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湘商联手15家机构,“吞下”宁夏上市公司 神秘湘商联手15家机构,“吞下”宁夏上市公司
创始人
2025-07-16 16:51:51

第 2328〡2025/07/16


一家湖南医药企业,正试图撬动负债超22亿元的宁夏上市公司命运杠杆。

近日,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宁科,600165)发布公告,宣布与湖南醇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醇投”)及15家财务投资人签署《预重整投资协议》。

这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在长达数月的预重整马拉松后,终于迎来产业与金融资本的联合救援。

湖南醇投作为牵头产业投资人,从注册时间看是一家2021年10月才成立的年轻企业,但穿透其股权结构,背后浮现出湘籍商人刘喜荣的身影,他持有湖南醇投90%股权,同时控制着生物医药企业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新合新”)。

在ST宁科深陷债务泥潭之际,这个神秘湘商正试图通过资本运作,出手拯救上市公司,并有可能将旗下生物医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01▶

危机边缘

ST宁科的危机早已不是秘密。

2024年4月,公司及实控人虞建明收到中国证监会宁夏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其存在两个违法事实: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及时披露重大事件。

据此,公司被处以550万元罚款,虞建明个人被罚400万元,另有多个高管被罚及予以警告,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1495万元。

此时的公司,已站在退市悬崖边缘。

而更令人窒息的是债务问题。据公司2025年7月2日公告,公司整体债务规模22.36亿元,其中逾期债务总规模为18.10亿元,涉诉债务规模为18.40亿元。

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新材)已被法院裁定进入预重整阶段。

公司业绩也陷入泥潭,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5亿元,同比上升20.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5.3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属净利润亏损预计为1.6亿元至2亿元。


来源:ST宁科公告

糟糕业绩叠加巨额债务,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破产清算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对进入预重整阶段的公司而言,时间正成为稀缺的资源,因债权人数量庞大、债权金额巨大且法律关系复杂,公司预重整期限延长至8月28日。 ‌

所幸,ST宁科等到了自己的“白衣骑士”。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2024年12月,湖南醇投就已现身,向ST宁科抛出橄榄枝。

在一份披露的《承诺函》中,宁科生物(ST宁科)表示其控股股东上海中能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拟受让债权人广东鸿俊投资有限公司对上市公司的债权5.6亿元,并豁免5.6亿元债务。

此外,上市公司为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向广东鸿俊提供的5亿元贷款提供担保,南粤银行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广东鸿俊及上市公司等担保人依法承担清偿责任。

湖南醇投作为上市公司的意向投资人,承诺如下:若5.6亿元债务未能全部豁免,或宁科生物需对上述债务履行清偿责任,其将代替承担清偿责任,并承诺不向宁科生物追索。

同时,若宁科生物在借款担保事项上最终需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这家湖南公司将代替其承担还款、执行质押物或赔偿责任,并承诺不向上市公司追索。

02▶

白衣骑士

今年7月,意向投资人湖南醇投最终成为上市公司的重整产业投资人。


来源:ST宁科公告

7月12日,ST宁科公告称签署了《预重整投资协议》,标志着公司重整进入实质性阶段。

公司重整方案采取“产业+金融”的模式,确定意向投资人联合体为醇投久银华楚联合体,其中湖南醇投为重整产业投资人。

湖南醇投、湖南新合新与ST宁科、ST宁科临时管理人签署了《预重整投资协议(产业投资人)》,经公司湖南醇投与意向财务投资人磋商,指定了15家财务投资人。

公司公告披露,产业投资人湖南醇投成立于2021年10月20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刘喜荣系湖南醇投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湖南醇投90%股份,刘安健则持股10%,认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从成立时间及注册资本看,这家“白衣骑士”实力并不雄厚,但穿透其股权,实际控制人刘喜荣的产业版图浮出水面。

刘喜荣的核心资产是湖南新合新,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企业,主要经营业务为甾体类药物中间体和原料药以及合成生物制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一家专业化程度高、产业布局科学的现代化生物制造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湖南新合新拥有“原料——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完整产业链,在国内已拥有7大生产基地,13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是津市当地生物医药龙头企业。

刘喜荣系湖南新合新实际控制人,湖南醇投及刘喜荣分别直接持有湖南新合新16.4989%和8.6974%股份,分别为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其余股东有多家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甚至上市公司身影。

