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研发投入,理想汽车要造「汽车界的 iPhone」? 百亿研发 百亿研发资金
创始人
2025-09-06 15:52:15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新能源汽车竞争正在从野蛮生长,向实力为王的下半场转进,已然成为行业共识。此时,一份稳健的财报往往比任何华丽的说辞都更有说服力。

近期,理想汽车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再次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观察这家头部新势力的好机会。

财报显示,二季度其销量超过11.1万辆,位居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销量第一。季度营收达到302亿元,环比增长16.7%;同期净利润11亿元,环比增长69.6%。

这已经是理想汽车连续第11个季度实现盈利。



在其它新势力车企仍在“扭亏为盈”的生存线上挣扎时,理想汽车早早跨过了这道门槛。这不仅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保持主动,证明了自身商业模式的韧性与健康。

在《节点财经》看来,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对理想汽车过往战略定力的肯定,更是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所信奉的“选得准、选得长、迭代快”核心理念的直接体现。当竞争对手仍在为“生存”苦恼,理想汽车已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公司面对的已不再是“活下去”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技术深耕和组织进化,将领先优势转化为不可撼动的行业地位?那么,对这个问题,理想汽车给出了一个什么答案呢?

01 自我造血,才能先人一步

我们还是先从新能源汽车赛道开始谈起。众所周知,这一赛道资本密集、竞争激烈,持续“烧钱换市场”仍是当下的常态叙事。

但是,理想汽车用一份份连续盈利的财报,成为率先打破常态的新势力。其实即便放眼全世界,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率先且唯一实现这一成就的新势力车企,也只有理想汽车一家。

而且,如果深入剖析理想汽车最新的财报,其“造血”能力的强劲程度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开篇提到的营收、净利润的增长,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经营利润,更是达到了8.27亿元,环比增长超过200%。

数据更直观,其强劲增长的背后,清晰揭示出理想已建立起一个高效、可持续的“正循环”发展模式。在这个闭环中,产品的市场成功转化为健康的毛利率和稳定的现金流,而充裕的资金又反过来支撑起更大规模的技术研发与服务网络扩张,最终以更强的产品力和用户体验,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形成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种战略意义上的成功。

这意味着,理想汽车已经彻底摆脱了新势力普遍存在的生存焦虑,可以依靠自身业务产生的利润,从容地为未来布局。

更重要的是,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公司的现金储备已高达1069亿元,“弹药充足”。可以说,这个级别的现金储备,为理想汽车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战略纵深和抗风险能力。

首先,在日益加剧的市场价格战中,这是理想保持战略定力的底气。其无需为了短期的销量数据而牺牲长期价值。而且,这更为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长期核心技术研发(如AI大模型、自研芯片等)提供了最坚实的资金保障,确保了技术投入的连续性和领先性。

最后,在同时操盘多款增程与纯电车型、持续扩张全国超充网络和服务中心的关键阶段,这笔资金,能够确保各项业务能够协同并进,不会因资金掣肘而顾此失彼。

李想曾明确表示,理想并不试图改变竞争对手的销量。他认为,在商业实战中,“理想唯一改变的是学到的更多,训练的更多,成长的更快。最终要‘掌控自己的命运,挑战成长的极限’”。

其实,这份从容和专注,正是建立在强大的财务健康度之上。因为只有实现了“自我造血”,企业才能真正摆脱外部资本市场的短期压力,将资源聚焦于用户价值和长期核心能力的构建,从而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当然,连续11个季度的盈利不会让理想汽车满足。而领先一个身位后,其如何利用庞大的优势资源,巩固和扩大头部地位,已经成为当前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那么,理想汽车打算怎么做?

