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内部针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通胀影响出现罕见分歧。主席鲍威尔认为"影响短暂",而理事沃勒警告"或持续至2025年",这场争论将直接影响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
"短暂派"依据有三:历史数据显示2018年关税仅推高CPI 0.3个百分点;企业库存调整能缓冲冲击,当前零售商库存销售比处于1.45的健康水平;最关键的是美元走强可抵消进口成本上升,DXY指数年内涨幅已达8%。
"持久派"则指出新变化:中国电动车关税从25%升至100%,这类必需品难寻替代源;更严峻的是盟友连锁反应,欧盟拟对美农产品报复性征税,可能形成全球通胀螺旋。CME利率期货显示,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已从3次缩减至1次。
这场辩论的本质,是对经济韧性的不同评估。当政治因素扭曲贸易逻辑,传统模型可能失效,美联储的决策智慧面临全新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