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赌上三把牌 李宁赌上三把牌 李宁打lgd
创始人
2025-08-31 06:12:15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柳柳

编辑|苗正卿

题图|AI生成

李宁再次站在十字路口。这家曾凭借“国潮”浪潮登顶的本土运动巨头,正经历背水一战。

2025年上半年财报一出炉,没有惊喜,只有一串让人揪心的数字,连续两年陷入净利润下滑,利润“失血”速度又快了: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5%至30.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下滑11.0%至17.37亿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7.98%至19.52亿元)。

更让人着急的是和安踏等竞争对手的差距越拉越大:2024年安踏收入同比增速达13.6%,年内溢利增超五成至169.89亿元;而李宁2024年收入同比仅增3.9%,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至3.3%,远低于疫情前的增长水平。

李宁联席CEO钱炜在财报会议上的发言,更直接点出线下渠道的严峻现实:“我们能深刻感受到线下客流的同比减少。” 上半年,DTC直营门店收入同比下降3.4%,即便作为核心的特许经销商渠道实现增长4.4%,也同样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压力。

对此,李宁以退为进,优化门店结构净关闭51家店铺,提质增效,主动放弃部分市场份额,换取更健康的资产结构。

可代价远不止于此。李宁上半年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0%,净利率也跟着承压;DTC 渠道占比下滑、为冲销量不得不加大折扣力度,曾经几百块的鞋子,现在常挂着 “满减”“折扣” 的牌子,品牌的底气好像也跟着打了折;再加上营销要花钱、库存要清理、房产减值要计提,三座大山压得李宁喘不过气。

拨开利润下滑的迷雾,李宁决定“向死而生”,更新战略布局,下了三个关乎未来的赌注——从过度依赖“国潮”流量红利,全面转向“专业运动”价值壁垒;收缩渠道战线;天价挖来国际老将破局多品牌运营,试图为未来开辟出更新的增长曲线。

对李宁来说,这是一份不乐观的短期答卷,也是一场着眼长期的豪赌,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调整,是一场背水一战的 “二次创业”。


李宁告别 “国潮依赖”,死磕专业运动

李宁要亲手打破自己的 “国潮舒适区” 了。它的第一重豪赌,是彻底告别过去 “又想覆盖大众市场、又想冲击高端领域” 的模糊定位,从 “国潮流量” 转向 “专业壁垒”,赌的就是能在消费者心中,重塑一个 “专业、硬核” 的运动品牌形象。

这场赌局的核心策略很明确:用 “专业” 的科技和性能,对冲消费市场的疲软。最直接的信号藏在产品端 ——2025 年上半年,李宁鞋类收入占比冲到 55.6%,稳稳成了营收支柱。


为了这份 “专业”,李宁砸了真金白银。2025年上半年,李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7%,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这些钱没有白花:“䨻”科技(bèng)在轻量化、回弹性与能量反馈上的突破,已成为高端跑鞋的核心卖点。

另一方面,李宁将资源高度集中于跑步、篮球、训练三大核心运动领域,打造“超轻”“赤兔”“飞电”等明星跑鞋系列,以及“韦德之道”等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篮球产品线。

李宁通过 “加减法” 平衡品牌定位: “降温” 中国李宁系列,有意识地控制该系列的曝光频率与产量,不再将其作为“流量爆款”大规模推广,而是转向“文化符号”定位,使其回归小众路线;另一边把航天技术 “搬” 到了运动服上,在综训、羽毛球等成熟品类中,推出“航天速干”“航天防晒”等技术产品。

李宁也在主动寻找新增长曲线,去摆脱对传统核心品类的过度依赖:将户外、网球、匹克球等新兴运动品类列为拓展重点,同时发力器材配件业务(2025年上半年该品类增速达23.7%)。

专业转型需配套营销升级。品牌沟通上,李宁的营销重心也彻底变了,不再是单纯的文化输出、明星代言,而是围着“科技性能”“专业运动员故事”“赛事体验”转,拿下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合作伙伴,签了苏炳添、谢震业—— 这些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训练、比赛时穿的都是李宁;拿下篮球圈NBA首轮新秀杨瀚森,想让 “专业” 更有说服力。

