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中国顶尖大学执教,“80后”博士创业开公司,冲刺IPO前套现超5000万元!公司现金仅剩500多万元,负债攀升,员工减少三成 曾在中国顶尖大学执教,“80后”博士创业开公司,冲刺IPO前套现超5000万元!公司现金仅剩500多万元,负债攀升,员工减少三成
创始人
2025-07-17 07:43:20

在AI(人工智能)医疗站上风口浪尖之际,国内染色体核型分析龙头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适生物)正冲刺港交所上市。

公司创始人宋宁博士是一名“80后”,他拥有亮眼的学术光环,具备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复合背景,一度执教于日本长崎大学,还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担任多年教授。值得一提的是,宋宁在资本操作上也有不少布局,牢牢掌控公司52.06%表决权的同时,已通过上市前股权转让套现超5000万元。

记者注意到,光环之下,公司也存隐忧:其原核心业务增长乏力、毛利率骤降、产能利用率腰斩,叠加持续亏损和快速消耗的现金,截至今年4月末,账面现金仅余500多万元,公司面临较为严峻的财务压力。

此外,其押注的“救命稻草”——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AI AutoVision®仍在审批路上,而递表前夕以1元“甩卖”两家具备资质的子公司,以及一名自然人股东杨曦的“精准入股与退出”,也给此次IPO(首次公开发行)之路增添了待解疑问。


创始人拥有学术光环 也深谙资本之道

宋宁今年43岁,拥有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复合背景,获中南大学生物工程学士学位和医学遗传学硕士学位、日本长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一度在日本长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执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宋宁不仅精于学术,在资本运作上也深谙其道。

2016年9月,其与父亲宋宗耀创立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宋宁持股90%。随后资本快速涌入:2016年12月杭州紫城入股;2018年8月,经过前期一系列股份转让及增资,宋宁持股降至51.55%,其中,德清科技以2000万元入资;2019年4月余杭产业基金增资1500万元后,宋宁个人持股降至47.95%⋯⋯

面对外部资本涌入导致的控股权被稀释,宋宁选择了回购。

2020年7月,宋宁以2000万元的原价,回购了德清科技持有的全部德适生物股份。这意味着德清科技持股近两年时间,未获任何收益。类似的“原价回购”模式不止一次上演,2022年4月,他再次以1500万元“原价”从余杭产业基金手中买回5.24%股权。这两笔交易不仅迅速将其个人持股拉回“安全线”以上,更以零成本代价清退了部分早期财务投资者。

当前公司上市前的架构中,宋宁直接持股30.04%,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德适诺辉及三家投资控股平台(德适诺达、德仟科技、德适诺鑫)合计控制52.06%的投票权。此外,德适生物还获得了杭州紫洲、和途六号、国中投资、余杭经开等多轮投资,2025年6月最新一轮增资后投后估值达25.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巩固控制权的同时,宋宁及其关联平台也悄然实现了股权变现。2021年8月,以900万元转让3%股权至宁波嘉缘;2022年也有多次转让,包括向丽水金亘(1000万元,1.45%)、杭州余杭金控(1500万元,2.17%)及杭州花云(200万元,0.29%)让股;2023年,宋宁持股76.7%平台德仟科技以3000万元溢价转让公司2.73%股权至杭州和馥⋯⋯

上述一系列转让交易,宋宁及其关联方在公司递表港交所前已合计套现超6600万元,真金白银落袋为安。


神秘自然人持股两年获利78万元 递表前为何1元“甩卖”2家公司?

德适生物的股东名单中,除创始人宋宁及其父亲外,其他几乎是机构股东,自然人杨曦的出现显得格外特别。

2021年2月,以“激励宝贵的销售经验”为由,宋宁同意以100万元向杨曦转让当时公司2%股份。不久后,杨曦再以5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合计持股3%。招股书称杨曦承诺推动年销量增长50%,但因新冠疫情“采购延迟”未达标。2023年,宋宁以228万元回购股份,杨曦持股两年获利78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杨曦的身份背景与入股时机,也有一些疑问待解。

天眼查信息显示,2018年5月(圣湘生物上市前),她出资20万元获得湖南圣维华宁管理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圣维华宁)1.2555%股份,圣维华宁执行事务合伙人是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且圣维华宁的唯一投资公司就是圣湘生物。这意味着,杨曦在圣湘生物上市前便已间接“埋伏”在股权架构中。

而杨曦与宋宁的交集也不止于德适生物的直接股权:杨曦在2021年3月(获德适股权后)成为宋宁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德适诺辉的合伙人,并于2023年4月(股份回购前后)退出。

