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心脏”恒坤新材IPO,股份曾因股东开设赌场遭冻结! 恒坤新材料科创板ipo 厦门恒坤新材ipo已经过几轮问询
创始人
2025-07-23 11:31:35



募资砍掉2亿,恒坤新材上市前先“减负”。

作者|孙光辛

编辑|刘钦文

光刻材料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心脏”,其国产化进程始终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突围的关键战场。

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就是一家以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主要销售相关自产产品以及将国外先进产品和技术引进到国内厂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研究统计,在12英寸集成电路领域,恒坤新材自产光刻材料销售规模已排名境内同行前列。

如今经过两轮问询的恒坤新材,即将迎来上会大考,但自首次递交《招股书》以来,恒坤新材所面临的质疑也不少:受贸易战及收购事件影响,来自核心客户A1的引进光刻材料收入锐减;前大股东涉赌被抓的过往也带来负面影响;现有产能利用率整体偏低,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也受到多轮问询。

两度转型后年入5亿,

三年研发花了近2亿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成立于2004年,成立之初主要是为光电显示器厂商提供光学膜器件、视窗镜片及各类其他辅材。

然而在光电显示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恒坤新材所面临的业绩压力非比寻常。为了让恒坤新材活下来,2014年起,开始筹划业务转型,最终确定以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为业务转型方向。



2015年,恒坤新材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但新业务还没有产生直接的收入,再加上光显业务未见起色,2015年恒坤新材营收下滑10.73%至2.01亿元,2016年上半年又出现了大幅亏损。

2016年下半年,恒坤新材的转型出现机会。这一年恒坤新材与Kumho Petrochemical Co., Ltd.光刻材料部门(简称“KKPC”即锦湖石油化学)达成合作意向,将国外先端的半导体材料产品引进国内,在国内开拓光刻胶市场,后来还曾计划一起在国内合资建厂。

在当年年报中,恒坤新材在年报中直接用“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谁能占先机,就可以获得国家政策红利,获得高成长、高效益”这么口语化的语言来描述这次合作。

KKPC也成为客户选择恒坤新材的原因之一。《回复函》显示,基于供应链安全要求,客户A1要求公司需在中国境内落地相关光刻材料的生产,包括引进自KKPC的产品。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恒坤新材来自客户A的营收占比均在60%以上。客户A1为客户A的子公司。

但2019年出现变化,当年SKMP收购了KKPC光刻材料事业部,2025年SKMP与恒坤新材终止了引进光刻材料的业务。

这对恒坤新材的业绩也产生直接影响,没有了KKPC的产品,客户A1终止了关于引进光刻材料的订单,导致2025年1-6月公司引进产品收入和毛利金额分别同比下降57.4%和59.09%。



图源:《招股书》

并且,引进产品业务的毛利率,在2022-2024年分别是97.75%、98.23%、98.34%。这部分业务的损失,也使得恒坤新材虽然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了23.74%,但扣非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5.18%。

不过,恒坤新材或许是意识到了引进业务依赖海外供应商的情况不利,在2019年开始研发自产产品,开始了从单纯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转型。

因此,2019年起,公司在SOC等光刻材料的产品成功导入客户A1等客户实现量产。随着近年来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次引进产品收入和毛利下降的影响。

在这背后,2022年-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4274.36万元、5366.27万元和8860.85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28%、14.59%和16.17%。高于同行近一倍。



图源:《招股书》

凭借着研发实力,以及此前通过引进半导体材料业务积累的客户资源,恒坤新材的这一次转型相对容易了一些。2022-2024年,自产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24亿元、1.91亿元、3.44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8.94%、52.72%、63.77%。

在自产产品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近年来,恒坤新材的收入持续上升,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

但公司净利润和毛利率并不稳定。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972.83万元、8976.26万元、9691.11万元;公司自产光刻材料毛利率分别为39.17%、35.7%和33.47%。

产能利用率不足仍扩产,

募投项目合理性成问询焦点

在此次IPO的过程中,上交所曾对恒坤新材的进行过两轮问询,在两轮问询中,恒坤新材募投项目的合理性都是上交所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恒坤新材最初的募投项目为3个,拟募资12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分别负责不同自产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图源:《招股书》