这把专业牌并不好打:“国潮”带来的流量红利是短期的爆发性的,而“专业”壁垒的建立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李宁需将高昂的研发投入转化为消费者“愿意买单” 的体验,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与耐心。

更关键的是,如何避免“专业”与“国潮”的品牌形象割裂,实现二者相得益彰而非相互削弱,是对品牌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关51家店押注核心商圈,李宁在赌“少即是多”

去年冬天,北京三里屯的李宁旗舰店悄悄升级了。以前店里堆满衣服鞋子,现在专门辟出 “跑鞋体验区”。可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的一些李宁奥特莱斯店,却悄悄挂出了 “停业清仓” 的牌子。

这是李宁的第二重押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渠道结构优化。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门店总数净减少51家。


这不是简单的规模收缩,而是一场精准的“渠道外科手术”,核心逻辑是“赌少即是多”。

没人比李宁更清楚盲目扩张的代价:曾经为了抢占市场,它疯狂开店,最终导致库存高企、渠道价格混乱,成为拖垮业绩的 “包袱”。如今的调整,本质上是对过往问题的修正 —— 从 “铺量” 转向 “提质”,把资源从低效网点转移到高价值阵地。

这场“渠道外科手术” 分两步走:第一步是 “减法”,关掉那些开在低线城市、租金比营收还高的 “包袱店”,尤其是奥特莱斯里常年打 5 折、拉低品牌档次的店,把浪费的成本省下来。

第二步是 “加法”,在一线、新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开旗舰店、升级老店,把资源砸在 “能打胜仗” 的地方。

财报数据印证了这场手术的有效性:上半年李宁大货店铺平均面积242平方米,平均月店效30万元,高层级市场流水贡献接近60%,核心商业体进驻率约90%。目前,李宁已完成超级奥莱和奥莱大店建设的第一阶段,国内TOP20项目年内将全部扩面完毕。

尽管这些核心商业体位置租金成本更高,但客流量精准、消费能力强,符合品牌向专业升级的战略定位,更好地触达目标客群。

李宁也在理清 “谁该卖什么”:将“李宁YOUNG”童装业务独立运营,提升儿童品类的专业度与客群精准度;将“中国李宁”系列的销售渠道与主品牌分离,通过独立门店或专区运营,保持小众的定位属性。线上也变了,DTC模式下小程序里加了 “专业顾问”。

在虎嗅看来,李宁的渠道“优化”本质是一场主动的“收缩与聚焦”:用短期门店数量的减少,赌长期单店盈利能力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如果赌对了,李宁将拥有一批更高效、更具品牌代表性的线下据点,形成更强的渠道护城河。

可风险也明明白白摆在眼前:如果市场复苏比预期慢,关店留下的空白可能被对手抢占,进一步削弱市场份额;区域经销商也可能因为关店动荡,对品牌信心打折;短期内,营收还会受关店影响,渠道调整的“阵痛”也需时间消化。

但对当下的李宁而言,已经没得选了。


4200万年薪挖来Zara老将,李宁想抄安踏的老路

两个月前,一则人事消息在运动圈炸了——李宁家族控股的“非凡领越”宣布重磅人事调整:花最高4200万年薪,聘请Zara前高管、时尚消费品领域资深经理人Victor Herrero担任联席行政总裁及Clarks署理行政总裁,并同步升任其为执行董事。

要知道,这个薪水比很多上市公司CEO还高,李宁到底怎么想的?