如奥博亚洲五期(香港)有限公司,持股6.8536%,其投资标的多为医药公司。上市公司昂利康(002940.SZ)持有湖南新合新6.6081%的股权。

截至2023年末,湖南新合新总资产规模为35.12亿元,营业收入为12.36亿元,净利润7238万元。

15家财务投资人阵容亦颇为豪华,包括国民信托、北京和聚私募基金、信辰(深圳)资管、湖南甲骨文私募基金、前海久银基金等专业机构,北京沐合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紫琅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丰衍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家LP,显示资本对此次重整的认可。


来源:ST宁科公告

若重整完成,湖南醇投将以1.12元/股,总价4亿元获上市公司22.10%股份,财务投资人以1.60元/股,总价8.41亿元获32.54%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据ST宁科5月29日公告,中国银河资产及15家财务投资人之一的国民信托通过共益债务融资,向同样重整的ST宁科子公司中科新材提供了3亿元“救命钱”,2.75亿元已到账,这笔资金将维持子公司基本运营,为重整争取时间。

对于上述重整事宜,记者亦联系采访了ST宁科,但其董秘公开电话无人接听,记者向其邮箱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前未获得对方回复。

记者亦拨打了湖南新合新官网公开联系方式,但当记者表明采访意图后,对方表示无法提供(媒体对接方式),随即挂断电话。

03▶

重整棋局

ST宁科主要业务涵盖生物基、淀粉基新材料制造以及煤质活性炭制造。其控股子公司中科新材负责长链二元酸的生产与销售,华辉环保则主营煤质活性炭的生产及销售。

从业务看,ST宁科的长链二元酸业务与生物医药有一定交集,其他业务则无交集,湖南醇投的入主,可能彻底改变这家公司的基因。

重整完成后,湖南醇投将成为重整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市场普遍预期,刘喜荣可能将新合新的生物医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

如果翻看湖南新合新的发展历程,其实刘喜荣早有涉足资本市场的图谋,且资本运作和扩张上惯用的打法是并购,资本运作经验丰富。

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2014年,就开始大规模并购生物制药和生物科技类公司,据公司官网信息,当年其就将4家公司密集收入囊中。

2015年,湖南新合新与上市公司广东溢多利达成并购协议,溢多利以5.2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湖南新合新70%的股权,新合新成为溢多利控股子公司,与溢多利形成产业链协同‌。

有意思的是,新合新的业绩承诺有一年未完成,2017年距离业绩承诺的净利润相差543.14万元。

2022年,溢多利又出售所持有湖南新合新74.8057%股权,另一家上市公司昂利康与其他交易购买方合计以现金8.22亿元受让了74.8057%股权,其中昂利康花了2亿元购得湖南新合新18.19%股权。

当年,据湖南新合新官网信息披露,溢多利出让公司股权后,公司制定并启动IPO战略,同年又密集收购新疆宁新生物、浙江醇新药业、上海计胜生物等企业。


来源:新合新官网公告

此次若控股ST宁科,刘喜荣可获得上市平台,离其的IPO战略更进一步,而对ST宁科来说,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质医药资产,可能是摆脱债务危机、实现重生的最优解。

然而,重整之路仍布满荆棘。ST宁科须在2025年8月28日前完成预重整,否则将面临破产清算风险,时间窗口仅剩一个半月。

即便重整成功,根据《上市规则》,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后,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叠加退市风险警示,这意味着股价波动风险加剧,投资者信心恢复需要时间。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产业协同和整合,如若将生物医药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不仅涉及业务、人员、管理体系的全面重构,亦涉及ST宁科现有长链二元酸技术,湖南新合新拥有甾体药物原料药产能,两者整合能否形成“生物基材料—医药中间体”产业链?能否推动上市公司主业向甾体药物、合成生物制造领域转型?