但在上交所第一次问询过后,恒坤新材就砍掉了“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并称可以通过自有资金可满足相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因此不再将其作为募投项目,募集资金规模也从12亿元缩减至10亿元。



图源:《招股书》

从营收上看,恒坤新材的自产产品已经取代引进产品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且还在高速增长中,2025年上半年,其自产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2.16%。

恒坤新材的主要自产产品包括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TEOS五种,至2024年,仅SOC产能利用率超过50%,KrF光刻胶甚至只有17.55%。根据恒坤新材最新披露的数据,至2025年底,恒坤新材的自产产品中只有SOC、TEOS能够增长至90%以上,BARC和KrF光刻胶的产能利用率预计只有50%左右。



因此,上交所在两次问询中均要求恒坤新材从产能利用率的角度分析募投项目的合理性。

在第二次回复中,恒坤新材提到,大容量生产线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且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充足的产能储备有利于维持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稳定合作,本次募投项目主要产品拟替代现有客户和目标客户原采购自境外供应商的产品,客户需求明确等。

前大股东涉赌被抓,

IPO影响几何?

恒坤新材的实控人为易荣坤,其1971年生于福建安溪,早年于港资企业车间从事技术工作,1996年,易荣坤结束了在港资企业的工作,成立了厦门市恒坤工贸有限公司,2004年,易荣坤通过厦门市恒坤工贸有限公司与妻弟陈江福共同成立了恒坤新材的前身——厦门恒坤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易荣坤直接持股7456.29万股,持股比例19.52%。

值得注意的是,2012-2021年间,易荣坤曾为16名股东代持股份;2016-2021年,他又委托李湘江等8人代持自己股份。现任第四大股东李湘江(持股4.07%)在2019-2022年期间还曾为5名股东代持股份。

其中,吕俊钦在2016年7月,出资1000万元受让易荣坤持有的250万股,并委托易荣坤代持,这部分股份后来于2017年10月,通过勾陈资本转让至吕俊钦名下解除代持关系。

2018年11月,吕俊钦增持恒坤新材至392.5万股,持股比例进一步增至11.18%。2019年5月,李湘江以个人名义参与恒坤新材的定向增资,其中有483.29万股股份的认购资金来源于吕俊钦关联账户,恒坤新材称系吕俊钦委托李湘江代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吕俊钦股权腾挪期间,因为涉赌被抓。



图源:裁判文书网

根据裁判文书网及公开信息,2015年1月,吕俊钦伙同他人研发手机APP链接到赌博网站供他人赌博使用,在吕俊钦的安排下,该团队先后开发出“鸿博”手机APP、“富豪棋牌”等赌博程序,并将赌博程序链接到网络赌博平台运营,供他人赌博使用,吕俊钦等人从中抽头渔利。2020年7月,吕俊钦则因开设赌场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在吕俊钦被捕后,吕俊钦持有的2144.91万股恒坤新材股份被冻结,占当时恒坤新材总股本的9.4445%。

随着吕俊钦被采取司法强制措施,其持有的股份被司法冻结,后随着相关案件的审结,吕俊钦被冻结的股份中有1664.91万股股份被司法划转至淄博金控名下,淄博金控也因此成为恒坤新材现第二大股东;剩余股份后被判定划归实际持有人郭芳菲名下,此事直到恒坤新材正式递交《招股书》前2个月才宣告结束。

在《招股书》中,恒坤新材表示,当前吕俊钦已经没有通过任何方式持有其股份,现有股东出资来源亦不涉及吕俊钦违法所得。



图源:《招股书》

受此事波及的不只有恒坤新材。2019年,吕俊钦的弟弟吕俊坤通过收购股权成为上市公司杭州高新(300478.SZ)的实控人,吕俊钦成为杭州高新的董事及第二大股东。东窗事发后吕俊坤失联,吕俊钦辞去了董事一职。

