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强猪企,上半年净赚超100亿 2024各大猪企盈利排行榜 上半年四大猪企出栏
创始人
2025-07-13 10:42:11

今年上半年,猪企“一哥”牧原股份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成绩单。

7月9日盘后,牧原股份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05亿元至11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0.25亿元增长924.60%至973.3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至107亿元,同比增长1129.97%至1190.26%。



按归母净利润最低值102亿元来计算,二季度牧原股份的归母净利润约为57亿元,比一季度的44.91亿元高出约12亿元。

当然,牧原股份之所以能够实现业绩的高增长,一方面是和行业的周期性相关;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此前业绩基数较低等原因。但总的来说,牧原股份的营收已创出了历史新高,这份业绩预告也凸显出了其超强的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其业绩表现靓眼,但是资本市场确实表现平平。其业绩披露之后,牧原股份股价高开低走,收盘仅小幅上涨0.47%,略逊于预期。整体来看,年内牧原股份股价涨幅超过20%,好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拉长周期来看,牧原股份股价距离高点,仍然处于腰斩状态,截至目前,其市值缩水超过了2000亿元。

受股价影响,年内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夫妇财富一度被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所超越,秦英林河南首富的位置也被王宁所取代。根据胡润2025年全球富豪榜单显示,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300 亿元身家位列全球第118位,排名同比下降26名。



为了“破局”,提升企业估值以及全球化,牧原股份抛出了港股IPO计划。

牧原股份表示,“全球生猪养殖业仍然高度分散,前五大生猪养殖企业在2024年的全球销量市场份额仅11.8%,通过我们先进的装备与技术出海,赋能全球生猪养殖行业、构建全球生猪养殖生态圈。”

做到“极致”的生意

从业绩数据来看,这无疑彰显了牧原股份超强的赚钱能力。

另外,还透露出了,牧原股份已经将养猪这门生意做到了“极致”。

牧原股份是国内最早一批采用自繁自养模式的猪企,相比于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自繁自养模式的难度要大得多。尤其是针对育肥这一核心环节,自繁自养模式需要自己做育肥,其不与农户合作,也不存在代养,这种“事事亲为”的经营模式要求猪企投入庞大的固定资产去购买场地和建设猪舍。

需要说明的是,牧原股份也经历过这段历程。在2013年上市前,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合计为12.96亿元,在建工程为3.13亿元,两者合计为16.09亿元;到了2016年时,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合计为65亿元,在建工程为8.51亿元,两者合计为73.51亿元。仅三年时间,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翻了4倍。



为了快速扩大固定资产,牧原股份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尤其是在负债方面。在2013年时,牧原股份的负债合计为19.78亿元,其中流动性负债为13.63亿元;到了2016年,其总负债攀升至72.7亿元,流动性负债则攀升至51.94亿元,和2013年相比总负债和流动性负债分别翻了3.68倍和3.8倍。负债的快速攀升,让牧原股份的现金流十分紧张,还是以2016年为例,在货币资金仅有9.84亿元的情况下,其短期借款一项就达到了25亿元。

不过,在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后,随着规模逐渐成型,自繁自养模式的优势开始体现,其中最明显的是牧原股份解决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生猪养殖行业与传统工业有很大不同,一头母猪的配怀分娩设施、一头肉猪的生长所需面积是固定的,不会随着养殖规模的提升而改变,而且动物是活体,疫病的风险将随着群体密度的提升而几何倍数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建立和维护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另外,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人员管理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这就是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但牧原股份凭借其一体化、精细化的管理,成功解决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从养殖成本来看,此前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秦军在养猪节沟通会上表示:“牧原股份5月份的完全养殖成本是12.2元/千克,2025年全年的平均成本目标是12元/千克,相当于在年底要实现11元/千克的成本。10元/千克不会是很远的事儿了”。拉长周期看,2023年牧原股份的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15.0元/千克,比2022年全年的15.7元/千克有所下降,而2024年底已降至13元/千克。2024年全年,其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4元/千克。

从规模角度来看,2024年牧原股份全年累计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对于2025年,牧原股份预计出栏商品猪7200万头至7800万头,仔猪800万头至1200万头,总数量8000万头至9000万头。截至今年6月份,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累计达到了3839万头。

亟需寻找“新故事”

对于牧原股份而言,将养猪这门生意做到“极致”,祸福相依。

好处是,牧原股份已经通过成本和规模优势,构筑起了强大的护城河,目前其已是猪企“一哥”,稳坐行业第一的位置。

但同时,坏处也很明显,在登顶行业第一之后,也就意味着牧原股份继续上升的空间十分有限。

从养殖成本来看,即便是对比完全养殖成本10元/千克的最终目标,按照目前12.2元/千克来计算,进一步降本的空间也比较有限,而且随着成本的不断压缩,未来降本会增大,降本给业绩带来的驱动力也将越来越小。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成为行业第一后,牧原股份扩张的进步已经明显放缓,其经营策略已经从过去的“扩张、抢市场”转变为如今“降负债、精耕细作”。

