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净赚近1.5亿,美的集团独家回应 一天净赚4亿 一天净赚3亿
创始人
2025-09-04 16:05:44



今年美的中国市场的重大变革就是全面向零售转型。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梁宵

编辑|米娜

图片来源|受访者

8月29日,美的集团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5%,平均下来,相当于一天净赚近1.5亿元。

但对于很多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包括美的在内的家电股的“赚钱”能力还不够令人满意。目前,国内家电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都不高,拿港股来说,美的集团的动态市盈率在13上下(A股11上下),低于“港股十巨头”的平均数(高盛集团此前提出“中国民营企业十巨头”的说法,后来也被称为“港股十巨头”,美的位列其中);今年以来(截至9月2日),美的集团(H股)股价累计涨幅20%,同期香港恒生指数涨幅为27%,两相对比,也能看出资本市场对美的未来增长空间的保守和犹疑。

“我们最近股价表现不如大盘。美的属于比较稳健的股票,股价波动不大;在当前市场比较好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成长更快的(股票)。”美的集团董事会秘书高书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公司估值被低估了,所以才会进行回购操作。”

今年初,高书加入美的,此前在中金投资银行部担任董事总经理。尽管是“空降”,但她对美的的了解由来已久:最早的接触在2013年,她作为投行“新手”参与了美的集团在A股的整体上市;12年后,已经成为投行“老手”的高书,全面负责美的集团赴港上市,最后的融资规模刷新了过往三年港股IPO的纪录。在高书看来,如今的美的与十几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很多人眼中,美的依然还是个传统的家电公司。

而国内家电市场早已是红海一片,在多个家电品类中都占据“数一数二”地位的美的,要想再向前一步,一条路是“卷自己”。2025年美的在内部进一步强化的“简化之战”以及自我颠覆的DTC(直面消费者)渠道改革,都是针对成本和效率的不断优化:2025年上半年,美的的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到10.6%,2024年同期这个数字是9.5%。

另一条路则是“向上走”“向外走”。2025年上半年,美的“COLMO+东芝”双高端品牌整体零售额同比增长超过60%,OBM(自有品牌)收入达到智能家居海外收入的45%以上,从数字上来看,美的这两项业务同比提升显著,但考虑到原有基数不大,绝对规模尚且有限。

“家电行业和钢铁、水泥行业一样有生命周期,美的现在一是把自身家电业务的周期改造得更平缓一些,通过业务模式变革、高端结构调整以及往海外走等方式延长第一条曲线的发展周期,同时推动第二条曲线to B业务和家电行业形成完美的衔接,形成‘增长接力’的态势。”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

B端业务,是美的现在更想讲好的故事,财报中也透露出这样的心思:2024年年报开始,美的集团对营业收入构成表中的统计口径做了调整,大类还是智能家居(to C)和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to B)两部分,前者不再分类展示,后者首次列明了不同业务板块的各项指标,包括新能源与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以及其他业务。

“希望能更清晰地展现美的B端业务的价值。”高书说。整体披露的情况下,2023年,美的的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的整体毛利率仅有23.71%,远低于消费电器的33%;分类披露之后,美的的优势业务得以凸显,比如其中的智能建筑科技,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9.33%,为所有业务中最高,超过了智能家居的28.52%。

高书同时透露,在三大to B板块之外,今年美的把医疗和物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to B业务正式划分为五大板块;此外,物流板块的安得智联已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有望成为美的体系内第一家真正分拆上市的子公司,未来将借助资本市场和产业整合的契机,通过并购的方式进一步做强。

并购也是美的一直以来的增长推进力之一:通过收购东芝家电收获了专利和海外市场,通过收购库卡切入到工业机器人的新赛道,通过收购合康新能、科陆电子增强了新能源的布局。新董秘的投行背景,甚至曾让外界猜测是美的加速并购的一个信号,高书否认了其中的联系,但她也表示:美的一直在寻找并购机会,尤其是B端业务,而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更是“积极关注”的目标领域。

