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寒冬,亚盛医药飚到300亿 亚盛医药深度分析 亚盛医药最新目标价
创始人
2025-07-14 18:11:23

总部在苏州的亚盛医药,成为创新药回暖又一个样本。

7月10日,公司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型选择性Bcl-2抑制剂利生妥(APG-2575)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

利生妥是首个获批的国产原研Bcl-2抑制剂。而亚盛投入其研发,起于15年前,临床试验又经历了10年。

对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而言,这是手头第二款“十年磨一剑”的产品。

第一款上市的新药耐立克,在2021年获批,同样历经八年自主研发。

2024年,武田制药与亚盛合作,以13亿美元(约合95亿元人民币)的金额,获得耐立克在全球(中国等地区除外)的开发及商业化许可,创下了国产小分子肿瘤药物对外BD的新纪录。

同时,武田制药认购亚盛医药新发行7500万美元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基于这笔大交易,亚盛在2024年营收9.81亿元,同比增长342%。

今年初,亚盛医药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首家实现先港股、后美股双重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迄今,其股价已翻倍,过去两周,市值一度攀升至300亿港元。

在杨大俊看来,一路过关斩将,关键在于,从一开始就做真正的原始创新,并坚持下来。

未来三年,他目标明确。

“最重要的是满足患者需求,希望亚盛在2027年盈利,后续至少有一款药品能在欧美主要市场上市。”杨大俊告诉《21CBR》。

以下为杨大俊采访自述:

迎难而上

亚盛目前商业化的耐立克,从立项到获批,历经8年时间。

去年,我们以13亿美元与武田制药达成合作,从交易金额看,他们很认可亚盛。

武田是一家实力雄厚的跨国药企,是目前唯一拥有BCR-ABL抑制剂三代产品的企业,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销售经验超过10年。

旗下的泊那替尼,实则是耐立克的竞品。

在传统认知里,两家是对手。坦率地说,我们起初在与其他企业谈合作,没去找武田。

后来,我们与其波士顿的团队谈判时,武田团队做了大量尽调,访问了使用耐立克的临床医生。

从临床表现看,耐立克确实能成为接力棒,与武田自身的产品形成全新的产品生命周期。

不管是8年磨一剑的耐立克,还是去年申请上市的Lisaftoclax(APG-2575),都是难成药的靶点。迎难而上的研发风格,和我们的发展经历有关。

2003年,我们就在美国成立亚生医药(Ascenta Therapeutics),聚焦新靶点抗癌药物研发,又在上海建研发中心。

2009年,创始团队独立出来,成立亚盛医药。

自始至终,我们都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坚持做原创,瞄准全球市场;第二,根据临床需求做适当的战略调整,针对相对成熟且有临床未满足需求的领域进行开发。

亚盛成立时,很多人并不看好。现在,我们有两款药已经上市,在全球范围内很少有竞品。

比如已批准上市的利生妥(APG-2575),同靶点药物目前仅有维奈克拉,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

2012—2013年,公司内部有过战略与方向的调整。

最早,团队选择的三个靶点,都没有成药案例。我们降低了风险,在不做Me-too(同类相似)药物的基础上,押注相对成熟的靶点。

我们决定做三个激酶类的药:耐立克、ALK抑制剂,从默沙东引进的C-MET抑制剂。

多年过去,耐立克成功了;ALK走过弯路,已走到注册临床阶段;C-MET的靶点太难,引进产品竞争力不够,已经喊停。

后续,我们也有其他靶点的产品。

越过山丘

2015年被视为中国创新药元年。

此前,由于产业与投资环境不成熟,国内更多是仿制药或Me-too药,没人敢做创新药,更没人投资创新药。直到2015年,临床与上市申请流程改革,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亚盛一路走来,是见证者也是获益者,我们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2009年至2015年的初创期,资金有限,申报新药难度大,充满不确定性。

创业的前五年很艰难,2009年,启动资金一度用完。

2010年,三生制药投资了300万美元,这笔天使轮融资是雪中送炭,加上一些政府项目的支持,解决了现金流问题。

同时,我们从上海搬到了泰州中国医药城,减少租金和仪器设备支出,勒紧裤带,艰苦发展了五年。

2016年,我们成功拿到5亿元的B轮融资,创下行业之最。2019年,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小分子药企。

这个阶段,创新药各项政策开放,2018年医保局成立,加上香港18A、科创板设立等,药监、医保、资本市场三方支持到位。

耐立克在2016年进入临床,2021年获批上市,进展比较理想。

2021年之后,创新药进入寒冬,面临的挑战与之前不一样,是药品上市后,如何解决医保支付、准入问题等。

在这个阶段,耐立克获批,亚盛的产品商业化了,资金也相对充沛。2019年在香港IPO募集了3.7亿港元,后续又通过配股融资,累计近24亿港元。

相比初期,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大为提升;在股价上,2022—2024 年,亚盛的涨幅,在港股同业的排名都在前五。

今年初,我们在美股上市,不是为了资金本身,从长远打算,是为了能更好地承接欧美投资,助力全球布局。

从去年与武田合作,到今年登陆纳斯达克,我们有了足够的资金和资源,用于完成海外的注册临床试验和药品上市。

其次,公司4个在研新药共获16项FDA和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2项FDA快速通道资格,以及2项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

这些都帮助我们更好地得到全球资本认可,推进业务全球化。

修炼内功

经历十年发展,中国创新药数量、临床IND数量,以及海外上市或授权的数量,都在不断攀升,行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进步。

