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重组、转型
韩国石化企业正进行
前所未有的“自救”行动
中国也将启动淘汰
炼油、石化落后产能
化工行业将迎来“大洗牌”吗?
近日,韩国十大石化企业在政府推动下签署行业重组协议,决定削减最高达25%的石脑油裂解产能,涉及规模约1470万吨。这一比例相当于韩国石化总产能的四分之一。
参与重组的韩国石化企业包括LG化学、乐天化学、SK Geocentric、韩华道达尔、韩国石油化学工业、韩华解决方案、DL Chemical、GS Caltex、HD Hyundai 和 S-Oil 公司。
△参与本次减产协议的韩国石化企业代表。(图源:Korea Economic Daily)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披露,这些企业将在年底前提交具体实施方案,削减量在270万至370万吨之间。
韩国财政部长官秋庆镐明确表示,解决产能过剩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政府将为真正落实改革的企业提供财政与税收支持,但不会允许任何“搭便车”行为。
01
全球市场供需失衡
石化行业本身具有典型的周期特征,对供需变化极为敏感。过去三年,全球石化产能持续释放,而下游需求增速却明显放缓。
需求端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汽车、纺织和建材等传统消费行业增速减弱,同时新能源转型削弱了部分石化品的边际需求。
供给端则持续扩张,中东依托低油气成本扩大规模,中国通过大炼化一体化项目快速增加产能。据IHS Markit的数据,2024年至2027年全球新增乙烯产能将超过2000万吨,其中中国和中东占比接近七成。
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化工品价格大幅下滑。以乙烯为例,2024年亚洲现货价格一度跌破800美元/吨,较2022年的高点下跌近四成。这直接压缩了裂解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让韩国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02
韩国石化困境:原料成本劣势明显
韩国的石化困境根植于其独特的产业结构。作为全球最大的石脑油进口国之一,该国石化产业高度依赖石脑油原料的裂解装置。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企、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一原料路线的成本劣势不断凸显。
与中东以低价天然气液为原料的裂解工艺相比,韩国生产乙烯的成本显著偏高。2024年,其单位生产成本平均高出约400美元/吨,竞争力差距持续扩大。
近年来,韩国石化行业盈利能力已大幅下滑:2023年主要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不足3%,远低于2016–2018年行业景气时期超过10%的水平。2025年上半年韩国石化产品出口额也同比下滑11.1%,总额降至217亿美元。
据韩国化学工业协会测算,若市场低迷持续,近半数韩国石化企业可能在三年内面临财务危机。
03
三大重组路径:减产、整合与转型
为对石化行业进行自救,韩国政府提出了三大重组目标:
具体到执行层面,产业整合将从区域入手。
在大山工业区,乐天化学与现代集团正在探讨合并裂解业务;
在蔚山工业区,SK创新与韩国石油化学则研究通过削减产量与联合运营进行整合;
在丽水工业区,七家裂解厂过度集中,业内预期GS Caltex、LG化学和乐天化学可能会探索联合运营模式。然而丽水的情况更为复杂,YNCC(韩国最大的石脑油裂解中心)因流动性问题被迫暂停第三工厂,使得整体谈判进程增加了不确定性。
△位于韩国丽水工业区的锦湖石化工厂。(图源:Korea Economic Daily)
政府层面,则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产业危机地区认定等方式,帮助地方缓冲重组所带来的就业与经济冲击。例如瑞山市有望被指定为产业危机地区,一旦获得认定,当地社区将得到就业稳定资金、税收减免和专项贷款等支持。
04
中国将启动对石化与炼油行业的全面整顿
在全球石化市场新增产能持续释放的背景下,韩国石化减产虽然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供应过剩压力,但或对稳定亚太市场预期起到一定信号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产能过剩问题并非韩国独有。中国石化行业也已显现结构性过剩风险。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政府预计于今年9月启动对石化与炼油行业的全面整顿,旨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并将投资引导至高端材料领域。
△彭博社报道中国政府于今年9月启动对石化与炼油行业的全面整顿。
知情人士透露,该方案正待工业和信息化部最终批准。内容包括要求运营超过20年的石化装置——约占全国总数40%——进行节能增效改造;推动产能由大宗化学品转向特种精细化学品;并建立新投资机制,优先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学、电池及可再生能源相关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
整顿亦瞄准规模偏小、能效低下的炼油产能。年产能低于200万吨的炼油厂可能面临关停。行业因汽油和柴油需求下滑已出现约6000万吨产能过剩,开工率普遍偏低。
乙烯产能过剩问题则预计难以通过本轮整顿直接解决。据中经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乙烯产能已达3493.37万吨/年,2025年产量预计逼近3820万吨,供应过剩的压力仍在攀升。
据报道,出于过剩担忧,2026年后新建乙烯项目审批可能趋严,该议题已被列为下一个五年规划中的重点。
从韩国石化行业的减产重组,到中国对炼油石化落后产能的淘汰,这场席卷亚洲的深度调整将如何重塑全球石化行业的竞争格局?欢迎评论区留言!
(上述资料来源:Korea Economic Daily、彭博社、中经数据、IHS Mar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