一个具备投资圣湘生物背景的投资人,以“销售激励”之名介入德适生物股权又快速退出——这一系列操作的时间线与关联性耐人寻味。

此外,德适生物一项资产处置也引发外界关注。2025年5月30日,就在公司递表前夕,德适生物决定以1元人民币价格向独立第三方易连(浙江)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转让旗下两家子公司——杭州德佑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成都金牛牛好未来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的100%股权。

公司解释转让原因为提高运营效率、专注核心业务,并称该价格参考了独立评估师对两家公司股东权益的负市值评估及债务豁免情况,但招股书未详细披露这两家公司的具体财务状况。

天眼查信息显示,杭州德佑成立于2020年,曾于2022年中标过宁德人民医院和河北省疾控中心共计近900万元的采购项目;上述互联网医院成立于2023年9月,已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德适生物递表前夕剥离具备资质和过往业绩的实体,是为了报表“瘦身”还是剥离“问题资产”等,成为又一待解谜题。


产能利用率同比大幅下降 押注医学影像基座模型

德适生物之所以能吸引一众投资机构,原因之一在于其主营业务恰好处在当下最热风口——AI。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近20%育龄夫妇面临不孕不育,中国染色体异常占出生缺陷80%。德适生物正是中国市场这一细分赛道的领头羊,占据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30.6%的份额,并保持先发优势。

不过,这一领先的技术并未“提亮”德适生物财报。

2019年至2024年,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从1.2亿元缓慢增长至1.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低至6.7%,预计2030年达20.38亿元。招股书显示,尽管公司2024年总营收增至7035万元,但核心业务(iMedImageTM分析系统及器械)收入却从4390万元降至4084万元,营收占比从83.1%降至58%,毛利率大幅下滑19.9个百分点至56.7%。同时,耗材、试剂及租金收入萎缩,毛利率从43.1%降至5.6%,拖累整体盈利。

与此同时,德适生物的产能利用率也大幅下滑。公司生产线分为3类:医疗器械、医疗耗材及医疗试剂,2023年的设计产能分别为1000套、5.37万套和20万套,产能利用率分别为28.6%、18.41%和59.12%;2024年的设计产能分别为2000套、10万套和80万套,产能利用率则分别为52.55%、7.2%和22.47%。尽管设计产能都有提升,但医疗耗材和医疗试剂的产能利用率同比降幅都超50%,医疗耗材产量甚至不及扩产前。

不过,对投资者而言,德适生物的一大看点在于其押注的iMedImageTM医学影像基座模型。

中国的医疗AI市场规模正经历爆发式增长,从2019年的11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95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382亿元。其中,医学影像AI需求迫切,影像数据占临床诊断信息的70%,且医院存储需求激增,而专业影像科医生数量增长远跟不上数据膨胀,对AI提升效率的需求极为迫切。

招股书称,iMedImageTM医学影像基座模型是全球首个商业化的跨模态模型,支持19种影像模态,覆盖超90%临床场景。其2024年推出的iMed MaaS(模型服务)平台,是公司在AI领域的关键布局,这一新业务在2024年贡献了1954万元收入,占总营收的27.8%,毛利率更是高达97.2%。

行业也看好基座模型驱动的医学影像市场,预计2035年市场规模达519亿元。2025年6月国家药监局出台政策,明确支持高端医疗影像及AI医疗器械创新,也为德适生物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外部支撑。


现金余额仅500多万元 去年员工同比减少三成

不过,这一业务目前难以解决德适生物当下面临的财务困境。

招股书显示,2023年和2024年,公司净亏损分别高达5611.6万元和4337.5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两年净流出,分别为4739.5万元和2977.7万元,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截至2023年末、2024年末,公司手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041.9万元、1710.4万元,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迅速消耗至556.7万元(未经审核),2023年和2024年的现金营运成本分别高达9583.2万元和1.00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模型业务收入增长,其贸易应收款从2023年的607.3万元猛增至2024年的3212.1万元。截至2025年4月底,贸易应收款仍有2093.2万元,存在一定回款压力。而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底的742.7万元,激增至2025年4月底的2180.9万元,负债攀升比较明显。

事实上,面对目前的财务状况,德适生物也在想方设法降成本。其中,招股书显示,2023年末,公司员工数量为206人,但到了2024年末,员工人数为145人,净减少61人,比例约30%。

如今,德适生物将关键赌注落在了核心产品AI AutoVision®上。该系统基于iMedImageTM打造,已于2025年5月获得“创新医疗器械”认定,6月提交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获受理。德适生物坦言,其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I AutoVision®的商业化成功,并计划将IPO募资优先投入于此。

就本文涉及的相关疑问,2025年7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德适生物官网披露的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记者|鄢银婵

