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工商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实现营收4270.92亿元,同比增长1.6%,扭转一季度下滑态势;净利润1688.03亿元,同比下降1.5%。同日,工商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拟派息503.96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0%。。
“按照8月28日的股价计算,(工行)A/H股股息率也都在4.2%和5.8%左右,应该是高于长期限资金的负债成本,并且与一些理财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标的。”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该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谈到该行的投资价值。
营收、净利润“一升一降”
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实现营收4270.92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相较一季度的-3.22%实现回正;净利润1688.03亿元,同比下降1.5%,延续一季度下滑态势。
“我们不追求超过常规的超常增长率,一旦工商银行实现了超常增长率,我相信国民经济端的反映一定不会全是正向的反映,这是工行的责任跟担当。”在该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刘珺表示。
2025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3135.76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净息差1.3%,同比下降13个基点。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净息差下行仍然是行业共性,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非利息收入方面,上半年,工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70.2亿元,同比下降0.6%。对公理财业务收入72.12亿元,同比增幅达24.5%,主要是代理贵金属、代理金融债、代理证券等产品收入增加所致;资产托管业务收入42.74亿元,同比增长3.8%,主要是加大业务拓展,托管规模增长较好;其他收入20.73亿元,增速同样较快,达27.6%,主要是养老金业务增长较好。
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该行支付、交易等业务收入有所减少;由于主动下调担保承诺费率,相关产品收入也有所减少。
其他非利息收益464.96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投资收益增加主要是该行把握市场机遇,债券投资已实现收益增加所致,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变动主要是债券投资未实现收益减少所致,汇兑及汇率产品净损失主要是受汇率波动影响所致,其他业务收入增加主要是保险服务收入增加所致。
科技贷余额6万亿,AIC签约意向超1500亿
2025年上半年,工商银行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截至2025年6月末,各项贷款30.1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1万亿元,增幅6.4%。
“传承‘老三篇’,做专‘工’的主责主业和‘商‘的专业特色。”在“工”领域,该行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6月末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超5.2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超2.4万亿元;在“商”领域,探索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与平台、商超合作,做好出口转内销服务,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科技贷款余额6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4.2万亿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贷户覆盖率44%。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试点基金签约意向规模超过1500亿元,设立基金28只,认缴规模超330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全市场签约规模最大、设立基金支付最多、认缴金额最高、落地最实的特点。
拟中期分红超500亿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3%,较去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公司类贷款不良率1.47%,较去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率1.35%,较去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王景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加快落地,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预计未来个人消费贷款劣变势头将逐渐放缓。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89%,拨备覆盖率217.71%,分别较去年末上升-0.21、2.8个百分点。
8月29日,工商银行同步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拟每股派息0.1414元(含税),现金派息总额约为503.96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0%。方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刘珺在业绩发布会上谈及工商银行投资价值时表示,“按照8月28日的股价计算,(工行)A/H股股息率也都在4.2%和5.8%左右,应该是高于长期限资金的负债成本,并且与一些理财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标的。”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