此外,15家财务投资人的退出诉求也需要平衡。

也许ST宁科有望成功重整,但产业资本能否真正让这家宁夏企业脱胎换骨,仍取决于主业整合、转型以及后续经营的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兴生物内斗漩涡:九年纷争何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佳英 闫硕 广州、北京报道今年以来,科兴生物内斗事件持续上演,维梧资本提起多...
中航西飞:董事长吴志鹏因工作变... 7月16日晚间,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航西飞,000768.SZ)公告,公司于7月16...
合盛硅业:控股股东合盛集团拟转... 7月16日晚间,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合盛硅业,603260.SH)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合盛...
控制权或生变!启迪药业24.4... 红星资本局7月16日消息,7月15日晚间,启迪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启迪药业”,000590....
中企会企业家俱乐部主席、招商银... 7月15日,中企会企业家俱乐部主席、壹基金理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一行到贵州珍酒考察。贵州省慈善...
险企竞逐居家养老生态:打通“资... 专为保险业 打造的垂直新媒体平台近年来,居家养老正成为保险机构布局养老服务的新焦点与价值增长点。通过...
山姆“打击”代购,激起负评舆情... 山姆中国近期遭遇负评“舆情”,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针对大众品牌“好丽友”及“盼盼”用英文名上架山姆(...
南向资金流出银行、新消费,三季... 上半年,新消费、生物医药、银行成为南向资金布局的重点,然而近两周上述三大板块明显看到资金流出。高盛交...
89年青年川商“出手”,成都汉... 微成都报道上市4年后,扬电科技(301012.SZ)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将易主汉唐云智算。...
V观财报|中航西飞董事长吴志鹏...   中新经纬7月16日电 16日盘后,中航西飞发布多则公告显示,董事长吴志鹏及副总经理王琰辞职,选举...
20亿,小红书顶流要IPO了 ... 小红书母婴赛道顶流,要IPO。作者 |笔锋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小红书母婴赛道顶...
赠书福利 | 高考仅是人生一站... 文/邢婷婷(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上岸”这个词在青年人群体中,经历了一个意义变化的过程。...
“启迪系”股权大拍卖,“医药大... “古汉名方”有了新主人??作者 | 蒲肃编辑丨高岩来源 | 野马财经昔日“环保巨头”启迪环境(000...
识局安排外用医疗器械项目三次对... 文/识局招商团队(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7月16日,周三。识局安排外用医疗器械项目三次对接...
“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在京启... 7月15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医药博物馆联袂主办的“岭南非遗,匠心守艺...
OpenAI大腿又被挖,Met... OpenAI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其技术和影响力备受瞩目。然而,近期却传出 OpenAI 大腿...
两大金融央企纪检组长换帅,迎来... 金融央企与地方干部交流再有新篇章。除了此前金融央企副总升任省级政府副职之外,省级纪检监察干部与金融央...
邮储银行拟发起设立AIC,国有... 邮储银行(601658.SH)拟出资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至此,六大国有行均布局金融资...
报喜鸟:董事吴利亚减持46.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16日,报喜鸟公告,公司董事吴利亚于2025年7月1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
两大股东清仓式减持,杭州银行怎... 要说今年股市最靓的崽,那必须是银行股。看这走势,一飞冲天~这也惹得一位网友感慨:与银行绑得最深的房地...
和讯投顾沈志华:银行调整开始!... 7月16日,和讯投顾沈志华分析,科技酝酿表现,昨天指数调整你还历历在目,是银行在下跌,今天指数依然是...
一会下架,一会上架,山姆在慌什... 日前,山姆会员店陷入“选品风波”。仅7月15日一天,便连登多次热搜。与山姆有关的部分热搜话题 | 图...
“特供版”H20芯片恢复出口,... 截至2025年7月16日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上涨0.44%,成分股新易盛(30...
财政部7月16日将招标发行30... 据财政部7月15日消息,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贴现(四十三期)国债。本期国债为期限91天的贴现...
闻泰科技管理层巨震,董事长、副... 瑞财经 吴文婷近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9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
原创 境... 个人跨境收益告别征管宽松,追溯补税覆盖炒港美股散户。 今年3月份以来,“境外投资收益补缴20%个人...
用友网络持续“瘦身”,H1亏损... 证券之星 李若菡 证券之星注意到,受云服务业务收入下滑的影响,公司2024年营收终结了多年来的增长态...
中国一冶召开2025年中市场营... 7月15日,中国一冶召开2025年中市场营销工作会。公司领导陈阳、王健、刘国、张小强、马建民、刘瑞杰...
康师傅涨价“后遗症” 记者 郑明珠 在今年饮料销售旺季,康师傅一升装冰红茶的终端售价有了松动的迹象,渠道商们反映,一些终端...
IPO“受理潮”来袭,股民需要... 来源:IPO国金 AI制图 最近笔者看到一组十分有趣的数据:今年6月份,A股市场共有150家企业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