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朵房价,跌回5年前 亚朵房价,跌回5年前 亚朵当天房价不一样
创始人
2025-07-16 17:03:25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F-Jinjiao)

作者 | 温颖颖

当五星级酒店都开始摆摊求生,“不务正业”的鼻祖亚朵却反其道而行。

近日,亚朵发布公告,称将大幅下调部分酒店用品和工程物资的采购价格,以此减轻加盟商的经营成本。表面看是“为加盟商减负”,但深层考虑,很可能是在为进一步“降房价”腾出空间。

来看一组数据:2025年一季度,亚朵的日均房价(ADR)为418元。这个价格什么水平?要知道,早在2019年,亚朵的日均房价就已达到429.5元,2023年更是冲高至464元。如今不仅比高点下调了10%,甚至不如5年前。

降价图什么?当然是为了稳住入住率。

其实早在2024年,中国“酒店四巨头”(锦江、华住、首旅、亚朵)就纷纷下场打起价格战,效果也确实立竿见影:亚朵、首旅、锦江的入住率仅小幅下滑了0.4、0.6、0.9个百分点,华住甚至逆势增长了0.2个百分点。对比整个行业2.5个百分点的普遍下跌,头部玩家靠降价硬是稳住了基本盘。

令人唏嘘的是,这家靠“卖枕头”出圈的品牌,曾是“酒店+零售”模式的开创者,逼得高端酒店集团也纷纷效仿、下场摆摊。2016—2021年,亚朵开发了1665个SKU,覆盖睡眠、香氛、个护、防晒等多个消费场景;2023年前后,伴随睡眠经济走热,亚朵枕头一度成为爆款。

但几番探索,最终亚朵还是回到了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降价。

为什么酒店折腾了这么久,最终发现还是降价最好使?

挥刀向供应链

近日,亚朵通过旗下公众号“几木里”发文表示,将大幅下调部分酒店用品和工程物资价格,以降低加盟商的经营成本。

从窗帘、墙纸等最高降价11.67%,到大堂里的“奉茶纸杯”降价51.8%、“懒人抹布”降价10.2%,再到梳子换更耐用的材质、牙刷刷毛从5排加到6排,酒店的里里外外,几乎都是降本对象。连手提袋,都要从牛皮纸材质换成无纺布的。

今年上半年,亚朵已经下调了成人拖鞋、房卡套、手提袋等物资的价格,平均降幅达10%。3月份,其更在“合伙人让利计划”中向加盟商承诺,供应链物资售价不高于同级别友商。

亚朵大动干戈为加盟商“省钱”,是为了缓解房价下调带来的利润压力。

2025年一季度,亚朵的归母净利润已出现同比负增长,为-5.62%。而在2024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还是处于同比增长1338.65%,即暴涨13倍的高位。

但亚朵仍在加速扩张步伐,以抢占更多市场“坑位”,应对价格战引发的行业洗牌。截至2025年3月,其拥有1727家酒店,较2024年末净增加108家。在2022-2024年,其酒店数量复合增速高达31.8%。在经济下行时期进行大扩张,势必会进一步影响盈利效率。

打了一年价格战,亚朵伤敌一万,却也自损八千。

但价格战还是要继续打,因此下调供应链价格的更深层原因是,或许是,亚朵要安抚加盟商情绪,为后续的降价策略铺路。

加盟商是亚朵的创收主力军。目前,亚朵旗下有98.6%是加盟酒店,且该占比一直呈现上升的势头。2025年一季度,亚朵加盟管理酒店收入为10.32亿元,占总营收的54%。另外,收取加盟费用是亚朵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上海证券研报在早前指出,加盟管理收入占亚朵总收入的6%-8%。

因此,加盟商们配合,降价策略才行得通。

枕头还是靠不住

很多人知道,“网红枕头”是亚朵的另一标签。

光是在2024年,亚朵就卖出了380万只枕头。截至目前,其核心产品“星球深睡枕PRO系列”累计销量已超600万只。而且枕头的溢价空间更大,2021-2024年,亚朵零售业务的毛利率从37%持续上涨至超50%,2024年零售业务GMV接近26亿元。

那么,亚朵为何仍执着于酒店价格战,而非彻底转型零售业?

一部分原因是,亚朵的零售业虽然营收高,但利润却一般。

据国信证券,扣除销售和营销费后,其零售业绩的经营利润率仅在11%-13%之间——而且,这似乎已是调整后的结果。之前在业绩发布会上,亚朵管理层曾表示,2024年零售业务经营利润率提升至双位数。

问题就出在营销费用上。2025年一季度,亚朵营收同比增长接近30%,零售业务成本、销售与营销费分别同比上涨63.7%、61.9%——均高于总营收的增速。意味着,高GMV的表象,是用烧钱式营销换来的,零售业务远未到成为“现金奶牛”的程度。甚至,出现了反噬公司盈利能力的现象,2025年一季度,亚朵的股东净利率为12.75%,同比下降4.76个百分点。

