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已经进入休战期,双方在短时间内很难有重大突破。围绕关税的拉锯,注定了这是一场持久战。而在这场持久战中,有一个国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不仅成功的避开了美国的关税,还获得了中国的大量订单,与日本和韩国的处境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当地时间8月27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出席一场峰会时表示:“中国在不会对澳大利亚利益和价值观造成威胁的情况下,取消了所有的对澳反制和贸易壁垒。每一艘由澳大利亚港口前往中国的船只都是区域共同体的胜利。”
中美贸易战打起来的时候,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两国之间的商品流动受阻。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自然也对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等采取反制措施。
美国农产品过去在中国市场占据不小的份额,尤其是大豆、大麦、葡萄酒这些产品。但贸易战一开打,中国对美国这些产品加征了关税,进口成本一下子上去了。这时候,中国的进口商和消费者自然要寻找替代品,而地理位置相近、产品质量相当的澳大利亚就成了最佳选择。
其中大麦出口表现最为亮眼,增长了整整五倍,达到5.568亿澳元。到了2024年前两个月,澳大利亚已经以近160万吨的对华出口量占据了中国大麦全部进口的60%,重新成为中国大麦最大进口来源国。
葡萄酒市场也是如此。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曾经非常受欢迎,但后来同样受到了贸易限制的影响。2024年3月,中国宣布终止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双反"措施,澳大利亚葡萄酒商们立刻行动起来。不到一年时间,曾经几乎停滞的葡萄酒出口开始恢复,一些知名酒庄的订单排到了几个月后。
更让人羡慕的是,2024年12月中国取消对澳大利亚龙虾和肉类的进口限制后,这些优质农产品迅速占领了中国的高端市场。澳大利亚的龙虾当天捕捞、次日就能出现在中国的餐桌上,新鲜度远超需要长途运输的美国产品。
这种市场替代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在质量上确实有竞争力,符合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地理位置优越,到中国的海运时间比美国短得多,物流成本也更低。在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农产品进不来的情况下,澳大利亚产品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而中国方面也乐见其成。通过扩大从澳大利亚的进口,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态度,同时也为处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树立了一个务实合作的典范。这种双赢的局面,正是澳大利亚能在中美贸易战中坐收渔利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亚能有今天的收获,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政府政策调整和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回想几年前,中澳关系还处于冰点,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在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之前,澳大利亚联盟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对华政策,把中澳关系搞得一团糟。那时候,一些澳大利亚政客热衷于搞"麦克风外交",动不动就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甚至跟着美国后面起哄,搞一些针对中国的小动作。
2022年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政府上台后,情况开始出现转机。这位新总理很清楚,跟中国搞对抗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务实合作才能真正惠及澳大利亚民众。于是,他提出了"能合作处合作,有分歧时直言,基于国家利益行动"的对华政策方针,这与中国一直秉持的求同存异精神不谋而合。
阿尔巴尼斯政府开始摒弃过去那种无端指责的做法,转而寻求对话和沟通。上台后短短三年时间里,阿尔巴尼斯就与中国国家领导人成功举行了三次会晤,这种高层互动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2023年,他还顶住国内一些势力的压力,重启了中断七年的澳大利亚总理访华之行,释放出积极信号。
澳大利亚政府不再把经贸问题政治化,而是从实际利益出发处理与中国的关系。这种态度的转变,让中方看到了改善关系的希望,也为后续取消各种贸易限制创造了条件。
中国方面也展现了极大的诚意。2023年8月,首先终止了对澳大利亚大麦的"双反"措施;2024年3月,又取消了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进口限制;到了2024年12月,连龙虾和肉类这些敏感产品的进口限制也取消了。这一系列举措,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中澳经贸关系重回正轨。
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的日子就难过多了。受中美贸易战和全球地缘博弈的影响,中日韩三国区域内贸易规模从2021年的约8500亿美元降至2024年的约7370亿美元,下降了13.5%。日本对中国和韩国的贸易下滑最为明显,202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较2019年下降了约4.0%,对韩国贸易较2021年下降7.8%。
半导体产业方面,日韩对中国实施出口限制,结果导致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2020年中国市场占韩国半导体出口的45.0%,到2024年底,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35.7%。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与澳大利亚的务实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
澳大利亚能在大国博弈中实现突围,还得益于它对自身定位的清晰认识。作为一个中等强国,澳大利亚没有盲目选边站队,而是在坚持自身利益的同时,与各方保持务实合作。阿尔巴尼斯政府这种"不以麦克风外交开道、不明确选边站队的战略选择",让澳大利亚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从大麦到葡萄酒,从龙虾到稀土,澳大利亚在中美贸易战中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这既得益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更得益于澳大利亚政府审时度势的政策调整。
参考资料:理性务实推动中澳关系发展
澳大利亚南澳州对华出口创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