Victor 不是普通的 “卖衣服的”,他是个“能救品牌的人”。当年Zara在欧洲市场遇到瓶颈,是他靠着“快速上新 + 精准选址”,三年开出200家旗舰店,让Zara营收涨了40%。现在李宁找他,是想让他救Clarks—— 这个百年英伦鞋牌,被李宁收购后一直不温不火,很多人知道 “Clarks 的皮鞋舒服”,但不知道 “它还有适合通勤的运动鞋、适合户外的靴子”。

要理解这场 “天价挖角”,也得先知道 “非凡领越” 是什么,它是李宁家族核心控股平台,由李宁及其兄长李进共同掌控,手里握着李宁公司10.5% 的股权,还有Clarks、堡狮龙、Testoni 三个品牌。2024年 “非凡领越” 营收 104.86 亿港元,光Clarks就贡献了 90 亿。也就是说,Victor 要操盘的,是李宁家族的 “多品牌版图”。

尽管李宁官方多次否认“向安踏多品牌模式靠拢”,但很明显,李宁家族一直在布局:收堡狮龙、拿Testoni,现在又请专业经理人操盘Clarks,对多品牌布局的探索从未停止,而Victor的加入,正是这一战略的关键落子。

只不过,Victor懂快时尚,但运动品牌和快时尚不一样;Clarks的核心是 “舒适皮鞋”,怎么加运动属性而不丢了自己?4200万年薪的压力下,他能在3年内做出成绩吗?没人能打包票。

就在Victor上任不久的8月,运动圈再传消息:皮诺家族评估出售彪马股权,安踏、李宁等本土巨头被列为潜在收购方。截至目前,李宁未就上述传闻所提及的交易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

但这一传闻仍折射出市场对李宁“多品牌破局” 的期待——李宁当前的多品牌矩阵(Clarks、堡狮龙等)多聚焦休闲、皮具领域,缺乏专业运动品类的国际品牌支撑,而彪马在足球、跑步等核心品类的积淀,恰好能填补这一空白。

对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的李宁而言,确实急需一张可能扭转战局的“机遇牌”。但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与安踏差距拉大,已说明李宁的核心问题在于内部运营效率与战略执行能力,而不是缺少一个国际品牌。如果无法解决内部问题,即便收购彪马,也可能陷入“收购-整合-亏损”的恶性循环,反而打乱当前 “专业转型” 的节奏。

有意思的是,李宁的三重赌注并非孤立存在:品牌转型需渠道支撑,组织人事调整为多品牌布局铺路。这三重豪赌之下,李宁的转型之路充满希望:三者互为支撑也互为约束,少了任何一环,转型都难成气候,却也布满荆棘。

虎嗅认为,未来最大的变量,还是 “专业” 能不能真正变现——毕竟,阿迪达斯在中国重回增长,靠的是经典款 + 科技创新;安踏突破千亿营收,旗下FILA、萨洛蒙等品牌多点开花;昂跑、HOKA等专业运动新贵加速渗透,都在抢专业高端市场;特步、361°等本土对手奋力追赶,专业运动赛道早已拥挤不堪,李宁若不能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消费者认可的 “专业价值”,即便渠道收缩、多品牌布局,也难以真正破局。

现在的李宁,更像一个重新出发的创业者。对李宁而言,这场“二次创业”不仅要战胜竞争对手,更要战胜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以及摆平自身转型过程中的内部阻力。

今年1月,李宁品牌创始人、集团董事长李宁对所有李宁人发布了一份长达1500字的内部信,他在文中提到,“一切皆有可能。”

如今,李宁手握三张新牌,能不能帮它赢下这局棋?

