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对于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是谋生的工具,还是通往理想生活的桥梁?
很多人认为工作的意义无非是赚钱而已,视工作为仇敌,每天和老板斗智斗勇。
抱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态度,不是自己的工作绝不多干,加班的事情能避免就避免。
而与之相反,有那么一小撮人,他们身上有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办公室里最后一个走的是他;下班后主动拓展业务能力的是他;常常参加其他部门的会议,喜欢“没事找事”的也是他。
《干法》一书中将人分为三种类型:
不燃型: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人;
可燃型:点火就着的人;
自燃型:没人点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人。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在同龄人中升职涨薪最快、成长进步最多的往往是第三种人。
他们有极强的自主驱动力,他们不认为工作是一种任务,相反他们认为工作很有意思。
巴菲特就是典型的“自燃型”人格。
他曾坦言:工作让我快乐,退休会让我无聊。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他一心想为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工作,甚至主动提出免费为他做事。
得到为格雷厄姆工作的机会后,他数年如一日每天热情洋溢地投入其中。
如今已经94岁的高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他还天天乐呵呵去办公室研究投资。
巴菲特曾这样建议年轻人: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要太担心一开始的薪水是多少。
只为钱工作,你可能只是在“出租”你的时间;为热爱工作,你才是在“投资”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