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外卖的客人,酒店真怕了。有些客人下单极其随意,半夜点起了各种奇葩餐食,让酒店厨房猝不及防,原本安静的夜晚被厨房的忙碌打破。还有客人不顾酒店规定,要求将外卖送到房间内,弄脏了酒店公共区域的地毯和墙面,给酒店的清洁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更有甚者,点了大量餐食却吃不完,浪费现象严重,这不仅增加了酒店的成本,也与酒店倡导的环保理念相悖。种种行为让酒店苦不堪言,真的是怕了这些点外卖的客人,希望大家能更文明、合理地使用酒店的相关服务。
一
近日,一则酒店前台与外卖员发生争执的视频在网上流传,酒店前台与外卖员因机器人送餐问题发生争执,外卖员称客户要求使用机器人送餐,但前台称机器人电量不足便拒绝了。
此前五月天粉丝和酒店因为外卖配送的问题发生摩擦,引发了一轮舆论风暴。
事实上,在疫情前,酒店收不收外卖已经引起过一波讨论。
彼时,争论的焦点还集中在食品安全问题、住客有没有点外卖的自由、酒店有没有对外卖说不的自由。
几年过去,餐饮外卖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2019年,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约6535亿元人民币,日均订单量约4600万单。
2024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29%,外卖对整体餐饮行业的渗透率提升至26%,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3%,外卖服务已成为超半数中国网民日常生活的刚需。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酒店住客希望点外卖自由。
在酒店点外卖甚至成为了一些游客旅游的一种方式。
而对于商旅客来说,随着商旅平台与外卖平台实现接通,在酒店点外卖也只需要动动手指,不需要开发票,更便利了。
对于酒店担心的经手之后会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了判断方法。
餐饮商家对于外卖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少外卖都会在出餐之后贴上食安签,消费者可以更好辨别外卖在送达之前有没有被污染过。
“包装岔口的外卖容易产生扯皮,那种密封好的不会。”业内人士X总对笔者表示。
在外卖行业不断扩张的同时,酒店行业也在改变。
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业门店数量达34.87万家,客房数1764万间,均超过2018至2019年中国酒店业规模峰值。
分档次来看,中档酒店数量从2019年的3.1万家增加到了2024年的5.1万家,增长大约64%,接近全国酒店市场份额的15%。
随之而来的,是中端酒店的竞争愈发激烈,根据酒店之家的数据,中档型酒店2024年的Revpar相较2019年下降了10%左右。
竞争压力之下,越来越少酒店对外卖配送可以坚定地说“不”。
海择资本罗海资认为:“境外酒店较少帮忙处理外卖,主要是因为价格结构不一样。在日本或欧美,餐饮商户往往将佣金直接转嫁给消费者,使商品本身价格膨胀(有时比堂食贵30%以上),这让许多旅客选择亲自外出用餐,因此,酒店自然也不太需要扮演‘代收代送’的角色。”
“在中国大陆,平台补贴与即时物流效率造就了‘在房间点外卖’的形态,客人也会期待酒店无缝对接。”
“近年来,中国很多中档连锁品牌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延时退房’、‘送早餐’来竞争用户口碑,大家都想用服务来换取五星评价。”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X总的认同,“现在同质化酒店多,价格差距也不大。都是在拼免费服务谁更多。因为房间本身没有可以关注的点了。”
二
而在这四年间,机器人行业进入了酒店配送外卖领域。
以机器人公司云迹科技为例,其大多数收入来自酒店场景。招股书显示,2022年到2024年,酒店场景分别为云迹科技贡献了70.1%、95.1%、83.0%的营收。
“外卖一般有四种方式,外卖员送上楼、员工送上楼、机器人送、外卖柜或礼宾部存放后客人下来取。第一种方式不建议,存在安全隐患;第二种一般不是酒店的硬性要求,而是提升客人体验的一种候补选择,第三、第四种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很多酒店都是这么来处理的。”业内人士Z总做了总结。
“在酒店不是特别忙的时候,第三种方式一般就够用了。但外卖多的时候,就会出现延误状况。就要让客人下来拿。一般客人也会也能理解,不会产生什么投诉,大部分还是可以认可的。对于特别坚持的客人,酒店也可以送上去,这种客人毕竟是少数。”
Z总的总结直击五月天粉丝点外卖这个舆论事件产生的核心:正是由于外卖数量过多,机器人送不过来了,员工辅助送餐上门但客人不满意。
这也给所有酒店提了个醒:想要避免投诉,外卖过多的时候如何保证配送,要做好预案。
但无论怎么说,酒店送外卖到房间,的确是增加了酒店的运营成本。
X总认为,“点外卖是客人对外产生的一种消费,但这个成本最后是我们承担的。酒店配机器人用处并不大,我90%的机器人都是用来送外卖了。”
实际上,机器人的成本并不只在机器人本身,还在于每层电梯的门禁费用,X总算了一笔账,一个机器人如果要负责三层楼的物品配送,则至少需要四千元左右的成本。
而这已经变成不得不投入的一项成本。
“客人已经把送物机器人当成了酒店的一个标配,如果你叫TA自己下来拿,TA会反问你为什么不用机器人送物,如果你说没有机器人,那么TA会叫你送上去。”
与此同时,机器人很有可能不是酒店为了解决外卖问题而投入的最后一项成本。
最近,X总在考虑要不要在客房添置外卖收纳箱。
“现在在酒店里吃外卖的人越来越多,外卖很容易被弄得哪里都是,如果在房间里配一个外卖收纳箱,客人吃完外卖之后把外卖放箱子里再放在房间门口,由清洁人员收走,这会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
实际上,一些酒店已经应用上了,但不少酒店人也发出质疑,认为收效甚微:
为留下一地狼藉的外卖兜底的,仍是需要对客房负责的酒店,酒店人还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
在社交媒体上,能否送外卖到房间,也成了一些住客对五星级酒店的一个槽点:
“低档国产酒店可以躺在床上等外卖送上门,高端的国际品牌酒店得风里雨里自己取,这其中的不平衡很奇怪。”
有人出来为酒店叫屈说五星酒店人员不接触食物怕扯皮,同时这并不是工作职责范围内,就会获得“在自我PUA”的评价。
在开元旅业副总裁金杭甬看来,“归根结底酒店应该清楚两件事情:第一个我要做什么产品,客人画像如何?假设我做的产品和我的目标客人是需要外卖配送服务的,那就面临第二个问题:是否要通过配送服务的满足来吸引目标群体的客人。”
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酒店市场的竞争加剧,外卖配送服务已成为一些住客眼中酒店服务体验的重要一环。创造更和谐的住宿体验,也需要两方之间的共同努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旅讯,作者:蒙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