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股价长期承压的亚星锚链(601890.SH),最近数月突然“火”了。
3月开始,亚星锚链启动上涨模式,第一波大涨超50%,此后回撤34%,又启动第二波上涨,至今再度涨超50%。
从成交额来看,今年3月13日以来的75个交易日,亚星锚链累计成交519亿元,比去年全年成交额(385.8亿)都高得多。
公司之所以突然大热,受益于近期两大风口:海洋经济、军工。
亚星锚链从事船用锚链、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和矿用链,在锚链这个赛道,亚星锚链的地位是全球龙头。目前,亚星锚链和西班牙维西南公司构成全球锚链行业双寡头格局,全世界唯此这两家企业具有R6级别系泊链生产能力。
3月以来,“海洋经济”在政策驱动下,成为A股热点。
3月12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正式发布,首次纳入“深海科技”,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锚链在海洋经济中的作用极为重要。锚链是海洋运输、资源开发及科研监测的“隐形守护者”,其技术升级(如国产化高强度链)直接推动海洋经济向深远海规模化发展。
过去,在海洋装备制造业,中国以中低端制造为主,其中维系海上工程装备的“海洋系泊链”长期依靠进口。亚星锚链历时8年,研发出全球首制89mm直径超高强度R6级海洋系泊链,并在2021年实现产业化运用,突破“卡脖子”。
再看军工。
亚星锚链的产品对军工产业链意义也很重大。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有销售军用锚链及附件。
与民用船锚相比,军舰船锚更重、锚链更粗。美军尼米兹级航母拥有20多节锚链,长度达到600多米,整个锚链重量超过100吨。我国海军规模持续扩大,大型舰船不断“下水”,刺激军用锚链的需求。
近期,军工板块迎来一连串的事件驱动,如:
印巴冲突,巴基斯坦使用歼-10C打下印度“阵风”战机;
巴黎航展开幕新一代隐身战机歼-35A首飞海外;
国新办宣布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在展示新一代传统武器装备的基础上,也安排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
军工板块利好频出,行业关注度持续上升,成为亚星锚链股价上涨的驱动力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亚星锚链基本面也相当不错,可以说比A股99%纯炒概念的“妖股”好得多。
近年造船业非常景气,亚星锚链作为锚链这个赛道的绝对龙头,充分受益。
2008年以后,全球造船业产能快速出清,到2020年末全球船舶的平均船龄近10年,“老龄化”严重。船舶更新需求加上海运贸易需求持续加大,造成近年造船业的高景气。
2020年,亚星锚链净利润8000多万,到2024年已达2.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3%。
这年头,传统制造业能有如此增速,非常难得。
更难得的是,公司是“质”的增长,而非仅仅增“量”。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2.69%,到了2024年达到31.41%,说明其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下滑22.77%,不过,主要因为出现1000多万“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造成的亏损,这种纯属偶然。如果看公司主营业务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36.22%,达到6003.73万元,创出历史同期新高。
可以看出,亚星锚链,业绩正在持续高增,而且增长非常稳,不是那种“一年好、一年坏”。
公司的高成长,大概率还将长期持续。
全球造船业这波景气还远远没结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田原称,预计2024年至2034年间,世界各国对新造船舶的投资和需求都将大幅增长。
最后,再看估值。
虽然经过一轮上涨,但目前亚星锚链估值依然不高。
其最新市盈率37.46倍,依然远低于历史平均市盈率52.23倍。
对公司12万股东而言,未来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