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平稳的美国经济数据下,正暗藏令人不安的衰退信号。富国银行最新报告指出,美国服务业可自由支配支出出现罕见下滑,这一指标在过去六十多年间只在经济衰退期间或结束后才会下降。
尽管近期零售销售增长和温和通胀数据似乎缓解了市场对关税冲击的担忧,但富国银行经济学家蒂姆·昆兰和香农·格林揭示了数据背后的深层隐忧。他们发现,最初公布的消费者支出数据被大幅下调——第一季度年化增长率从最初估计的百分之一点八下修至百分之零点五,服务业支出增幅更是从百分之二点四骤降至百分之零点六。
更令人警惕的趋势延续至第二季度。截至五月底,美国服务业可自由支配支出同比下降百分之零点三。其中交通运输支出下降百分之一点一,航空旅行支出锐减百分之四点七,汽车维修和网约车服务支出也明显收缩。食品服务和娱乐支出几乎停滞不前,健身房的会员和流媒体订阅增长乏力。
"家庭推迟汽车维修、减少网约车使用、取消航空旅行,这些都表明预算紧张正在影响消费行为。"两位经济学家在报告中强调。尽管商品支出保持增长,但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消费者为规避关税提前购买汽车和家电等商品,其增长势头难以持续。
表面温和的通胀数据同样暗藏玄机。许多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囤积库存,暂时吸收成本而未转嫁给消费者。同时,关税政策的反复性使部分企业将其视为临时策略,选择自行承担成本压力。富国银行警告:"消费者支出完全不受突然实施关税的影响,这种说法从来都不真实。"
市场对此存在分歧。凯投宏观预计今年美国GDP增长百分之一点六,认为关税会导致放缓但不会引发衰退。摩根大通预测第三季度增长百分之一,与上半年基本持平。而美联储内部对降息时机争论不休,部分官员关注就业数据疲软,另一些则担忧关税对通胀的潜在影响尚未充分显现。
当华尔街聚焦零售销售数据和CPI指数时,服务支出的微妙变化正在发出历史性的预警信号。美国家庭消费行为的悄然转变,可能预示着比表面数据更为严峻的经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