希望打造“全球化科技集团”的美的正在努力撕掉“传统”标签,增加“科技”含量:5年前提出从“产品领先”战略转为“科技领先”战略,2022至2024年,美的在研发上的投入总计超过430亿元,2025年上半年再次刷新,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达到88亿元;2025年,美的自研的人形机器人美罗已经正式上岗,而它就职的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也刚刚通过了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的认证——方洪波曾直言“美的还没有建立起护城河”,但几位接受采访的美的高管也指出:技术有望成为美的未来的竞争利器,“AI应用领域甚至可以与互联网公司一较高下”。



如果说,这是美的野心蓬勃的未来,而现在,科技美的的故事才刚刚开了个头。

美的股价增长为何低于大盘?未来的并购方向有哪些?业务分拆有何进展和计划?就这些市场关注的问题,美的集团董事会秘书高书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

“全面向零售转型”

《中国企业家》:很多家电企业感到今年增长压力很大,美的会怎样去应对?

高书:得益于国补,今年上半年整个行业有所增长,随着补贴边际效果减弱,未来行业是会有压力的。

这是国内市场的现状,不过海外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去年美的外销已经占到to C业务的46%,未来还会进一步提升。从全球市场来看,美的的份额也就5%左右,而且有竞争力的全球型玩家已经不多,未来不管是从效率,还是研发投入来看,中国企业的优势都更大,美的还是有信心能争取到更多全球份额,所以我们to C的重点是海外,而且要做OBM(自有品牌)。

对比来看,B端应该会比C端增长潜力更大。

《中国企业家》:B端增长也主要来自海外吗?

高书:要看不同产业。比如智能建筑板块,有近一半的收入在海外,我们上半年收购了欧洲一个品牌——ARBONIAAG旗下的气候部门ARBONIA Climate,会与2016年收购的意大利中央空调品牌Clivet形成协同,未来这个板块的策略是“中国-欧洲双主战场”;对于库卡来说,2024年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只有20%多,现在(2025年上半年)已经到了近30%,相比全球,中国市场未来增速会更快。

《中国企业家》:刚才说的是增量,而在存量市场,互联网公司的增长势头越来越强,美的如何与之竞争?

高书:各家企业都各有优势,我们也在向互联网公司学习,比如说他们的轻资产模式,我们也考虑在一些生活电器的品类上采用;另外他们的营销也值得我们学习。



今年美的中国市场的重大变革就是全面向零售转型,现在我们也在赋能美的的小B经销商,帮他们开店、做门店引流、培训店员,希望他们跟美的做生意能更简单,可以专注做好零售;除此之外,我们也做了很多事情去强化品牌认知。以前,我们的传统门店更多开在家居卖场,但未来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就要在更有年轻流量的地方,开出多种不同形态的门店终端,比如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中植入美的产品,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B端业务尚未赢得市场估值”

《中国企业家》:在很多投资人看来,美的的市盈率不高,A股11左右,港股13左右,针对资本市场的表现,美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高书:最近美的股价表现确实不如大盘,当前的一个股价水平,我们觉得是被低估的。

今年美的也加大了股东回报力度,一个是现金分红,去年(2024年)现金分红率接近净利润的70%(每10股分红35元),今年我们也是首次推出了中期分红(每10股分红5元);另一个是股东回报更加多元化,今年已经推出了两期回购计划,分别为15亿元~30亿元(用于股权激励)和50亿元~100亿元(不低于70%用于回购注销)。

有些个人投资者打电话给我们,质疑管理层因为想回购,所以不希望股价涨,其实并不是这个逻辑,恰恰是因为我们认为公司估值被低估,用公司现金回购注销对全体股东是更有利的;如果公司估值在合理水平,实施现金分红可能会更好。从财务报表上来讲,注销可以增厚EPS(每股收益),是资本市场常见的一种市值管理方式,尤其是境外资本市场。

《中国企业家》:美的的回购操作还会继续?

高书:我们目前是在探索多元化的股东回报方式。对于A股市场来说,回购注销的方式并不常见,大家更习惯于现金分红,所以我们也会综合判断回购后的市场反馈和表现,不排除把回购注销作为常态化的增强股东回报的方式。

《中国企业家》:你们认为美的股价被低估的原因是什么?

