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一个月!200亿“独角兽”,刚“蛇吞象”失败,就找到“新欢”? 前后一个月!200亿“独角兽”,刚“蛇吞象”失败,就找到“新欢”?
创始人
2025-07-30 17:41:37


硬科技要够“硬”!

近日的A股并购,又传出大新闻:一家地方国企,计划收购一家行业领先,却在资本市场上几经波折的半导体“独角兽”!

具体说来,7月29日晚,衢州发展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导电科”)的股份,有意购买先导电科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公告同时指出,衢州发展从7月30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交易正在筹划阶段,相关方案尚未最终确定。截至7月29日收盘,衢州发展股价报4.12元/股,总市值为350.6亿元。

看起来,这只是一桩市场上普通的并购案,但里面的细节实在太不普通——并购一方是地方国资巨头,另一方是估值超过200亿的半导体“独角兽”,更重要的是:一个月之前,这家“独角兽”刚经历一轮为期9个月,最终依然失败的“卖身”。


先导系前传:

“稀散金属大王”如何练就?

相关资料显示,本次交易标的 先导电科成立于2017年7月12日,原名先导薄膜,注册资本4.78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平板及旋转氧化铟锡靶材等大面积镀膜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应用于新型显示、光伏、半导体、精密光学、数据存储及特种玻璃等领域。

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出具的证明,2022年至2024年10月,先导电科在全球ITO(氧化铟锡)靶材市场的占有率达30%以上,位居全球首位。

交易对方为先导稀材,成立于注册资本3.77亿元,主要从事稀有金属、贵金属等材料的研发生产。这两者在产业链上属于“上下游协同”关系:先导稀材为下游提供关键原材料(如高纯铟),先导电科将其加工成高附加值靶材,通过垂直整合,形成“材料→器件”闭环。

同时天眼查数据表明,先导稀材是先导电科的第一大股东,直接持有其46.957%的股权。而两家公司背后的实控人,都是粤系资本大佬朱世会,而两家公司的发展史,都和“并购—上市”密不可分!

公开信息显示,1967年出生的朱世会,是安徽蚌埠人。朱世会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系,后进入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公司、广州住友商事等企业。而住友商事的金属工业部,其中有一项重要业务就是提纯硒、碲等稀散金属。

2003年, 朱世会离开广州住友商事, 在广东清远成立先导稀材,从四台氧化硒炉起步,很快解决了多种关键材料的技术难题。同时,光伏行业的第一次大爆发,也给了朱世会难得的一次“风口”。

凭借着技术和风口,先导稀材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碲化镉太阳能电池材料供应商。到2011年,先导稀材年营业收入达19亿元,掌握了硒、碲等金属的全球定价权,美国First Solar1为其一大客户。

市场,是有记忆的。现在市面上大多分析先导电科之前的曲折上市之路,但很多朋友可能不太记得,就在十三四年前,先导稀材也曾有过一次失败的上市尝试:2012年3月,因持续盈利能力受到质疑等原因,先导稀材的创业板IPO上市被证监会否决。

一个细节非常值得玩味:当年的招股书中,先导稀材声称“高纯碲产量将从现有的180吨产能增加到280吨,碲化镉产能将从6吨暴增至190吨”。但问题在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散金属分会统计,当年粗碲全球年(2011前后)产量不过400—600吨,即便到2023年,全球碲产量依然不到1200吨,这样的“放卫星”着实让人起疑!


从“买买买”到上市一波三折

回顾先导电科资本之路

首先与全球新材料龙头比利时优美科集团(Umicore)合资成立“优美科先导薄膜技术有限公司”。当年,优美科公司有“全球ITO旋转靶材领域市场领导者”之称,市占率超过60%,合资仅三年,先导稀材就从优美科手中全资收购了其控股的60%股权。积累多年的“铟靶材”等专利技术和客户资源,并将企业更名为先导薄膜。

要想迅速做大规模,“买买买”显然是个好办法,朱世会显然深谙此道。据长江商报等整理,2018年收购德国贺利氏集团(Heraeus)新加坡公司,整合其贵金属靶材业务;2020年收购三星康宁合资公司SCG靶材事业部,还有国内外等多家公司,壮大了先导薄膜的力量,并于2023年正式更名为先导电科。

要想“买买买”,首先要解决“钱钱钱”,找钱的方法,先导薄膜(先导电科)的方法倒也直截了当——融资!