02 百亿研发投入,必须瞄准智能化

对于未来的规划,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李想透露,“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AI硬件终端做出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产品”。



从这话中能清晰地感受到,理想汽车下一阶段的主要方向已明确指向了人工智能。其实,这是大势所趋。当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三电系统的差异化逐渐缩小,智能化水平如何,正在成为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对此,理想汽车不仅有着清楚的认知,更给出了明确的行动。

根据规划,其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8亿元,平均每3天投入一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预计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2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将超过60亿元。

在造车新势力中,这种规模的投入可以说首屈一指。而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些投入正在高效地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智能驾驶,李想就坦言,“2025年,整个辅助驾驶行业遇到了至暗时刻”。但是,他同时指出,这是黎明前的黑暗,“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是很清晰的通往L3、L4甚至L5级自动驾驶的路径”。

与行业此前主流的“模仿学习”端到端模型不同,VLA采用的是“强化学习”的技术路径,基于思维、沟通、记忆和自主学习四大能力,使其不仅能理解物理世界,更能进行深度思考,更接近于人类的驾驶逻辑

对于VLA技术,李想将其比作ChatGPT4.0对3.5的代际突破。而理想汽车即将通过OTA8.0,正式推送的VLA司机大模型,被视为全球首个落地的同类技术,这无疑将成为其产品最坚固的壁垒之一。

更强大的模型,自然也就需要芯片能力及时跟上。

对此,理想汽车CTO谢炎透露:“今年年初,(自研)芯片已经成功流片并回片,目前正在进行车载测试,一切进展顺利。我们预计明年将其部署在旗舰车型上并交付给用户”。这款芯片“在运行大语言模型时,它能提供2倍的性能,在运行视觉模型(如CNN)时能提供3倍的性能”,为未来的技术迭代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基础。

用户体验上,比如智能座舱,“理想同学”也将在OTA8.0中进化为智能体(Agent),将具备自主使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和专属记忆连接三大核心特点。用户一句话,就能通过系统的“桌面大师”功能创造专属应用,甚至可以调用车外摄像头,实现自动停车缴费等复杂任务。



这种深度的智能化交互,将座舱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AI领域大举投入,在产业链上游,理想汽车也在持续深耕,构筑硬件层面的核心技术壁垒。其自研的碳化硅功率芯片、自研自制的碳化硅功率模块,以及新一代电驱动总成,都已在苏州和常州的生产基地量产下线。

由此,理想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内,首个实现自研自制碳化硅塑封功率模块的整车厂,完成了从芯片到总成的端到端、全链路垂直整合。而从VLA大模型到理想同学智能体,再到自研的碳化硅功率模块,这种深度的技术布局,为其构筑起了一道,短期内难以被模仿和超越的智能化核心壁垒。

03 主动“迭代”,已是成败关键!

如果说技术研发能够决定一家企业能走多高,组织能力就能够决定它能走多远。

《节点财经》认为,面对日益丰富的产品矩阵(4款增程SUV+1款MPV+2款纯电SUV)和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如何高效地发挥企业的组织能力,已成为成败的关键所在。

这一点,理想汽车很主动。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就启动了一场深刻的销售服务体系升级。其中最核心的变化,就是撤销了原有的“五大战区”架构,改为由总部直接管理全国23个区域的扁平化模式。

对此,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表示,这次变革“不是被动地调整,而是主动贴合一线的需求,夯实直营优势”。他进一步解释,新架构已经调整完毕并进入正常运转阶段,其核心是锚定一线销售专家的三大需求:获得有竞争力的收入、个人成长和提升效率。



也许有人疑惑,理想汽车发展的挺好,为什么要自己折腾自己?这是没有明白其变革的核心逻辑。此次调整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破层级壁垒,将权力和资源更多地赋予一线作战单元,从而提升决策效率和市场反应的灵活性。

新架构的主旨,是构建以门店为核心的用户运营能力,让最了解市场和用户的团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实现“因地制宜定策略”。比如,在北方区域可以聚焦增程车型的“冬季续航稳定”优势进行推广,而在南方区域则可以侧重纯电车型的“节能、空间、智能”卖点。

在《节点财经》看来,此次变革可以看作是理想汽车将基因中“快速迭代”文化,从产品研发成功应用到组织管理的一次重要实践。其实,在传统车企,这种规模的组织调整往往需要漫长的决策和执行周期。但理想汽车展现出的高效与果断,正是其互联网基因的体现。

李想的反思也体现了这种迭代精神。

他说:“我们确定会减少SKU数量,回归理想ONE和L9时代,每款车把一个配置打造到极致……必须加速技术平台和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确保出牌的频率更快”。

反应在理想汽车的行动上,9月底,理想i8将冲刺累计交付超8000辆,而理想i6也将于9月开启上市及交付,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也将全量推送。

