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成都金融圈迎来重大人事变动。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同步发布人事任免公告:成都银行原董事长王晖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委员、书记,并获提名为董事长人选;成都农商银行原董事长黄建军任成都银行党委委员、书记,并获提名为董事长人选。
有专家分析指出,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两大银行“掌门人”对调不仅牵动这两家银行的战略走向,更被业内视为成都优化地方金融资源配置、强化城商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落子”。
“75后”黄建军重返“老东家”
1975年11月出生的黄建军,被视为回归成都银行“老东家”。简历信息显示,他毕业于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系正高级经济师。其工作履历丰富,曾在成都市商业银行历任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兼目标督查办公室主任、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公司业务部总经理、中小企业部总经理;后在成都银行,担任过高新支行行长、公司业务部总经理、西安分行党委书记及行长;还曾任职成都市商业银行董事会秘书,成都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副行长,挂职期间任广东省佛山市金融局副局长;在成都农商银行,历任党委副书记、代理董事长、董事、行长,后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此外,黄建军曾兼任四川省金融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副会长,以及四川省银行业协会第九届监事会监事。
2020年6月,黄建军辞去成都银行副行长一职,转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并于2022年8月升任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官网显示,成都农商银行在原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立,2010年1月15日挂牌开业,2020年6月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市区两级国资合计持股比例79.58%,是成都市国资持股比例最大的银行。
在公告中,成都农商银行董事会对黄建军任职期间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肯定。成都农商银行董事会表示,黄建军任职期间,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坚定推进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全面落实监管工作要求,恪尽职守、勤勉敬业、攻坚克难、实干实效,带领董事会和该行全体干部员工,深耕区域谋发展,支农支小创特色,服务实体担主责,严格风控防风险,重塑文化建队伍,革新管理提效能,正风肃纪守底线,开创了该行股权调整后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财报显示,2024年,成都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3.50亿元、净利润64.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6%、11.46%。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到9142.63亿元,同比增长9.72%;不良贷款率降至1.02%,资产质量创近9年最优水平。
2025年以来,成都农商银行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37亿元,同比增长8.45%;实现归母净利润42.31亿元,同比增长7.63%。截至6月末,该行合并口径下的资产规模达9836.78亿元,较年初增长11.8%,离万亿级农商行仅有一步之遥。
20年老将王晖开启新征程
随着黄建军获提名接任成都银行董事长职务,此前长期任职于成都银行的王晖因组织工作调动,不再担任成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转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委员、书记及董事长提名人选。
简历信息显示,王晖出生于1967年10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正高级经济师。他还兼任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市商业银行工作委员会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王晖曾在建设银行工作多年,自2005年加入成都银行并出任党委委员、行长,2018年至今担任成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与成都银行结缘20年。如今,这位“老船长”将挥别成都银行,奔赴成都农商银行。
官网显示,成都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国有控股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18年1月,成都银行登陆A股市场,成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在岗员工7800余名,共有分支机构256家。秉承“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综合实力位居中西部城商行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银行同样在公告中对王晖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其在成都银行期间“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专注专业”,为“成都银行发展的创业者、见证者和领军人”。
公告还称,王晖在任期间,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与务实的经营举措,提出“稳定存款立行、高效资产立行”方略,构筑业务护城河;提出“适中风险文化”“早警早解”理念,构建立体风控模式,推动风控能力提升,目前不良贷款率0.66%,资产质量连续两年居A股上市银行最优;推动“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三大转型与“七大管理能力建设”,打造高效经营体系。
据成都银行披露,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资产总额、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分别达到12500亿元、8800亿元、7400亿元,较上市前增长2.8倍、2.8倍和5倍,连续四年实现千亿级增长。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成都落子”
此番人事变动,离不开当下的政策大环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此次成都两家颇具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主要领导调整,是一次非常正常的人事调整,“通过主要领导的轮换,两家总资产合计超两万亿元的金融机构能够实现资源互补、管理优势互补和文化互补,形成一种组织优化的共振效应。这对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以及落实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都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留意到,自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定位不断奋进。2025年上半年,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川渝两地均交出亮眼答卷: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达31918.2亿元,同比增长5.6%;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29.58亿元,同比增长5.0%。在此背景下,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如何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
有业内声音指出,尽管当前成都银行市值772亿元,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七,但前行之路并非坦途。随着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进程加快,国有大行、股份行与本地法人银行对客群的争夺愈发激烈,区域金融竞合态势升级,成都银行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将王晖时代构建的“三大转型”“四大基因文化”在新管理层手中持续深化,尤其如何在数字化与大零售转型方面,突破同质化竞争,将成为成都银行新领导班子履职路上的一大考验。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
上一篇:酒旅卷到“血拼”?这个OTA扔来流量救生圈 酒旅卷到“血拼”?这个OTA扔来流量救生圈
下一篇:【速转】17.8万亿到账!国有四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企业信用贷限额秒杀,错过再等一年! 【速转】17.8万亿到账!国有四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企业信用贷限额秒杀,错过再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