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舒丹的私有化转型是否取得成效,仍有待观望。7月21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法国美妆集团欧舒丹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5财年业绩数据。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净销售额28亿欧元,同比增长约11.7%,但增速较上年同期的19.1%有所放缓。
全年净销售额28亿欧元,主品牌占比降至48.4%
官网信息显示,欧舒丹旗下共有八个高端美容品牌,包括同名主品牌L’OCCITANE en Provence、艾丽美(ELEMIS)、艾博妍(ERBORIAN)以及此前收购的Sol de Janeiro等。
图/欧舒丹官网截图
报告期内,L’OCCITANE en Provence仍是欧舒丹的主要营收来源,净销售额占比约48.4%,较上年同期的54.6%有所下滑,欧舒丹方面表示,该品牌在美国取得了不俗的销售表现;得益于丝芙兰的销量增长等,Sol de Janeiro成为公司第二大品牌,为欧舒丹贡献了31.6%的净销售额;艾丽美的净销售额占比约10.1%;艾博妍则成为欧舒丹旗下增长最快的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欧舒丹在分析业绩时表示,随着公司转为私有制,2025财年是一个分水岭。“高端美容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私有化是公司的自然演变结果,使我们能够专注于自身使命、核心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欧舒丹强调,“私有化之后,公司优化了治理结构,旨在通过平衡监督权和品牌自主权,在未来几年打造一个强大灵活的组织。”
时间回到2010年5月,欧舒丹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首个在中国香港发售股票的法国公司。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货美妆品牌的崛起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欧舒丹风光不再。随着经营策略的变化,欧舒丹开始酝酿私有化退市。
2024年4月,欧舒丹发布公告称,接受公司控股股东提出的私有化要约,董事长Reinold Geiger提出以每股34港元收购尚未持有的欧舒丹股份,交易估值约60亿欧元。据悉,黑石集团旗下基金机构和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为欧舒丹私有化提供了约15.51亿欧元的融资支持。同年9月,欧舒丹正式停止买卖股份,直至撤回全部股份上市地位,结束了其14年的上市历程。
从退市前的最后一份财报来看,欧舒丹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中。2024财年,欧舒丹实现净销售额25.42亿欧元,同比增长19.1%;年内溢利约1.02亿欧元,按汇报汇率计算同比减少13.9%,其中,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9389.3万欧元,按汇报汇率计算同比减少18.4%。
在私有化退市后的首份财报中,欧舒丹未披露净利润具体数据,但其净销售额增速有所放缓,2025财年实现净销售额28亿欧元,同比增长11.7%,低于2024财年19.1%的增速。
亚太市场净销售额占比近三成,押注中国三四线城市
面对港交所退市,欧舒丹方面曾表示,私有化为公司业务决策、战略投资等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此外,私有化能够巩固公司独立性,降低市场风险。退市也不代表欧舒丹要放弃中国市场。
在2024财年中期业绩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欧舒丹高管曾表示,公司将大幅增加营销投入,持续布局中国下沉市场,在三四线城市开设全新门店,同名主品牌将开设10-15家门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普罗旺斯欧舒丹”微信服务号通过“门店查询”发现,目前欧舒丹品牌在北京的专柜及门店约有20个,在唐山、邢台、十堰、呼和浩特、西宁等地均有布局。与此同时,和市面上普遍几十元的护手霜相比,欧舒丹品牌以百元的单价和天然植物原料的定位,逐渐成为“高端”护手霜的代表。截至发稿,L’OCCITANE欧舒丹旗舰店共拥有粉丝925万,店铺内销量最高的产品为售价380元的护手霜四支装礼盒,页面显示已有超7万人付款。
从业绩来看,欧舒丹在三大主要市场的表现各不相同。2025财年,美洲市场净销售额占比最高,达46.4%;中国所在的亚太市场净销售占比约29.7%;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贡献了约23.8%的净销售额。按渠道划分,零售、线上、批发及其他三大渠道的净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6%、29.2%以及44.8%。截至报告期末,欧舒丹拥有3000家零售店,其中,自营店超过1300家。
从欧舒丹2025财年业绩数据来看,私有化退市后的道路仍有变数,在中国市场重拾动力将成为日后发展的关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