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消息,2025年7月,美国政坛再度刮起一股凛冽的贸易风暴风潮。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高调提议:凡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其输美商品将面临500%的惩罚性关税。这并非空谈——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扬言,若俄乌短期内无法达成协议,将对俄征收100%关税,并连带惩罚其贸易伙伴。如此“核弹级”关税一旦落地,一件原本10美元的中国产T恤在美国售价将飙升到60美元,印度商品同样难以幸免。
面对这赤裸裸的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7月15日的记者会上以一贯的冷静与清晰作出回应:“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这句话看似平实,却如重锤敲击在扭曲的国际规则上。中方立场一以贯之: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出路,中国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与长臂管辖——这种把手伸到别人地盘上的霸道逻辑,在全球化市场里注定水土不服。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喧嚣的根源埋藏在三年前的俄乌冲突泥潭中。美国对俄实施严厉制裁后,俄罗斯迅速将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东方。中国购买俄约30%的石油,印度占比约20%——两国几乎支撑起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半壁江山。美国意图通过“次级制裁”的狠招切断俄战争资金来源,本质上是以贸易枷锁胁迫中印选边站队:要俄罗斯石油,还是要美国市场?
这场豪赌的代价绝非由中印独自承担。美国消费者将首当其冲承受物价飞涨之痛,从手机到日用百货,凡印有“中国制造”或“印度制造”标签的商品价格都将急剧飙升。高度依赖亚洲供应链的苹果、沃尔玛等巨头将面临成本暴增、利润缩水。更别提美国通胀本已高企,若因关税再加一把火,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激增,最终反噬的将是美国经济的根基与特朗普自身的政治筹码。
世贸组织(资料图)
美国此举也踩在了国际贸易规则的红线上。世贸组织(WTO)的核心原则——最惠国待遇要求成员国平等对待贸易伙伴。如此畸高的500%税率无异于公开歧视,中印完全可据此向WTO提起申诉并寻求反制。这不仅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经济胁迫,更是对全球贸易秩序基石的一次粗暴撞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直言此举“恶化国际贸易环境”,加拿大总理卡尼则警告特朗普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印两国的主权意志不会在关税大棒下轻易屈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已表明立场: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更不惧外来干涉。印度外长苏杰生2025年7月9日更是斩钉截铁地宣告:“印度是主权国家,能源政策由自己决定。”并明确表示将反制美国关税威胁。两国立场清晰传递了一个信号:经济胁迫无法撼动国家利益的自主抉择。
华盛顿(资料图)
这场悬而未决的关税风暴,其本质是美国将经济武器化的一场危险实验。当美国试图以500%关税迫使中印在能源安全与出口市场间二选一时,它也把自己的消费者和企业架上了火堆;当它以国内法凌驾于WTO规则之上挥舞大棒,撕裂的恰是多边贸易体系的基本信任。全球供应链早已枝蔓相连,今日强行拆解的每一环,都可能成为明天勒紧自身的绞索。
特朗普政府或许认为极限施压是解决复杂国际棋局的无上妙手。但历史反复证明,关税壁垒筑得越高,自身经济伤口往往越深。当贸易战阴云笼罩全球,唯一清晰可见的结局或许是:无人能真正全身而退。世界经济的脆弱平衡,正悬于大国能否找回克制与理性的天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