对于恒坤新材而言,尽管自产产品增长迅猛,撑起了营收增长的大旗,但引进业务的断崖式下滑、大客户合作的不确定性、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争议,都让其上市之路布满荆棘。你认为恒坤新材能否顺利通过审核?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珍惜港股的每一次跳水,抓紧时间... 港股市场犹如一场波澜壮阔的海洋之旅,每一次跳水都仿佛是巨浪的冲击。然而,正是这些跳水的时刻,蕴含着巨...
劝你少管外卖的闲事 请不要轻易去管外卖的闲事呀。外卖小哥每天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面临着各种路况和时间压力,已经很不...
疫情再度来袭?基孔肯雅热刺激驱... 7月23日,A股美容护理板块午后走高拉升,成分股嘉亨家化(300955.SZ)、润本股份(60319...
一场对抗OpenAI们的“危险... 出品|虎嗅科技组作者|陈伊凡、孙晓晨编辑|苗正卿头图|AI生图“AI原生100”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
一月暴涨60%,狂飙的以太坊走... 7月市场最亮的星,非以太坊莫属。从涨幅来看,7月的以太坊最高涨超60%,罕见的超过了龙头老大比特币。...
1元起拍!银行股权债权拍卖为何... 在近期的拍卖平台上,一批中小银行股权和债权“1元起拍”,却难逃“流拍”的窘境。7月22日,《国际金融...
欠债2亿不还,73岁稀土大王被... 来源:综合自港交所公告、百度百科、网络消息等7月23日,受美国推动稀土本土供应的影响,A/H稀土概念...
原创 “... 今世缘的全国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每日财报 杜康 这个夏季,作为苏超赛事的独家白酒赞助商,...
专业文章丨从杜均的火币与ABC... 【珠海律师、珠海法律咨询、珠海律师事务所、京师律所、京师珠海律所】 (本文转载自北京市京师郑州律师事...
荣幸,小小的Get笔记居然被腾... 很荣幸能向你描述这一经历。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Get 笔记”,它就如同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本...
原创 不... “独角兽企业”是指那些具有发展速度快、数量稀少、备受投资者青睐等属性的创业企业,具有指数式成长、颠覆...
上海3元面馆按杯卖茅台,老板:... 红星资本局7月23日消息,近日,“上海3元面馆茅台论杯卖”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超800万粉丝的...
FF上市四周年纪念日股价大涨4... 7月23日,Faraday Future(纳斯达克:FFAI,简称“FF”)今日宣布迎来公司在纳斯达...
特斯拉餐厅6小时狂赚4.7万美... 7月21日,特斯拉全球首家超级充电站餐厅正式开业,该餐厅位于好莱坞66号公路旁,7X24小时营业,有...
八马茶叶转战港股:福建卖茶家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八马茶叶再次冲刺IPO,这次转战港股。日前,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八马...
二度降温稳定币 香港金管局指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一些上市公司,只要宣称有意开拓稳定币业务即‘点石成金’,股价...
监管再出重拳!严厉打击信息披露... 监管重拳再次出击!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收盘,今年以来A股已出现94起立案调查事项。今年以来...
50亿零食帝国易主,良品铺子获... 「虎投财经」获悉,近日休闲零食龙头企业良品铺子披露公告称,将引入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
V观财报|保变电气:兵装财务拟... 【V观财报|保变电气:兵装财务拟减持公司不超1%股份】保变电气公告,兵装财务拟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
东海证券,为何会吃“天价罚单”...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前不久,在新三板挂牌的东海证券(832970.NQ)被...
海正药业: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23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
腾讯股价创4年以来新高,易方达... 7月23日,腾讯控股(00700.HK)盘中大涨近5%,股价突破550港元关口,创2021年6月以来...
8万股民哭晕!暴跌的口子窖,老... 靠股权投资的被动收入生活,是很多投资大师给普通人的养老方案,但是对普通人来说这一方案还是不切实际,而...
银行行业23日主力净流入5.9... 7月23日,银行行业上涨0.31%,今日主力资金流入5.91亿元,成分股28只上涨,9只下跌。 主力...
个人养老金大消息! 【导读】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即将扩容覆盖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新一批个人...
首相石破茂辞职又反悔,日本政坛...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政坛上的举动令人费解。他先是宣布辞职,这一决定引发了各方关注与猜测,市场也随之波动。...
大行科工冲刺港股:靠卖折叠自行... 雷递网 雷建平 7月23日 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行科工”)日前更新招股书,准备在...
江南金租:拟申请发行不超过26... 中国网财经7月23日讯 昨日,江南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南金租”)发布相关公告披露,本公司于...
“贷后管理不到位”成重灾区,华...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刚刚,华夏银行、广发银行被吃单罚了。其中,广发银行还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