高书:在很多投资者看来,家电板块属于防御型股票,股价很稳,波动较小,而在目前市场比较好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去关注成长更快的股票,所以家电股普遍表现没有那么突出。

对于美的来说,大家还是简单地把它当作一个传统的白电企业,而没有看到我们在to B板块的业务潜力——后者会享有更高的估值。当然,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美的B端业务板块没有像家电主业那样赢得数一数二的市场地位。

基本面始终才是最核心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还是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把to B做大,其实今年已经有一些分析师开始注意到美的B端的估值了,因为我们去年(2024年)B端收入首次突破了千亿元,2024年A股上市公司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公司也就100多家。

《中国企业家》:不过美的to B业务的毛利率并不高。

高书:to B整体上的数字是这样,不过各个业务板块差别比较大。比如智能建筑科技板块就是集团毛利率最高的板块(2024年数据:30.17%);新能源和工业技术这个板块又分成两部分,新能源赛道目前利润率很薄,但是同比来看已经有所提升,比如今年上半年合康新能的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33%,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且现金流远超利润。工业技术板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因为前期研发投入高,刚刚达到盈亏平衡,后期利润会有所体现;机器人与自动化的利润目前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有些核心零部件还处于研发爬坡阶段,现在我们在减速机、大电机等方面已经陆续有所突破,未来to B业务整体的利润率会有极大的改善。

除了这三大板块,今年我们把医疗和物流也提升到一个业务板块的高度,所以现在to B业务就是五大板块,定位更清晰了。另外,从2024年年报开始,我们把财务报表做了一些调整,将to B三大板块的业绩情况分列了出来——既然希望市场对我们进行分类估值,也需要把B端的财务数据展现得更加清晰。

“大的并购目标尚未出现”

《中国企业家》:考虑到你的投行背景,外界猜测美的要进一步加速并购,是这样吗?

高书:其实没有什么关系。美的一直在看各种并购机会,今年也做了不少,除了刚刚提到的ARBONIA,还有东芝电梯(中国)的股权,C端还收购了德国品牌TEKA,家用空调领域收购了喜德瑞的中国业务。

不过相对于我们集团来说,这些并购体量都是比较小的,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也很难再出现像库卡那种体量的并购标的。



《中国企业家》:下一步并购的方向是什么?

高书:C端来看,我们会持续看细分市场内具有品牌价值和渠道资源的公司,补齐我们在一些国家和细分领域覆盖不足的地方,引入市场增量。未来美的的发力重点在B端,并购也会更多围绕to B五大板块展开。

《中国企业家》:回到市值的问题,整体上市的多元化公司,估值一般都会小于分拆之和,美的如何推进分拆操作?

高书:其实从A股分拆政策一出来(2019年底颁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我们就试着做了一些业务拆分,但最后没有成功;现在也在推进其他分拆,比如智慧物流板块的安得智联已经向香港联交所申报,如果顺利的话,有望成为我们集团第一家分拆上市的公司。

《中国企业家》:合与分的逻辑是什么?