看到进步也要看到差距。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中国医药产品对美国出口规模约190亿美元。其中,医疗器械与耗材占比近三分之二。

药品约为60亿美元,占比38.4%,创新药作为药品出口的细分领域,占比更低。

美国药企的研发经费充裕。2023年,默沙东的研发经费是305.3亿美元,2024年全球十大药企中,有9家公司的研发经费超过100亿美元。

反观自身,有三大不足:

第一,投入不够。2022年,国内药企研发经费总和超过1000亿元,不如默沙东一家。我们的投入与美国企业相比,还有差距。

第二,近年来国内对创新药扶持力度较大,但仍有待加大支持力度,这是核心问题。

中国药企生产的创新药,抗体或者小分子,国外定价与国内定价,有十几倍甚至三十倍的差别。国内的定价体系与医院准入有关,还有各种限制。

耐立克也是如此,2023年纳入医保后在快速入院方面仍有难度。去年销售2.4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第三,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不够大。

中国医药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市场,这包括了中药、保健品。细分到创新药,以K药为例,去年全球销售300亿美元,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3亿美元,占比仅1%。

大部分创新药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不到全球的5%,国内真正走向全球的创新药数量不多。

亚盛未来三年的目标很明确,在中国利生妥上市,目前已实现;耐立克的新适应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够获批;获批开展的9个注册临床试验,要一一执行。

从企业经营角度看,亚盛希望在2027年盈利,后续至少有一款药在欧美主要市场上市。

如今,全球形势复杂多变,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出海有影响。我们最关键的,还是专注自己的创新研发,挖掘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承诺向乌克兰输送更多武器...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向乌克兰输送更多武器,并威胁称如果俄罗斯不在5...
英联股份跌0.64%,成交额2...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4日,英联股份跌0.64%,成交额2.60亿元,换手率6.53%,...
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题图来自:AI生成财务建议,中产家庭听得已经够多了。比如制...
纳指再创新高,中概股多数上涨 ...   中新经纬7月15日电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纳斯达克指数再创新高。截至收盘,道琼斯...
12家房企抢一块地,前海桂湾片... 粤进深 赵盼盼 7月14日下午,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居住用地——T201-0232宗地将迎来...
原创 证... 一、证监会终于出手大力了!沪指基本上在3200-3700点之间晃悠,这一晃就是快两年。仔细观察就能发...
股市必读:大华股份(00223... 截至2025年7月14日收盘,大华股份(002236)报收于15.92元,下跌0.44%,换手率1....
特朗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对俄罗斯感到非常不满, 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
“有损国格”的大连女学生,“开...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 | 黄瓜汽水编辑、题图 | 渣渣郡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
股市必读:西部矿业(60116... 截至2025年7月14日收盘,西部矿业(601168)报收于16.41元,下跌0.55%,换手率1....
收购存量房工作落地见效 持续巩... 今年以来,各地发力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构建“市场+保障”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温商富豪李诚偏疼儿子,易加增材... 文/瑞财经 李姗姗 四年前,年近六旬的李诚在他4个子女中,选中了“90后”儿子李健浩,把继续振兴李氏...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 7月14日拍摄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会场外景。 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
靴子落地 四川金融监管局同意四... 封面新闻记者 张榆松 7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发布《四川金融监管局关于同意四川银行...
美媒关注:美国稀土不够用,旧手...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为减少对华稀土依赖,美国国防部上周斥资4亿美元购股,跻身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芒...
北交所上市公司*ST广道登龙虎... 每经讯,2025年7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ST广道(839680,收盘价:5.58元)登上龙虎榜...
2025年上半年利润降幅明显收... 2025年7月15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汽车”)发布《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
北上广深,楼市新消息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上半年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态势。记者近日采访...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贺鸿电子大宗交... 每经讯,2025年7月14日,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贺鸿电子(837506,收盘价:3.6元)发生一笔大宗...
北芯生命IPO的乐与悲:关键期... 导读:虽然在“亏损”企业IPO的“盈利”指标要求上,北芯生命已“提前”过关,但在如何保持核心技术的先...
2025年上半年利润降幅明显收... 2025年7月15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汽车”)发布《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
万科预计2025年半年度业绩将... 观点网讯:7月14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万科预计2025年1-6月...
100亿,央企科创基金来了 作者 | 投资哥 来源 | 投资家网 IPO进行时 技源集团今日申购,发力膳食营养领域 首钢朗泽上市...
大众口腔IPO募资2.17亿港... 洞悉商业本性,直击企业核芯 作者|陈文 华中地区口腔巨头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大众口腔、02...
券商中期业绩爆发!14家净利润... 7月14日晚间,又有多家上市券商或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密集发布2025年中期预告。 根据东方财富Cho...
60多w到账了,开心 60多w... 图:Youngchae Lee最近分红季,很多公司密集发钱了。大伙注意查账,收票票。比如,宇宙第一大...
海外业务5年亏损25亿,锦江酒... 出品|达摩财经冲刺“A+H”的锦江酒店又有新动向。7月13日,锦江酒店 (600754.SH) 发布...
国晟科技迎来光明 国晟科技迎来... 富凯摘要:竞争依然激励。作者|幕恩7月14日晚间,国晟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11日...
900亿徐州国企一哥,再任命8... 【高管】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管团队中,80后成员再度扩容。根据徐工机械(000425)7...
中信建投上半年业绩出炉:归母净... 7月14日晚,中信建投证券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内容显示,中信建投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