在整个收购过程中,先导电科进行多轮融资,合肥产投集团、中金资本、比亚迪、中石化、特变电工集团、明阳智能、中电基金、中国中化高新产业基金、中船集团海洋基金、五矿创投、SK中国、大湾区基金、招商致远等一大批资本参与认购——堂堂正正的“硬科技企业”,投得名正言顺。

到了2023年6月,先导电科完成股份制改造,业内估值已达209亿元。被胡润列入“独角兽”榜单。

而现在的光智科技,则由朱世会2019年收购上市公司,主营红外光学材料中飞股份而来。当年4月,他通过旗下粤邦投资与原实控人杨志峰签署协议,以转让股份+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合计控制公司27.33%表决权,正式成为中飞股份实控人。而改名,则是2021年的事。

“先导系”和“光智系”两条线,截至2023年底看似还没有产生多少交集,实则暗流涌动。到了2024上半年,事情终于起了变化——从先导电科独立上市受挫,到那场著名的“蛇吞象并购!

2024年2月18日,先导电科在江苏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辅导券商为国信证券,拟冲击A股IPO。但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先导电科的独立IPO之路最终宣告终止!

请看一个细节:2021年是先导电科业绩最高光之年,据江苏产权交易所公布,当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高达17.77亿元、8.23亿元,净利润率高达46%,净资产收益率32%。

然而,2022年至2023年,先导电科在收入上涨的情况下,净利润持续下滑。2022年至2023年,先导电科营业收入分别为21.87亿元、28.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66亿元、4.11亿元。对应的公司净利率下降至21.3%和14.2%。“增收不增利”,确实给独立上市带来了难度。

独立上市不成,并不能动摇朱世会资本运作的决心。随着2024年《并购六条》的出台,其又动起了走并购路线,将先导电科推上市的脑筋——这就是那起著名的“蛇吞象”式并购!

去年10月13日晚间,光智科技公告,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先导稀材等55名股东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先导电科100%股份——当时股票已经停牌,次日复牌!

为什么说是“蛇吞象”?和估值209亿元的先导电科相比,光智科技不但停牌时市值只有31亿元,而且经营情况和前者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扣非净利润连亏四年!

2021年至2024年,光智科技的营业收入从7.24亿元增长至14.55亿元,翻了一倍。而四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亏损额分别为0.14亿元、1.29亿元、2.55亿元、0.37亿元,四年合计亏损4.35亿元。

先提前说点后话:今年一季度,光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101.02%;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56.56万元、638.88万元,同比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依然挣扎在平衡线上。

但比起业绩,市场更看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10月14日复牌后,公司股价连拉8个20cm涨停,10个交易日内股价最高上涨超过400%,历经此后漫长的回调,如今依然没有回到“8连板” 时的起点!


光智科技的“8连板”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没想到计划跟不上变化:今年6月27日,光智科技公告称,公司终止收购先导电科100%的股份,原因是其与部分交易对方就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意味着这桩“蛇吞象”式并购,最终没能成功!这也意味着,此次衢州发展的并购,将在前次并购失败的基础上进行。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先导电科的主要产品是ITO靶材,该领域如今正面临“成熟市场下的转型压力”,而该企业虽然是国内首家交付G4.5代高迁移率ITO靶材的厂家,率先实现了ITO靶材的高代液晶显示面板,也难逃大环境的改变。

而在真正属于高成长性赛道,要求纯度也更高(提高一点点,就要付出极为艰巨的努力)的半导体靶材领域,先导电科仅处在“陆续通过多家国际大厂认证”阶段,意味还没有产品落地。而产品能否瞄准最前沿,和企业的“护城河”直接相关!


衢州发展,

布局科技赛道

被收购一方的故事固然值得大书特书,收购一方的故事也同样精彩!前次分手刚刚满一个月,先导电科就找到了“新欢”——衢州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衢州发展,原名新湖中宝,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并于2018年开始谋划转型发展,在区块链、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芯片设计、生物医药等硬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均有所布局。

到了2024年,衢州市管国企衢州工业集团通过并购招商以52.76亿元对价收购新湖中宝28.68%股份,拿下控制权,然后更名为衢州发展,并以此为产业资本平台,开展衢州产业招商工作,服务衢州首位产业新材料产业的产业资源组织和发展。多家被投企业已经或将于科创板上市,是邦盛科技、趣链科技、宏华数科等一批高科技公司的重要股东。

2024年年报显示,衢州发展积极构建“科技投资赋能+地产资产管理”双轮驱动的模式以推动转型,但2024年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地产业务。此次收购先导电科的计划,可能是其进一步转向科技投资的尝试。