另有数据显示,亚朵的枕头类产品占零售收入的42%,高度依赖单一爆款,长久来看,存在爆款生命力式微的风险。财报显示,亚朵的存货规模从2023年的11.9亿元,增至2024年的16.74亿元,同比增长了40.6%。这或许映射出,亚朵的销售能力逐渐跟不上预期。

亚朵管理层对零售业务的预期也变得保守。尽管在2024年,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26.2%,但管理层预计2025年增速为35%,似乎间接验证了市场对于零售业务高增长持续性的争论。

浦银国际证券曾在今年3月预测,2025年,亚朵在零售业务扩张的情况下,仍将保持一定的营销费用投入,也将对整体利润率带来一定的拖累。

亚朵要自救,最终还是要将精力,放回到主业务——酒店经营上。

单身人越多,酒店越难过

另一个疑问是,在“情绪价值”“差异化服务”被频繁讨论的当下,为什么亚朵的酒店业务,还是要靠降价才能自救?

亚朵确实曾靠“第四空间”策略,获得更高的溢价能力。

在社交媒体上,亚朵被网友称为“中产迪士尼”“酒店界阿那亚”,因为酒店里不止有客房,还有开放式图书馆、本土小众艺术馆和24小时健身房。在亚朵,你能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凌晨2点仍有免费夜宵和醒酒饮料、如果赶行程可以让店员帮忙打包好早餐……

曾有网友在微博上,感慨亚朵的服务质量之高。凌晨一点左右,这名网友发现洗衣房里还有工作人员在忙碌,后者得知网友隔天6点半就要离店后,表示会帮他洗好并烘干衣服,并提前挂在他的房间门口。

但下方评论区里,更多被提及的却是“价格”:“出差住宿标准已经住不上亚朵了”“价格快赶上五星级酒店了”“亚朵降本增效后,才偶尔住得起”。

消费者支付服务溢价的意愿,与经济环境挂钩。

在经济上行期,人们对附加服务与情绪需求更为多元化。而在经济下行期,基于忧患意识,人们会主动减少消费预算,有钱也不敢花。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个人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8.9万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8.2%。但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居民消费力指数报告》指出,2024年末至2025年初,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指数连续3个季度下滑,降至近5年来的低点。

酒店市场也出现同样的现象。2024年,中国差旅市场整体预算大幅下滑5%-30%;超6成企业选择砍掉一部分出差开支,有的甚至砍掉3成以上。

缩减住宿预算的同时,人们也相应下调了对附加服务的预期,把需求更多集中在核心功能上。社交媒体上,网友常用《来亚朵必做的X件事》等标题来夸赞亚朵的服务,但具体内容,不外乎于“使用自助健身房”“使用洗衣房”“享受早餐”“免费领颈贴、香薰等睡眠锦囊”“夜宵时间去吃粥”等等。

可看出,多数人对酒店服务的需求,其实是有限且同质化的。消费预算收缩后,人们就更不愿意为“原本就用不上的附加服务”支付溢价了。相关报道显示,近两年,有大量的酒店取消了行政酒廊、24小时管家、夜床服务巧克力等高端化服务。

另一方面,单身出游的人群正在增加,单身旅游已从边缘需求跃升为独立赛道。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也提到“培育单身旅游消费新场景”。

家庭出游群体与单身出游人士,对酒店服务的需求有所区别。携程发布的《酒店亲子房白皮书》显示,家庭出游群体更看重公共空间和亲子化活动设施,比如儿童早餐、玩乐设施,包括儿童加早餐价格及要求等服务。同时,家庭出游群体对酒店价格的关注较弱。

单身出游人士的关注点,则更多集中在酒店的睡眠舒适度、空间安全性、便捷性方面,对公共空间和文化属性服务的需求较低。

伴随单身出游经济进一步发展,或将让酒店附加服务在市场中的吸引力进一步式微。

市场整体附加服务需求有限,决定了亚朵溢价空间的高度。亚朵尝试过多种转型方法、带动起数次“网红风潮”,最终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还是要跳进价格战、进入“以价换量”的循环。

亚朵的困境,是整个中国酒店行业的缩影。

近年来,不少酒店开始效仿亚朵“跨界求生”。天津的丽思卡尔顿端着汉堡上街摆摊,瑞吉酒店把松饼咖啡车开进上海小区,北京国贸大酒店甚至上线了外卖平台……一时间,跨界成了酒店圈的集体自救动作。

但从酒店的核心收益角度看,跨界带来的经济回报其实杯水车薪。据媒体调查报道,有的酒店一天的“摆摊”流水可达3万元,比如郑州某五星酒店一天能卖出3万元的盒饭和卤味,也有酒店的“摆摊”日均营业额仅1000-2000元。即便以日销3万元的“天花板”业绩计算,要盘活上百间客房规模的酒店,仍难度不小,或许连成本都覆盖不了。

与此同时,在社交平台上,类型“摆地摊等行为,稀释了酒店品牌力”的质疑声也开始浮现,跨界的副作用,开始反噬主业。

但站在酒店的角度,前路全是无奈。在消费趋于理性、旅游与差旅需求承压的大环境下,除了降价,似乎真的没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那些看似花哨的“副业”,终究还是挡不住房价回调的现实。

参考资料:

