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印度终于拿出了实际反制行动 —— 一边在外交场合态度强硬,一边通过增持黄金、抛售美债调整资产结构。此前美国不仅多次威胁印度,还真的加征了 50% 关税,而莫迪的回应毫不含糊:他不仅到访中国参加上合峰会,共同签署《天津宣言》,还与普京互动频繁,两人甚至同乘一车。美国曾以 “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 为由施压,莫迪却用实际行动表明:不仅会继续采购俄石油,还会深化与俄罗斯的关系,这无疑是对美国的公开 “打脸”。
更具分量的是印度在经济层面的调整。据印度媒体披露,自 6 月起,印度央行就开始大幅增持黄金、抛售美债:单月购买黄金约 39.22 吨,同时减持美债约 150 亿美元。这一操作显然是在借鉴俄罗斯的经验 —— 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就几乎清空了手中的美债,转而增加黄金储备,以此规避美元霸权带来的风险。
印度的选择并非个例,而是全球趋势的缩影。近年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各国央行纷纷加入增持黄金的队伍;与此同时,抛售美债成为不少国家的共同选择。以中国为例,美债持有量从巅峰时的 1.3 万亿美元降至如今的 7000 多亿美元,预计年底可能仅剩 5000 亿美元。究其原因,是美国滥用关税特权、不断透支美元与美债信用,让越来越多国家看清其霸权本质,不得不通过调整资产配置来保障自身经济安全。
美国或许没料到,加征关税的施压手段,反而加速了各国 “去美元化” 的进程。印度的行动就是明确信号:当美国的霸权行径损害到自身利益时,即便是曾经试图攀附的国家,也会选择转身离开。特朗普若继续推行强硬关税政策,只会让更多国家加入反制行列,最终反噬自身的经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