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的舞台上,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引发波澜,而苹果 CEO 库克的一句 “感谢‘国补’”,恰似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这简单的一句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又将对苹果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产生何种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
当地时间 7 月 31 日,苹果公司公布了 2025 年第三财季(截至 6 月 28 日)的财报。这一财报,宛如一份成绩单,揭示了苹果在该季度的市场表现。
库克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难掩兴奋之情,直言本季度业绩好转主要归因于 iPhone、Mac 和服务业务的两位数增长。
从整体数据来看,苹果该季度总营收达 940.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创下自 2021 年 12 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净利润为 24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9%。
这一成绩,无疑十分亮眼。而在众多数据中,有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 —— 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出现反弹,该财季内来自大中华区的收入同比增长 4% 至 153.7 亿美元,这也是其自 2023 年第四财季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库克特别提到,中国对部分设备提供的补贴(“国补”)帮助了苹果在该地区的发展。“这项补贴确实适用于我们的部分产品,而且显然有帮助。” 库克的这句话,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苹果在中国市场营收增长的秘密之门。
那么,库克口中的 “国补” 究竟是什么呢?“国补” 是为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国家补贴政策。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日益成熟,国补在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5 年,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增加到 12 类,单件最高可享受销售价格 20% 的补贴。
1 月 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首次被纳入补贴范围。
1 月 15 日,商务部等 5 部门印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 (手环) 购新补贴实施方案》,1 月 20 日起买手机最高补 500 元。同日,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做好 2025 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
1 月 23 日,商务部等 5 部门发布《关于做好 2025 年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消费市场。消费者们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到以旧换新的活动中来。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 16 日,全国共有 2.8 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 1.6 万亿元。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30.7%、25.4%、24.1%、22.9%,乘用车零售量增长 10.8%,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5%。
在这股消费热潮中,苹果也搭上了 “国补” 的顺风车。其部分产品符合补贴政策,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原本就在考虑更换手机、平板等设备的消费者,在补贴的刺激下,果断出手,选择了苹果产品。这也难怪库克会对 “国补” 表达诚挚的感谢。
回顾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随着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苹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品牌,凭借着创新的技术、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对本土市场的深入了解,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度受到挤压,营收也出现下滑。
在 2023 年第四财季及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苹果大中华区的营收连续下滑,陷入了 “冰河期”。然而,市场总是充满变数。随着 iPhone 16 的推出,以及 “国补” 政策的助力,苹果在中国市场逐渐迎来转机。
库克表示,iPhone 收入强劲是因为 iPhone 16 比去年同期发售的 iPhone 15 更受欢迎,销量较上一代产品 “强劲增长了两位数”。
他还特别强调了现有 iPhone 用户升级新机的热情。可以说,iPhone 16 的出色表现,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复苏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 “国补” 政策的适时出现,则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加速了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回暖。
虽然苹果在本季度凭借 “国补” 和 iPhone 16 等因素,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一方面,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中国本土品牌不会轻易让出市场份额,它们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苹果需要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在大幅增加投资,苹果升级后的 Siri 正在 “取得良好进展”,并计划明年发布新版本。
他还介绍称,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苹果将在美国投资 5000 亿美元,在先进制造、硅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创造就业机会。这些举措,显示了苹果对未来发展的决心和布局。
在中国市场,苹果或许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策略,更好地贴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在拍照功能上进一步优化,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拍照的高要求;在软件服务方面,提供更多本地化的优质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同时,苹果也可以积极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库克的一句 “感谢‘国补’”,让我们看到了政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也见证了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复苏。然而,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未来,苹果能否在中国市场持续保持增长态势,续写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我们期待苹果能带来更多创新、优质的产品,同时也希望 “国补” 这样的政策能够继续发挥作用,让消费市场更加繁荣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