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溪云
金饭碗不如铁饭碗 ,考公热蔓延到了金融圈。
证监会2025年拟录用公务员,有29名原券商员工,超越过去三年的总和。
2025年湖南省财政厅拟录用公务员名单上,一人来自中信建投;
3月底北京市朝阳区发改委的综合管理岗,也录取了一名原中信证券员工。
要知道,这两家证券公司,可是位于金融圈鄙视链顶端的存在。2021年,中信建投的人均年薪是72万,中信证券是82.5万,都超过了华为。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近三年券商从业人员增速从15%骤降至3%,而证券类公务员报考人数却逆势增长200%。
除了券商,银行从业者也在扎堆考公。2024年度金管局录用公务员名单中,有26个都是银行人。
这些从业者覆盖了国有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和政策性银行,看来无论在什么银行,都有人在考公寻出路。
为什么连位于金融鄙视链顶端的证券公司员工都在离开金融业,拥抱上岸?
答案是,金融业黄金时代终结,直接打击了从业者的薪酬和福利标准。
去年凤凰网财经传出中金公司一名员工跳楼的新闻,导火索就是大降薪导致千万房贷面临断供。
中金人均年薪从2020年的120万骤降至2025年的69万,近乎腰斩;中信证券连续三年降薪,投行新人起薪缩水至1.5万每月。
银行业也在降薪。2024年,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18家出现人均薪酬下滑,最大降幅15%。
许多金融企业,连年终奖都发不出了。最近一位top券商从业者在互联网上爆料,从7.1日起,暂停发放绩效奖金和年终奖。
导致的结果是,金融行业人员规大幅收缩和流失。据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截至2023年,金融业从业者五年减少了580万,是第三产业中唯一从业人员出现负增长的行业。
此外,由于经济的降温和政策的调整,金融公司基层员工的kpi考核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比如投行部门,以前开张吃三年,现在要拉好几个IPO项目才能完成考核指标;
比如银行客户经理,有的每周要拉50万的贷款,200万的存款理财任务,完不成每周还要倒扣1000块,一个月最多可能扣掉四千块。
来源:每经头条
金融人用脚投票,反映的是金融行业的价值重构。
不过,一个意外的好处是,金融人追求“上岸”,反倒在推动着公务员系统的进化。
长期以来,应届生在国考中的比例都稳定在65%—70%,这看似是在给青年人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和系统运行风险。
来源:软科
一个尚未经历复杂博弈、尚不懂得系统运转逻辑的人,被赋予行政权力,更可能陷入“教条化执行”与“经验性偏差”,搞出各类“一刀切”或想象性大于落地实际性的政策。
那些从象牙塔出来后,一天生意没做过,一分钱没挣过的机关体制人,在资历熬成领导后,却能主导制定“产业政策”,指导经济发展,这本身就是在拿公共利益开玩笑。
而如今,一批懂风险、懂合规、懂博弈、懂成本核算的中青年人才流入体制内,流入证监局、财政部等关键部门,或将真正改变地方部门、监管机构的执行与决策机制。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推动公务员向专业化、经验化转型的契机所在。
2025年风高浪急,世界格局巨变,面对关税、脱钩,普通人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若你有这个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您解读国际、宏观、政策、楼市、商业等重要动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趋势,直达财富的本质信号。
原价299/年,通过本文订阅,智谷老读者福利价199元/年,还加赠一年12场闭门直播!
限时开放30个名额
299元立减100元
三天后窗口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