编辑|程鹏 魏官红 盖源源

校对|卢祥勇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银行谢宁:央行老兵的数字金... 导语:谢宁不仅具备监管视野,更有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雄心。在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债市波动加剧和增长乏...
育碧创始人之子被任命为育碧腾讯... 近日育碧宣布,育碧创始人兼CEO伊夫·吉勒莫特(Yves Guillemot)之子查理·吉勒莫特(C...
上海金:7月16日融资买入15...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上海金(159830)融资买入15.16万元,融资偿还8.09万元,融资净...
山东青岛:“微醺巴士”开拓文旅... 7月16日,驻唱歌手在唱歌之余品尝啤酒。当日,融合啤酒、观光与音乐等元素的“微醺巴士”在青岛西海岸新...
6名员工,半年用AI实现财富自... 在一家充满活力的公司里,有 6 名员工,他们在半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凭借着对 AI 技术...
港股通科技ETF:7月16日融...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港股通科技ETF(513860)融资买入742.98万元,融资偿还676....
万德股份:7月16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万德股份(836419)融资买入22.59万元,融资偿还15.4万元,融资...
雅迪、九号全网下架多款电动自行... 红星资本局7月17日消息,近日,雅迪在多个电商平台下架所有电动自行车,九号品牌也有多款热门电动自行车...
深科技:7月16日融资买入66...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深科技(000021)融资买入6679.04万元,融资偿还6591.8万元...
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十八载勇... 1985年,厦门国际银行以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之姿破浪启航,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率先打破国内单一的国...
中英科技:7月16日融资买入1...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中英科技(300936)融资买入1420.6万元,融资偿还1397.63万...
今年,两只基金翻倍了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基金净值水涨船高。 今年以来,已有两只基金翻倍,分别是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
科创综指ETF景顺:7月16日... 证券之星消息,7月16日,科创综指ETF景顺(589890)融资买入15.19万元,融资偿还0.0万...
年赚1000亿的山姆神话,突然... 我自己是山姆会员,但买的不多,偶尔上网买,山姆可以送货,天太热,不想出门。 实话实说,山姆的东西会好...
卫龙魔芋爽难解辣条困境,漯河首... 作者 | 安然 来源 | 源媒汇 集权又募资,卖辣条的漯河首富又在酝酿新的改革风暴。 近日,卫龙美味...
北京银行的困局与突围:昔日“城... 业绩“双降”与行业地位危机2025年第一季度,北京银行呈递出一份令人堪忧的成绩单。其总资产成功突破4...
四大信号,已经出现! 免疫力下... 原创 刘晓博7月末研究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接连出现了几个重要信号,非常值得关注。信号一:金...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持续调整,泡泡... 7月17日,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持续调整,泡泡玛特跌超3%,古茗、蜜雪集团、奈雪的茶、茶百道跟跌。
阅文集团,重走LABUBU“老... 作者:贾贺辉 | 编辑:小鱼“追赶泡泡玛特,阅文集团离变现高手还有多远?”好文4358字 | 6分钟...
娃哈哈不止一个娃 娃哈哈不止一... 娃哈哈当前的困局不只是遗产纠纷,也更包括国有与民营的关系和利益。这也是宗庆后留下的遗产的另一面,现在...
许昌假发征服了多少老外? 许昌... Labubu在外网火得无法无天,TikTok是热潮的最前线。截至现在,#Labubu相关视频在Tik...
90后小伙靠非遗闯入时尚圈,年... 对于上顶级时尚杂志这件事,刘伟学可能比大部分明星还有经验。当然,上杂志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做的油纸伞...
热搜第一!惹恼中产的山姆该如何... 被网友质疑选品能力下降。相关词条冲上热搜榜一。曾经被誉为“中产之友”的山姆超市,怎么就成了这个月的爆...
芯片巨头CEO又套现!黄仁勋拟... 在“AI芯片霸主”英伟达的股价再创历史新高之际,该公司“掌门人”黄仁勋进一步减持该股。7月17日,美...
光明乳业携手中国探月工程20周... 独立 稀缺 穿透探月品质守护国民健康!2025年7月15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周年系列展...
欧美豪买珠宝抗通胀,卡地亚业绩... 当地时间7月16日开盘前,瑞士奢侈品巨头Richemont历峰集团公布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
上新好丽友的山姆到底得罪谁了?... 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零售市场谁是最火的?相信山姆肯定是当仁不让,不过这次不是山姆又有啥爆品出现了,...
2025摩托车1-6月销量出炉... 进入2025年,在我国交通工具全面电动化的时代,燃油摩托车还有市场吗?答案是有!并且还在高速着增长,...
广发基金固收+领跑、规模优势提... 独立 稀缺 穿透一场马拉松长跑作者:岩石编辑:楚逸风品:时完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基金市场“期中答...
TOPCON电池板块走强,琏升... 7月17日,TOPCON电池板块走强,截至发稿,琏升科技、亿晶光电涨停,弘元绿能、仕净科技跟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