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银消费金融”)被罚款165万元。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具体来看,宁银消费金融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客户授信额度管控不到位、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发放贷款、合作业务管理未尽职、数据质量存在缺陷、关联交易管理不审慎。
与此同时,时任宁银消费金融战略合作部副总经理张洋因合作业务管理未尽职被警告,时任宁银消费金融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郑翔翔因数据质量存在缺陷被警告。
宁银消费金融此次收到的罚单创下年内消费金融罚单金额新高。
根据经理人网统计,年初至今已有蒙商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阳光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宁银消费金融8家消费金融公司收到罚单,合计被罚达到792.7万元,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均已远超去年同期。
话一句题外话,除宁银消费金融外,蚂蚁消费金融和阳光消费金融收到年内的另两张百万级罚单。
其中,蚂蚁消费金融因公司治理不完善、风控独立性不足、贷后管理不到位、委外催收管理失控等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处以140万元罚款。阳光消费金融则因合作模式存在不足,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未自主计算授信额度及贷款定价,贷后管理有效性不足,合作机构管理不到位等被罚款140万元。
回到宁银消费金融,其违法违规行为中,“客户授信额度管控不到位”“合作业务管理未尽职”等算是消费金融公司领罚的重灾区,而值得注意的是,“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发放贷款”这一违法违规事由属首次出现在消费金融公司的罚单中。
意味着,宁银消费金融审核贷款申请时,未严格按照其内部风控标准或监管要求,向不具备还款能力、信用状况不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借款人发放贷款。
查阅黑猫投诉平台可以发现,其中多有内容指向宁银消费金融违规向大学生放贷,见下图。
图源:黑猫投诉
该行为暴露出宁银消费金融合规管理漏洞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缺失,而首次出现在罚单上,也能看出监管在合规管理要求上的持续细化和深化。
事实上,年初至今开出的8份罚单中,出现了不少过往罚单中较少出现的违法违规事由。
如,阳光消费金融罚单中,提及未自主计算授信额度及贷款定价问题,这在往年罚单中鲜少披露,反映出消金机构的自主风控痛点。除此之外还有合作模式存在不足、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等,也显示出监管对消金机构合作业务的关注。
背靠银行金主
“行业地位提升最快”
宁银消金前身为华融消费金融公司,在2022年5月,宁波银行通过受让原“中国华融”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截至目前,宁银消金的注册资本为36亿元,其中宁波银行持股比例高达 94.17%。
从联合资信评级报告中披露的负债结构来看,宁银消费金融负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2-2024年的市场融入资金分别为68.21亿元、399.27亿元、537.91亿元。
可见,宁波银行为宁银消费金融提供了充足的股东资金支持。
背靠“富爸爸”的资金优势与行业资源,宁银消费金融展现出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2022年-2024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71亿元、18.02亿元、29.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6.9%;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2.02亿元、3.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1.4%。
规模在31家持牌消金机构中的排名跃升至第7位,被联合资信评价为“行业地位提升最快机构”。
而在风险防控表现上,宁银消费金融的不良率也是实现了逆势下降,最近三年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56%、1.56%、1.55%。
查询宁银消费金融披露的《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可以发现,主要归功于其不断加强贷后管理、推进清收化解工作,通过催收、推进诉讼清收进程以及贷款核销等措施推动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工作。
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宁银消费金融分别处置不良资产6.65亿元、7.08亿元和14.95亿元,其中现金清收规模分别为0.56亿元、1.77亿元和1.96亿元,核销规模分别为6.09亿元、1.71亿元和12.99亿元。
不良贷款的下降,加之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显著降低了不良率。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常年较高的的不良贷款核销致使宁银消费金额信用减值损失规模增长,2022年-2024年分别5.57亿元、8.44亿元、16.98亿元,已然对利润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盈利指标有所回落且低于同业公司水平。
图源:联合资信评级报告
另一方面,获客渠道来看,宁银消费金融采取的是“自营为主、联营为辅”的发展策略,聚焦于线上线下自营、线上联营三类业务模式。
截至2024年末,宁银消费金融线上线下自营业务占比已由2022年末的10.6%提升至30.3%,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线上联营业务规模虽有下降,但为宁银消费金融主要的获客来源,占比69.70%。
联营业务存在集中度较高且下沉,故某种程度上宁银消费金融未来将不得不面对长尾客群的坏账风险,而通过此次处罚可见其风险合规管理水平仍是有待检验,如此未来信贷资产质量仍需打一个问号。
来源:经理人网
作者:南岂珵
编辑:曹諵
上一篇:A股收评:深指、创指均涨超1% 算力硬件、医药板块走强 a股收评沪指涨0.59% a股收评创业板指涨0.79%
下一篇:ETF今日收评 | 多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超5%,黄金相关ETF跌幅居前 etf今天增持黄金了吗 etf今日股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