尾声

从IPO折戟,到两度传出“卖身”消息,先导电科的曲折,既是国产替代浪潮下的价值博弈,也是资本与产业在政策风口中的重新适配。未来能否借衢州发展实现华丽转身,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上... 易车整理了今年上半年中美汽车市场TOP20对比,我们发现有3个鲜明的特点,并看出了美国在汽车市场肉眼...
苹果CEO库克发声:“国补”助... 在商业的舞台上,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引发波澜,而苹果 CEO 库克的一句 “感谢‘国补’”,恰似一颗投入...
金丰来:鹰派立场未改 金银上涨... 来源:市场资讯 8月1日,近期市场走势显示,在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的背景下,贵金属市场承压。金丰来表示...
成都周报丨一家明星具身智能公司... 大家好,欢迎浏览本周的成都周报。本周的成都市场投融资动态主要集中在早期轮次,具身智能、生物医药、人工...
理想撞出了车圈最荒诞一幕 理想... 一辆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家用SUV,在马路上碰见一辆比你家客厅还大的重型卡车,你不仅没躲,还一脚油门怼了...
微成都周报|四川银行将成为长城... 微成都报道本周,四川银行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摘牌,成功取得长城华西银行40.92%的股份,将成为其第一...
双杰电气:关于副总经理辞职的公...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副总经理辞职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
秦洪看盘|缩量调整,盘面亮点释... 周五A股市场出现了缩量调整的态势。 其中,上证综指在早盘一度企稳,奈何外围市场跌声一片,多头的情绪再...
你不会真以为,牛市结束了吧? ... 刚过去的交易周(7月28日至8月1日),A股市场结束周线5连阳,迎来6月下旬以来最为 明显的 回调,...
这个夏天,打工人的眼泪为小妖怪... 这个夏天,打工人的眼泪似乎格外为小妖怪而流。在忙碌的职场生活中,那一丝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如同被封印...
达利欧事了拂衣去,桥水的路到底... 在世界投资界之中,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可谓是一代教父的存在,对于多少人来说是看着达利欧的书进入投资...
郎酒在地化组合拳:品牌+用户 ... 一边“炸场”,一边下沉。 文 | 华商韬略 王寒 当一二线市场增长见缓,千亿白酒下沉市场成为兵家必争...
美国就业数据恶化带来多重冲击 ... 美国劳工部1日公布的非农业部门就业数据显著弱于市场预期,导致当天美股和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就业数据恶化...
兴业证券7月美国非农点评:美国... 智通财经获悉,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展望看,7月非农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就业市场韧性下降的趋势,若接下来两...
消息称库克告诉员工,苹果“必须... IT之家 8 月 3 日消息,据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报道,苹果公司首席执...
保险疲软与汇率损失拖累 伯克希... 财联社8月3日讯(编辑 夏军雄)当地时间周六(8月2日),“股神” 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
尿素主力09合约:7月宽幅震荡... 【7月尿素主力09合约宽幅震荡,后市价格或继续调整】7月,尿素主力09合约宽幅震荡,价格冲高回落且波...
每周股票复盘:金博股份(688...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金博股份(688598)报收于26.93元,较上周的27.05元下跌0....
每周股票复盘:上海银行(601...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上海银行(601229)报收于10.27元,较上周的10.4元下跌1.2...
每周股票复盘:中国核电(601...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中国核电(601985)报收于9.16元,较上周的9.32元下跌1.72...
7000亿央企巨头,重组大消息... 又一家央企巨头传来重组大消息! 8月1日晚,中国神华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通知,初...
天宜新材上半年仍将巨亏!多数银... 天宜新材(688033)8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至2.4亿...
平安基金APP关停背后:退场的... 来源:市场资讯 华夏时报记者 张玫 北京报道 平安基金日前发布公告称,平安基金APP将于8月31日...
伯克希尔二季度净利润123.7...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23.7亿美元...
原创 欧... 大家好啊 我是老陈。最近欧盟那边又开始闹腾了 这次不光是老调重弹说咱们"产能过剩" 还变本加厉要求中...
原创 张... 文|翠鸟资本 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基金报告中,张坤似乎悄然对自己一贯熟悉的投资战术进行了“手术”,...
比私生子更狠!演了7年好人的&... 在商界江湖中,有一类人表面光鲜亮丽,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就像最近的宗某、释某二人一样,大家统...
每手分红超200元!新一波“红... 记者丨崔文静 实习生张长荣 编辑丨黄剑加大分红频次与分红力度,构建“中期+年度”双分红体系,这是监管...
锂电负极行业首份半年报出炉,翔...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雅文 北京报道8月1日,翔丰华(300890.SZ)...
中国小县城生产的情趣内衣,出口... 如果说起“情趣产业”这门生意,你会最先想到哪个地方?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或许都是东莞,但真正的大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