高书:合与分还是围绕美的当下的战略,比如美的过去也吸并了A股上市公司小天鹅以及香港上市平台威灵,目的就是理顺集团内部业务架构,加强内部协同。

从拆出公司的角度来看,首先得符合监管要求,同时分拆后能有独立发展的能力和增长空间。比如安得智联,主要业务是生产物流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跟集团传统的主业有区别;去年安得不到200亿的收入规模,如果在集团报表内,大家很难注意到,但其实它过去几年的增速以及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都是超过集团的。另外,中国的生产物流集中度还很低,未来可能有行业整合的机会,独立上市平台可以更好地借助资本市场和产业整合的契机,通过并购的方式进一步做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601689,实控人套现8.8... 2025.09.11本文字数:3176,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慕青封图 |AI生成上市...
今年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来... 今年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来了,这次在东北。几天前,沈白高铁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沈白高铁正线起自沈...
王腾翻车,给“网红”雷军敲响警... 小米的一纸内部通报,王腾彻底破圈了。不到四十岁、职级已达21级的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被誉为产品开发、...
AI星辰大海,时代向上的斜率 ... AI星辰大海,时代向上的斜率宏观对冲投资大师斯坦利·德鲁肯米勒:永远不要只投资于现在,要投资于未来。...
千亿市场!iPhone17推动... 又到了苹果发新机的时刻,然而近年来苹果的新机越来越没有特色,尤其是匮乏革命性的创新。乔布斯去世前最后...
高德上线“扫街榜”,接近人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子姣)9月10日,在阿里巴巴公司26周年庆这一特殊节点,高德地图正式推出全新...
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是什么? 一近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当前最大的时代红利,是如今是普通人躺平成本最低的年代。”从理性上来说,...
甲骨文创始人一度成全球首富,财... 2025.09.11本文字数:198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樊志菁封图来源 | 视觉...
套路营销托不起电影高票房 套路... 观众更清醒了。文丨海克财经 许俊浩暑期档战火方熄,国庆档即将到来。据猫眼数据,定档2025年国庆档的...
上市十年来首次减持,拓普集团实... 上市十年来没有减持,一出手的套现金额,就接近十位数。适逢股价高点,拓普集团的四家股东,将自己手里的股...
甲骨文飙升36%!纳指标普再创... *三大股指涨跌互现,道指跌超200点。*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回落,10年期美债逼近4%。*国际金价再创历...
蔚来汽车再融资10亿美元 冲刺...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伟9月10日,三地上市的蔚来汽车公告,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82亿股A类普通股。公司...
东莞农商行的负增长困局 东莞企... 上市农商行“老幺”的业绩负增长烦恼依旧持续。继2024年首次陷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降”困境后,...
多国财政困局推涨金价 全球资产...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自8月下旬起,国际金价一路高歌上扬,今年以来涨幅已逼近40%。全球央行持续购金、...
光伏产业“反内卷”,国家出手了... 近年来,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不断加剧,部分企业通过虚标功率、低价倾销、低质竞争扰乱市场,导致产业“...
20年来的最差评估!美报告:美...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扬】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2024...
波音防务与工会达成临时协议 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记者当地时间9月10日获悉,波音防务与国际机械师和航空航天工人协会(IAM)...
经纬早班车|甲骨文一夜市值暴增...   【隔夜重磅】  特朗普再次敦促美联储大幅降息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
AI的风也吹到了打印机行业 a... 作者 | 王小娟编辑 | 黄昱自从AI横空出世之后,各行各业都正在被AI赋能。如今,这股风也正在吹到...
如何看待寒武纪高价增发 寒武纪... 寒武纪近40亿元的定增事项获批,再度激发了市场的热情。寒武纪目前市净率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股价...
关停润熙泉 华熙生物突围护肤线... 调整“边缘”品牌,华熙生物转型变革提速。9月10日,针对旗下润熙泉品牌关停一事,华熙生物相关人士对北...
知名巨头突然宣布:裁员9000... 9月10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将在全球新一轮重组中裁员9000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5...
AI的风也吹到了打印机行业 a... 作者 | 王小娟编辑 | 黄昱自从AI横空出世之后,各行各业都正在被AI赋能。如今,这股风也正在吹到...
本轮市场上涨由何贡献? 本轮资... 我们将A股和港股的近一年涨幅拆分为盈利贡献、估值贡献和股息贡献,其中估值贡献进一步拆分为无风险利率贡...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把做强国内大...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0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报告了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根...
美联储9月理事会人事之争:法官... 美国司法部已对一名法官的裁定提出上诉。该裁定暂时阻止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涉嫌房贷欺诈为由而罢免美联储理事...
米兰出任美联储理事的提名获得参...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投票通过了特朗普总统提名的白宫高级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Steph...
“欧洲花呗”Klarna美股首... “欧洲花呗”Klarna Group Plc美股首秀亮眼,股价两位数大涨,为这家金融科技独角兽的头号...
亚马逊被爆正在开发AR眼镜,代... 周三,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亚马逊正在开发一款面向消费者的增强现实眼镜,代号...
半年营收6100亿元的光伏板块... 编者按:新能源“半年考”上半年,新能源行业整体快速发展,但不同细分市场呈现出不同景象。光伏行业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