酒店观察网《当五星酒店走上街头:中国高端酒店的尊严与焦虑》

智通财经《亚朵集团(ATAT.US)估值隐患:业绩拐点下的基本面担忧》

深蓝财经《大幅降价,亚朵急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银行谢宁:央行老兵的数字金... 导语:谢宁不仅具备监管视野,更有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雄心。在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债市波动加剧和增长乏...
育碧创始人之子被任命为育碧腾讯... 近日育碧宣布,育碧创始人兼CEO伊夫·吉勒莫特(Yves Guillemot)之子查理·吉勒莫特(C...
上海金:7月16日融资买入15...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上海金(159830)融资买入15.16万元,融资偿还8.09万元,融资净...
山东青岛:“微醺巴士”开拓文旅... 7月16日,驻唱歌手在唱歌之余品尝啤酒。当日,融合啤酒、观光与音乐等元素的“微醺巴士”在青岛西海岸新...
6名员工,半年用AI实现财富自... 在一家充满活力的公司里,有 6 名员工,他们在半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凭借着对 AI 技术...
港股通科技ETF:7月16日融...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港股通科技ETF(513860)融资买入742.98万元,融资偿还676....
万德股份:7月16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万德股份(836419)融资买入22.59万元,融资偿还15.4万元,融资...
雅迪、九号全网下架多款电动自行... 红星资本局7月17日消息,近日,雅迪在多个电商平台下架所有电动自行车,九号品牌也有多款热门电动自行车...
深科技:7月16日融资买入66...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深科技(000021)融资买入6679.04万元,融资偿还6591.8万元...
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十八载勇... 1985年,厦门国际银行以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之姿破浪启航,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率先打破国内单一的国...
中英科技:7月16日融资买入1...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中英科技(300936)融资买入1420.6万元,融资偿还1397.63万...
今年,两只基金翻倍了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基金净值水涨船高。 今年以来,已有两只基金翻倍,分别是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
科创综指ETF景顺:7月16日...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科创综指ETF景顺(589890)融资买入15.19万元,融资偿还0.0万...
年赚1000亿的山姆神话,突然... 我自己是山姆会员,但买的不多,偶尔上网买,山姆可以送货,天太热,不想出门。 实话实说,山姆的东西会好...
卫龙魔芋爽难解辣条困境,漯河首... 作者 | 安然 来源 | 源媒汇 集权又募资,卖辣条的漯河首富又在酝酿新的改革风暴。 近日,卫龙美味...
北京银行的困局与突围:昔日“城... 业绩“双降”与行业地位危机2025年第一季度,北京银行呈递出一份令人堪忧的成绩单。其总资产成功突破4...
四大信号,已经出现! 免疫力下... 原创 刘晓博7月末研究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接连出现了几个重要信号,非常值得关注。信号一:金...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持续调整,泡泡... 7月17日,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持续调整,泡泡玛特跌超3%,古茗、蜜雪集团、奈雪的茶、茶百道跟跌。
阅文集团,重走LABUBU“老... 作者:贾贺辉 | 编辑:小鱼“追赶泡泡玛特,阅文集团离变现高手还有多远?”好文4358字 | 6分钟...
娃哈哈不止一个娃 娃哈哈不止一... 娃哈哈当前的困局不只是遗产纠纷,也更包括国有与民营的关系和利益。这也是宗庆后留下的遗产的另一面,现在...
许昌假发征服了多少老外? 许昌... Labubu在外网火得无法无天,TikTok是热潮的最前线。截至现在,#Labubu相关视频在Tik...
90后小伙靠非遗闯入时尚圈,年... 对于上顶级时尚杂志这件事,刘伟学可能比大部分明星还有经验。当然,上杂志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做的油纸伞...
热搜第一!惹恼中产的山姆该如何... 被网友质疑选品能力下降。相关词条冲上热搜榜一。曾经被誉为“中产之友”的山姆超市,怎么就成了这个月的爆...
芯片巨头CEO又套现!黄仁勋拟... 在“AI芯片霸主”英伟达的股价再创历史新高之际,该公司“掌门人”黄仁勋进一步减持该股。7月17日,美...
光明乳业携手中国探月工程20周... 独立 稀缺 穿透探月品质守护国民健康!2025年7月15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周年系列展...
欧美豪买珠宝抗通胀,卡地亚业绩... 当地时间7月16日开盘前,瑞士奢侈品巨头Richemont历峰集团公布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
上新好丽友的山姆到底得罪谁了?... 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零售市场谁是最火的?相信山姆肯定是当仁不让,不过这次不是山姆又有啥爆品出现了,...
2025摩托车1-6月销量出炉... 进入2025年,在我国交通工具全面电动化的时代,燃油摩托车还有市场吗?答案是有!并且还在高速着增长,...
广发基金固收+领跑、规模优势提... 独立 稀缺 穿透一场马拉松长跑作者:岩石编辑:楚逸风品:时完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基金市场“期中答...
TOPCON电池板块走强,琏升... 7月17日,TOPCON电池板块走强,截至发稿,琏升科技、亿晶光电涨停,弘元绿能、仕净科技跟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