数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牧原股份分别有净流动负债155.888亿元、310.762亿元、241.579亿元,主要为短期借款及应付账款,可以看到2024年净流动负债明显下降。在此前的一季报业绩说明会上,牧原股份高管表示:目前公司负债率水平仍偏高,公司逐步优化资本结构的同时,提出降负债,不光是降负债率,还要降低负债绝对水平(2025年底较2024年底降负债100亿元),我们认为该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综合上述分析,如果继续维持现状,牧原股份固然能维持其领先优势,但其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也比较有限,这对于其估值的提升尤为不利。

此前我们也提到,即便是交出了这样一份数据相当亮眼的业绩预告,但其在资本市场表现则反响平平。

从股价表现来看,尽管牧原股份近一年牧原股份的业绩持续回暖,但股价表现却依旧低迷,截至最新收盘,牧原股份股价报收45.69元/股,与2021年的最高点相比仍接近腰斩,市值缩水超过2000亿元。

当然,牧原股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5月末其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想要借此开拓海外市场。不过,想要开拓海外市场并不容易,因为相比于其他猪企,牧原股份在海外市场中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资料显示,近年来已经有多家猪企选择出海,例如新希望六和早已在越南建立起包含9家饲料公司、3家养殖公司和1家种禽公司的完整产业体系。2024年其海外收入连续两年突破20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9.44%;而海大集团同样在2024年,其海外饲料销量达236万吨,同比增长4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聚能源净利暴跌六成,二季度大... 7月12日,深圳市南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实控的广聚能源(000096.SZ)发布业绩预告,2025...
稳定币顶尖黑马!稀缺性赶超恒宝... 谁也没想到! 稳定币市场的行情竟一波接一波 —— 先是美国稳定币巨头 CIRCLE 上市两周内暴涨近...
原创 7... 本周,沪深A股主要的大盘指数小幅度上涨,周五盘中大盘指数加速上涨,但是最终冲高回落,释放了重要信号。...
上交所: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门槛...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正式发布了《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
周末两大利空!特朗普对欧盟、墨... 过去一周全球市场热点不断。国内来看,《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生效,将高频交易纳入规范化管理,旨...
上交所就发布实施进一步深化科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为了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
《数据周报77》:收益超美股,... 数据周报77(2025年7月8日-13日)1.如何看待,2025年养老金上调2%?2.触底反弹90%...
面板厂商半年预报:业绩大增,多...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多个面板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预告,报告显示,中国面板厂商显示业务重回...
Grok 聊天机器人因代码失误...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昨日发文,为其聊天机器人 G...
金镯一天涨出顿饭钱!1008元... 国内金饰价格一夜之间涨了10块钱,多家品牌直接飙到1008元一克!1008元啊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
走下坡路的品类,都去街头摆地摊... 总第4275期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七饭街头摆摊好项目太多了,1个月根本学不完!自从在社交媒体搜索了几...
V观财报|德固特:筹划购买浩鲸... 【V观财报|德固特:筹划购买浩鲸科技100%股份 股票复牌】德固特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
Vibe Coding? Vi... “Vibe Coding” is a concept that emphasizes the imp...
科创板“1+6”业务规则落地:... 科创板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落地。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正...
上交所就发布实施进一步深化科创... 为了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
一个价值1000亿的词,让Op...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个价值 1000 亿的词引发了 OpenAI 和微软的激烈“杠上”。这个词仿佛是一...
北京汽车董事长王昊:新媒体的路... 红星资本局7月13日消息,7月11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1958.HK)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昊在...
高瑞东:核心通胀继续回暖 高瑞... 高瑞东刘星辰(高瑞东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核心观点事件:国家统计局发布了...
一座温带城市,想成为中国“热植... 这座温带城市,怀揣着成为中国“热植之都”的梦想。它虽地处温带,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季分明的...
餐饮“白月光们”再开张,排队的...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珍珠奶茶鼻祖”又杀回来了工作日下午3点的朝阳大悦城,鹿角巷新店的橙色招牌...
在北京798开启一场“灵感发酵...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本文约为2800字)7月11日,国窖1573冰·JO...
熊园:6月CPI转正、PPI再... 熊园 刘安林 薛舒宁(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事件:6月CPI同比0...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将公布,... 【重磅新闻】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将公布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6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
突发!美国国债拉响警报,紧急变... 警报又响了!据美国媒体报道,尽管在美国“大而美”减税法案的推动下,股市创下历史新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美...
A股突破3500点;具身智能企... 作者|宋婉心封面来源|视觉中国一周市场回顾A股过去一周,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创下年内新高。综合一周...
特朗普再放极限施压!历史高位上... 随着关税谈判截止日来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对包括日本、韩国、加拿大和巴西在内超过20经济体的关税公...
外卖补贴战重启 骑手发现跑一单... 7月12日,随着淘宝闪购、美团外卖两大平台几乎同时“放大招”,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外卖大战”正式打响。...
聊天机器人惹祸,马斯克旗下公司...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当地时间12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为其聊天机器人...
首次!中证协发布“白名单”,2... 7月11日,中证协发布了《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拟定名单的公示》。有公募、保险、券商...
让金融服务既有“精度”又有“温... 本报太原讯 近年来,清徐农商银行以精细化对接为突破口,围绕优质客户需求,用“绣花针”功夫解锁服务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