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7月29日,“并购破局:存量时代的投退博弈”闭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21世纪创投研究院进行智库支持,并得到访律、赋航资本、仲量联行的特别支持。
现场,来自政府投资基金、产业资本、GP/LP及中介机构的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并购市场的政策趋势、机遇与挑战,并购投资的交易实践等话题,展开精彩分享和深度讨论。
在欢迎致辞环节,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关键转型。随着IPO路径阶段性收紧、二级市场估值回归理性,“募投管退”的闭环逻辑面临重构。与此同时,政策暖风频吹——从新“国九条”明确鼓励并购重组,到证监会“并购六条”深化市场化改革,再到地方百亿级并购基金矩阵接连落地,一场由政策、产业、资本三方共振的并购浪潮正加速涌动。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并购组执行总经理康攀分享了对中国并购市场最新趋势的观察。他指出,自去年9月份“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数量快速增长,并购市场进入繁荣新阶段。总结来看,并购交易呈现这些特点:一是并购目的多样化、交易类型多元化;二是战略新兴产业并购持续活跃;三是不断出现跨界交易案例以及未盈利资产收购案例。
信宸资本高级合伙人信跃升分享了对中国式并购基金机会的观察。他指出,从全球市场来看,并购基金是一级市场的主流。在中国,并购基金发展适逢其时。在政策支持的同时,国内市场中的积极信号在于,中国拥有大量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数字化、新能源等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在做并购投资时,信宸资本关注盘活存量“四化”的结构性机会,即跨国公司本土化、家族企业职业化、中小企业规模化、多元集团专业化。团队注重通过建立控股平台,打造行业生态圈。同时,深度参与投后管理,成为项目的战略投资人。
爱尔眼科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士君分享了爱尔眼科的并购实践经验。他指出,爱尔眼科从2009年前后开始做并购,公司七八百家医疗机构中約半数是收购而来。同时,公司的并购标的分布广泛,不仅涉及国内近30个省区,还包括在海外进行大量的国际化并购。
“上市公司在并购之前,一定先把基本功做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质控体系、管理体系和人才梯队,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完整的体系、充足的准备,收购可能会失控,达不到有机整合的目的。无论何时,上市公司在收购时,一定要留足安全边际,不要伤元气。”吴士君说。
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许小林以“中国医药产业并购时代来临”为主题进行分享。他指出,从三个角度来看,并购时代已经来临:一是PE/VC已经从“发现价值”走向“创造价值”;二是一、二级简单套利时代已经结束;三是对一级市场投资人来说,未来就是两条路,要么投最早期的项目赌创新,要么走向后端做整合型、控股型的PE投资。
未来,中国医药产业并购或将呈现四大趋势。一是中国的医药工业企业将从5000家减少到500家,许多企业将消亡或被并购;二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会大幅增加;三是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会经常发生;通过并购会产生几家万亿市值的平台型公司。
随后进行的圆桌讨论环节,在赋航资本合伙人狄凯、珩昱投资合伙人曹龙的主持下,优山资本创始合伙人林晓,大钲资本董事总经理林小钦,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鹏,翼朴资本合伙人刘豫莎,元禾璞华合伙人牛俊岭,疆亘资本党支部书记、副总裁白卫华,纽尔利资本董事总经理陈宇,丰源投资创始人兼CEO符正,中关村大河资本合伙人李荣阁,鼎旭投资合伙人郭海涛,绿动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国津,一村资本董事总经理钱少东,资深投资专家、诚通基金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方向明,国投创合副总经理李旭,厚同资本投资合伙人尚晓辉,苏州园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桑海波,陕煤集团胜帮投资副总经理冯皓,中化资本创投首席风控官于晓伟,上海中联(北京)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陈磊,仲量联行评估咨询服务部资深董事刘小翠等二十余位来自政府投资基金、产业资本、市场化创投机构与中介机构的代表,就并购市场的机遇与难点、并购策略的实践思考、跨境并购的实操经验等话题开展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