投资更关注消费领域哪些细分赛道的机会?
方磊介绍说,内需领域,星石投资关注两大方向细分机会。
一是供给面表现突出、需求有望受益于政策发力的服务消费。部分消费服务业资本开支在过去几年里显著放缓,产能利用率出现明显修复,意味着这些行业供给增量受限。同时,预计未来服务类消费有望成为扩内需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需求端具有多方面潜力。结合供需两端看,在供给偏紧的格局下,需求回暖会带来更大的盈利弹性。
二是行业份额持续向头部集中,内需回暖环境下业绩弹性更加突出的可选消费品。可选消费中,头部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创新力、强大的管理运营能力或无可替代的文化底蕴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即使在经济低迷期,这些优质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能持续提升,那么在经济回暖的时候,这些公司的业绩将更有弹性。
谈及近期开启的“618”大促,方磊指出,作为全年第一个消费大促时点,从当前各平台发布的大促规则和宣传主题来看,流程精简、扶持加码以及促销周期拉长等已经代替“全网最低价”成为新的共识。
他分析说,精简流程既有助于消费者降低决策成本,也有利于商家更好地规划整个促销活动流程;国家补贴和平台补贴的组合依旧是最大的卖点,平台对优质商家的补贴措施发力,在促进消费需求释放的同时,也推动消费供给端逐步优化,考虑到优质商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更优的购物体验,有望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活力;此次“618”活动提前至5月中上旬开启,拉长销售周期也有助于更多的消费需求释放。
综合上述几点看,方磊认为此次“618”销售表现应该不弱,在消费领域中,受益于消费补贴的可选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可能有业绩弹性预期带来的结构性机会,部分消费服务业或也跟随表现。
科技股后期或迎分化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迅猛发展,也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NIQ-GfK(尼尔森IQ-捷孚凯)和中国电子商会去年10月发布的《2024-2025中国科技类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市场持续回升,预计营业额达22406亿元,同比增长约5%,成为2019年至今的第二高点;以手机和穿戴设备为代表的个人消费电子场景营业额增速达10%,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方磊指出,科技重塑消费结构,成为提振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从供给端看,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的优质消费供给,例如国内开源大模型的迭代加速,相对较高的性价比带来全社会大模型平权,将推动广泛的AI开发与应用。从需求端看,当前消费者在关注性价比的同时,体验感也是影响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带来的新体验可能会对消费者有较强吸引力,随着科技消费供给优化,这部分消费可能会出现新的需求,其中也蕴含着潜在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通过持续跟踪、挑选中长期成长性较高的标的把握科技消费机遇。
今年春节以来,科技股尤其是港股科技股出现了较强走势。方磊认为,前期这一轮科技股走势主要是由乐观情绪带动风险偏好回升带来的,随着科技股股价上涨至偏高水平、科技股交易拥挤度的提升以及海外不确定性带动风险偏好下行,科技股同样也出现了较明显的回撤。
他提醒称,经历过前期的估值提升和调整后,下一阶段的科技股表现可能会有分化,具有技术驱动或业绩驱动的板块和个股值得关注,例如AI产业链深化发展以及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投资机会。
追求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星石投资成立于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实行多基金经理团队制。公司现有员工90人左右,其中投研团队40人左右,采用合伙人机制,现有19位合伙人。
方磊介绍说,40人左右的投研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覆盖和擅长的投资领域,考核严格、制度明确但不设置短期“生死线”,更加关注一起做好投资而非内部内卷,开明包容的文化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稳定性、协作意愿以及投研讨论的真实意愿。
方磊表示,星石的研究框架为多层面驱动因素投资法。他以内需市场举例说,在外需不确定性较大、内部经济转型有需求的背景下,政策持续发力带动内需好转已经较为明确,国内政策带动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内需市场有所表现的中期确定性较大,内需领域的宏观驱动不弱。从行业角度看,中国居民商品消费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不大,但服务消费上差距明显,叠加耐用消费品存在需求透支问题,服务消费的潜力释放将是中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关键,预计国内消费政策将逐步延伸至服务消费,结构上则关注需求受益于政策提振但供给存在刚性的行业,例如航空、快递、酒旅等。
方磊同时指出,微观层面的结构性变化对消费研究的整体框架影响不大,只不过在寻找行业驱动层面可能会在旧视角基础上增加新的角度。例如,此前消费研究偏向于需求端,尤其是内生的实物消费需求和地产链消费需求,而今年现象级电影作品出现,将大家的关注重点转移到了消费供给端引导消费需求释放上来,旅游出行火爆等现象增加了市场对于消费体验的关注,前期较为火爆的谷子经济等则增加了市场对于悦己消费的关注。
他认为,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借鉴多层面驱动因素投资法,建立适合自己精力和能力圈的多层分析框架来选取驱动因素强劲的投资标的,并配合符合个人风险偏好和资金用途的交易体系,在具有强劲驱动因素的投资标的间进行合理切换,以期得到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罗琨:luoku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