这是一条艰难的破局之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李宁有足够的耐心,扛过转型的阵痛。此刻的李宁,也已没有退缩的余地,只能咬着牙往前闯。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54886.html?f=wyxw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上协:上半年超四分之三公司实... 【中上协:上半年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微信号披露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
研学遇冷,订单缩减百分之三十,... 今年,被吐槽了两年的研学遭遇“最冷暑期”。卷低价、订单量缩减百分之三四十;海外插班项目也招不满学生,...
呷哺呷哺上半年同比减亏7成,下... 红星资本局8月31日消息,火锅品牌呷哺呷哺(00520.HK)近日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期内营收1...
从GPT-5到DeepSeek... 在AI大模型的激烈竞赛中,衡量标准正悄然改变。从美团最新开源的龙猫大模型,到OpenAI下一代旗舰G...
百济神州预计今年全年现金流为正...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8月30日,百济神州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百济神州...
4次拒接特朗普电话,莫迪为何如... 连续4次拒接特朗普的电话,莫迪为何如此硬气?印度的底牌曝光了。特朗普对印度50%的关税已经生效,但这...
年内最高81%!券商金股,金光... 8月行情在上涨中圆满收官。作为券商月度策略的精华,券商金股也在牛市中展现了较强的超额收益能力。每市A...
科技龙头纷纷“主动降温”!下周... 刚过去的交易周(8月25日至29日),A股迎来第四周连涨,但波动显著加剧,甚至可以说晃得人“头晕目眩...
TCL科技上半年净利增长近九成... 面板行业龙头TCL科技(000100.SZ)交出了一份回暖的半年度成绩单。8月28日晚间,公司披露2...
晓数点丨券商9月金股出炉:这些... 8月A股市场继续攀升,其中沪指累计涨7.97%站上3800点,深证成指累涨15.32%,创业板指累计...
原创 为... 电商双雄争霸:拼多多价格优势的深度剖析 曾几何时,手机购物的启动选项几乎等同于淘宝。然而,近年来,越...
国羽5项进决赛!羽毛球世锦赛-... 北京时间8月31日,2025年羽毛球世锦赛进入倒数第二日,国羽在五个项目均闯入决赛,石宇奇救赛点逆转...
原创 中... 澳大利亚在中美贸易棋局中游刃有余:昔日“代价”化为今日“红利” 近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脸上洋溢...
原创 一... 能源革命重塑全球格局:中国以低成本清洁电力驱动高端制造东迁 当欧洲大陆因飙升的电价而步履蹒跚,其工业...
山东港口青岛港打通“巴西-青岛...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8月25日,满载巴西纸浆的“传威丽娜”轮稳稳靠泊山东港口青岛...
大曝光!中央汇金,大举增持ET... 【导读】基金半年报显示,中央汇金大举增持股票ETF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今年上半年,中央汇金首次明确...
吴京,咋又火了? 最近,只要拥有手机的人大概会产生同一个疑惑:吴京,咋又火了啊? 这位中国队长、最骁勇善战的狼、绿色痛...
最新披露!两大赛道火爆,这些股... 医药生物和计算机两大行业个股扎堆毛利率榜。食品饮料行业毛利率居首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剔除金融行业...
志存集团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五矿...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雅文 北京报道五矿新能(688779.SH)近日公告...
AI周报 | 寒武纪成A股“股... 寒武纪成为A股“股王”8月27日,寒武纪股价盘中涨10.01%,股价1462元/股,超过贵州茅台,成...
让好内容有确定性,快手给出了答...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作者 | 张星星编辑 | 方展博8月末的成都,一场大雨将连续...
莲花全球整合战略进行时:上半年... 当地时间8月29日,路特斯科技(LOT.US)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成绩单。今年上半年,路特斯科技共...
物业巨头扭亏为盈,雅生活率先复... 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可谓是有目共睹,似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日子都不好过,然而就在最近知名物业巨头...
原创 暴... 暴增660%,对美稀土出口怎么越来越多了?中国稀土管制失灵了吗? 暴增660%,对美稀土出口怎么越来...
6名90后,非法荐股被罚! 近日,北京证监局发布了对6名90后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据悉,6名90后在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质的...
龙芯、汉芯傻傻分不清 龙芯和华... 在中国的芯片史上,汉芯必然有一席之地,只不过是一个耻辱。2003年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发布了汉...
光峰科技:上半年营收9.61亿... 8月29日晚间,光峰科技(688007.SH)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
金标联盟携手多家巨头,正式成立... 近日,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迎来了一位新成员——金标联盟,该联盟携手多家知名企业共同宣布成立了“移动智能终...
李宁赌上三把牌 李宁赌上三把牌...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柳柳编辑|苗正卿题图|AI生成李宁再次站在十字路口。这家曾凭借“国潮”浪潮...
为什么越用软件“管理”员工,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疯了快跑,作者:侯丹,题图来自:AI生成前段时间,在国内某办公软件大厂的年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