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怪不怪,雅江水电站开工一周了,印度这回不但静悄悄,反而还对中国示好。
时隔5年,印度竟然重新恢复了对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有人肯定会说,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想卡三哥的脖子,这个水电站在设计上,就不需要截流取水,不会对下游产生影响,而且发出来的电还主要用于外销,印度将来也能买到便宜电,他们还能有啥好说的?
但如果三哥这么讲逻辑的话,他们就不是三哥了,他们这些年的胡搅蛮缠还少吗?
那么,印度为何这次表现得不一样?莫迪老仙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主要是因为印度正在发生两件大事,让他们不得不向中国靠近。
第一件,印度跟美国的关税谈判到了关键期。
印度的调子定的太高,他们最初的谈判目标,是要跟美国互相零关税。
但特朗普的胃口更大,他不但要对印度加关税,还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市场和能源市场,所以尽管一开始印度的态度就很积极,但谈到今天,双方的分歧仍然很大。
现在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盟、日本都纷纷投降,特朗普对他们的盟国基本都是15%的关税,对东南亚各国则是19%到20%。
所以8月1日的大限将至,印度能拿到的最好条件,大概也就是20%左右的关税,这显然跟他们的目标差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就有意地向中国靠近,从而给特朗普施压,能多争取一点是一点。
所以印度现在的行为很有意思,前阵子把他们的外长派过来释放积极信号,这几天又放开了签证,这充分表明,印度的策略发生了巨大的调整。
第二点,印度跟英国刚刚签署了双边自贸协议,双方的绝大多数商品都将互相实现零关税。
这个协议对印度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英国的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英联邦,除了美国现在频繁搞事情之外,英联邦内部其它国家的税率都是很低的,这就相当于,印度拿到的不仅仅是英国市场,而是整个英联邦的市场,印度商品完全可以通过英国流向英联邦的其它国家。
但莫迪搞了十多年的印度制造,一直都没啥起色,有了市场,印度也没东西可卖,这时候最好的合作对象就是中国,印度可以作为中国商品的一个转口地,让中国商品从印度流向英联邦,这样印度也能分一杯羹,缓解外汇压力。
要知道,印度的外汇是非常紧张的,印度一直都是一个贸易逆差国,他们的外汇来源,一是靠印度人在海外打工,然后把美元汇回印度,二是靠本国的劳务外包,很多欧美跨国公司都把客服中心设在印度,这样也能帮印度赚一些外汇。
现在有了第三条路,以三哥的行事风格,他们绝对不会放过,所以最近还传出了消息,说印度要放开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限制,显然他们已经在做准备了。
我们现在来看,就知道中国宣布建水电站的这个时机,选得有多妙了,本来最有可能跳出来说三道四的三哥,现在乖乖闭嘴,在外部完全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同时,印度的这种变化,也再一次说明了,生产能力本来就是最大的竞争力,现在特朗普大搞逆全球化,让很多人以为只有消费市场才是最宝贵的,而忽略了生产能力的价值。
但放眼人类历史,生产力才是文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把产品造出来,就是最大的竞争优势,这中间可能会因为经济周期的原因导致产能过剩,但这种波动都是暂时的,只要把时间线拉长一点,人类竞争的焦点还是会回归到生产上,所以,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我们一定不能轻视了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