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半年报盈利首破局,叠加中国一汽拟战略入股10%的市场传闻,推动其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但这份“压线过关”的业绩能否支撑其走得更远,尚无定论
文|王欣 赵成
编辑 | 江玮
继最新半年报实现扭亏为盈后,零跑汽车(9863.HK)再度迎来利好。
8月20日,市场传出中国一汽正计划入股零跑汽车,持股比例或达10%,成为其战略股东。目前该方案已在一汽内部多个部门流转推进。
若消息属实,这将是继2023年Stellantis集团投资零跑之后,又一起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深度联合。
对此,财经汽车向零跑汽车方面求证,得到的回复是“不予置评”。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财经汽车表示:“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一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展缓慢,国资委对其考核压力加大,近期的高层变动以及与零跑的频繁互动,均与国资委对一汽设定的KPI密切相关。10%的持股或许只是第一步。”
事实上,双方的合作早有迹可循。今年3月3日,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内容不仅涵盖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与零部件合作,还包括进一步探讨资本合作的可能性,以实现全产业链的资源协同。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此前曾透露,双方已洽谈资本合作多年,“今年将有更多实质性项目快速落地”。
市场对这一潜在合作反应积极。消息传出后,一汽解放股价触及涨停,零跑汽车股价也一度冲高至76.3港元,市值突破千亿港元。截至20日收盘,零跑报73.5港元/股,市值达982.67亿港元。
有分析指出,该传闻为零跑在港股市场启动再融资创造了有利窗口。
半年报扭亏,净利润3000万元“压线过关”
8月18日,零跑汽车交出了自上市以来最亮眼的一份中期业绩报告: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半年盈利的企业。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零跑实现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0%;毛利率提升13个百分点至14.1%;归母净利润达0.3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20亿元,实现逆转。
然而细究其盈利结构,仍可见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尚未稳固。0.3亿元的净利润,在242.5亿元营收中的占比仅为0.12%,利润规模极为有限。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亏损实际达0.9亿元,净利润转正主要依赖1.1亿元的财务收入净额及联营公司贡献的0.1亿元收益。
此外,财报中非车业务收入的透明度也引发部分投资者质疑。据零跑高层在业绩电话会中透露,非车收入包括政府补贴约5亿元、碳积分收入2亿-3亿元、来自一汽的研发收入2亿元以及商贸收入1亿元,合计近11亿元。
“净利润0.3亿元与3亿元存在本质区别。当前盈利规模过小,含金量不高,不排除存在财务技术性操作的可能,或与后续资本运作密切相关。”有分析师向财经汽车表示。
今年以来,港股再融资市场显著回暖,比亚迪、小米等企业均通过配售获得大额资金。零跑也于今年3月宣布拟向四家国资背景机构定向增发7021万股,募资26亿元。实现净利润转正,无疑有助于提升其再融资时的估值与市场认可度。
上述行业分析师称:“这一次零跑汽车搞出3000万元净利,虽然没什么规模,但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提高配售价格,更容易卖个好价钱。”
高增长之下,盈利质量与品牌向上的新考题何解?
尽管财报数据亮眼,零跑仍面临毛利空间受压、品牌高端化存在不确定性等深层挑战。
从积极的一面看,零跑凭借“低价高配”和“半价理想”的差异化定位,成功在10万-20万元主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2025年上半年,其销量达22万辆,位居新势力首位,7月单月交付突破5万辆。同时,海外市场扩展稳步推进,上半年出口超2万辆。
朱江明将盈利归因于两大策略:一是坚持全域自研,核心部件自研比例超65%,推动平台化与成本优化;二是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他预计,当年销量达到50万-60万辆时,公司将实现稳定的盈亏平衡。
产品线方面,零跑汽车正逐步完善布局,进入销量上行周期。B系列覆盖10万-15万元市场,C系列作为主力持续贡献销量,其中C10连续三个月位居SUV细分市场销量冠军。此外,当B系列销量稳定后,零跑汽车还计划于2026年推出定位20万-30万元区间的D系列旗舰车型,冲击高端市场。
基于强劲的销量表现,零跑汽车管理层对短期销量持乐观态度,预计8月销量将大幅高于7月份的5万辆。此外零跑还将全年销量指引从50万至60万辆上调至58万至65万辆,并计划在明年挑战100万辆的年销量。
然而,高速扩张的背后,“低价走量”策略也带来品牌认知固化的风险。目前零跑的主力市场仍集中在10万-15万元区间,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仍以“高品价比”为主。即将推出的D系列能否成功打破这一心智定式、顺利打开高端市场,仍有待市场验证。
更现实的压力来自盈利空间。随着B10、C10等低价车型销量占比提升,2025年二季度零跑单车收入已从一季度的11.4万元降至9.8万元,毛利率也从14.9%回落至13.6%。在行业价格战持续白热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比亚迪、吉利、特斯拉等多方竞逐的10万-20万元主战场,零跑汽车能否持续实现降本以支撑毛利率,将成为关键考验。
面对这些挑战,零跑汽车管理层对外传递出坚定信心。零跑汽车副总裁李腾飞在中期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基于上半年表现,零跑汽车下半年整体毛利率会维持良好水平和趋势,并争取实现小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达成的碳积分转让协议可为其带来新的利润补充。据中信证券测算,零跑此次单车碳积分售价或超1000欧元(约合8353.3元人民币),假定其在欧年销量达到预期目标5万辆,可带来约5188万欧元(约合4.3亿元人民币)的收益。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未稳,淘汰赛仍在继续。尽管零跑汽车已在销量和财务层面实现标志性突破,但其盈利可持续性、品牌向上与资本耐力,仍面临严峻考验。零跑汽车真正的规模化盈利之路,才刚刚开始。
责编 | 张生婷
题图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