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海运董事长蔡丰明表示,阳明当前将重兵布局在利基市场,目标是到2032年,总运力扩大至110万~130万TEU。
阳明海运董事长蔡丰明上任已满一年,近期他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航运业正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不可预测的未来,包括关税大战、红海危机、地缘政治风险等,都在重塑全球供应链,与此同时,也看到新的利基市场浮现;二是能源挑战迫在眉睫,欧盟将航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全球首个航运业碳定价机制,预计2027年起实施;三是地中海航运等行业巨头,砸重金更新、扩充船队,押宝新能源,抢占新市场,引发军备竞赛;四是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持续。
阳明海运董事长蔡丰明
蔡丰明具体分析称,受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当前中国出口原材料、半成品到东南亚的运输需求持续增长,东南亚至美国的出货量也在增加,墨西哥货量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有所增长。阳明将有针对性地对船队进行调整,增加亚洲航线和中南美航线的运力。
针对美国将从10月起对中国造船舶征收额外费用的问题,蔡丰明认为,这将影响船公司的运力调度,并产生额外的营运成本。阳明未来会进行船舶配置调整,以降低、避免征收费用,同时观察美国政策变化。
而面对行业巨头掀起的新一轮军备竞赛,蔡丰明表示:“阳明当然有竞争、排名的压力,但造船不是参加军备竞赛,而是维持稳健成长,确保船队调度更有富余,保证获利最佳。”
他进一步称,阳明当前造船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船队更新,同时扩大现有市场、开发新市场。阳明当前将重兵布局在利基市场,目标是到2032年,总运力扩大至110万~130万TEU,全球运力占比从目前2.2%提升至3%~3.5%。
据悉,阳明首批5艘15000TEU LNG双燃料新造船,将于2026年交付,还有7艘同类型船舶及6艘8000TEU甲醇双燃料新造船,预计在2028~2030年间交付。
蔡丰明强调,未来阳明新交付的船舶,将配合供应链移转,重兵部署在运价较高、货量增长快的利基市场,包括欧洲、中南美、亚洲区内等航线,以增加获利。
根据最新业绩,阳明上半年实现营收约841.7亿元新台币(约合28.08亿美元),同比下降12.7%;归属于母公司业主的净利约为87.6亿元新台币(约合2.92亿美元),同比下降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