一位L9和i8的理想双车主告诉《节点财经》,他之所以选择L系列是因为理想原创产品能力和完美满足家庭场景需求,继续选择纯电i8,则是再次被理想原创设计能力打动,以及相信理想自身AI技术不断迭代的能力。



综合来看,理想汽车正以一种清晰、务实的增长路径,构筑其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财务层面,其连续11个季度的盈利和千亿级的现金储备,获得了长期博弈的坚实资本;技术层面,其重兵投入到以AI为核心的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研发中,VLA大模型等成果已初步展现出其领先行业的实力;组织层面,主动进行体系变革,“快速迭代”,持续优化组织效率,为未来规模化发展铺平道路。

长期主义很多企业都在讲,但理想汽车的长期主义,是体现在“选得准”的赛道定力之下,以“迭代快”的敏捷姿态,将技术投入高效转化为用户价值与组织效能的一场精准而高效的“马拉松”。

在风云变幻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理想正用自己的节奏,掌控命运,挑战极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办公室门口听到定增合作内幕,用... 红星资本局9月6日消息,近日,宁波证监局公布了一则有关内幕交易的罚单。罚单内容显示,李某在办公室门口...
又有大行客户经理被查、这次来自... 据清廉娄底消息,建设银行湖南省娄底市分行高级客户经理邹东雄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建设银行湖南省...
股市回调资金开始青睐消费领域?... 9月4日,恒生指数遭遇回调,新消费板块也持续震荡。截至15:00,恒生消费指数成分股走势分化,毛戈平...
上海召开民营经济圆桌会 打造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9月6日电(范宇斌)“打造高质量民营孵化器,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专题...
原创 谁... 一场饭局,美国半壁科技江山的大佬们全都来了!看似只是一场高端聚会,实则是一次足以牵动全球科技格局的“...
银行股市值大涨,业内人士继续看... 近日,上市银行市值大涨引发市场关注。上市银行总市值受何因素影响?银行股投资价值何在?如何看待后续走势...
控股股东遭被动减持320万股,... 图源:图虫 国资刚刚入主不到一个月,黑芝麻(000716.SZ)的控股股东遭被动减持。 9月4日晚,...
高通CEO安蒙:英特尔芯片代工... 9 月 6 日消息,高通 CEO 克里斯蒂亚诺・安蒙(Cristiano Amon)昨天在接受彭博社...
三折叠屏是“炒股神器”?华为又... 从手机到电视都在“跨界”:华为发布会杀疯了!朋友们,你华还是你华。9月4日,华为这场发布会,三个小时...
IPO募资转身就理财!复宏汉霖... 9月4日,今年的大牛股复宏汉霖因内控失效,挪用IPO募资款项投资受到联交所谴责,引发股价大跌,截至当...
白酒行业半年报:深度调整、分化... 红星资本局9月6日消息 目前,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均已披露,红星资本局统计了22家白酒上市公...
增程换纯电,蔚来们苦等的拐点来... 作者丨无情编辑丨坚果封面来源丨Unsplash近日,蔚来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对于已经走到悬崖边缘...
一个月涨超100%,“江西零售...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钇璟9月4日晚间,国光连锁(605188.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
威马汽车停摆两年多又复活!放话... 2025.09.06本文字数:97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肖逸思9月6日,威马汽车在...
燕翔:盈利周期——美股稳健,欧... 燕翔、石琳(燕翔 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核心结论25Q2美股盈利保持稳健...
赵建:9月月度分析——奋起直追... 赵建系西京研究院院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核心观点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与金融市场结构调整的背景下...
*ST金泰内耗不止:董事会改选...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赵奕 上海报道股东内斗、控制权争夺、管理层动荡……如今...
智谱打响中场战事 智谱打响中场... 出品|虎嗅科技组作者|宋思杭编辑|苗正卿头图|视觉中国还有一个月时间,智谱将正式进入IPO冲刺期。按...
如何才能“活出自我”? 上期文章,我们探讨了构建内在价值体系过程中最常见的困惑——如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不知道你有没有...
深圳老牌国企换帅,去年人均薪酬... 【高管】担任深圳市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3年后,董事会同意尹可非不再担任董事长、董事、战略规...
刘晓曙:美国关税手段为何失灵?... 刘晓曙系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本文原载于金融时报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推行...
创新药BD交易大爆发下,New... 9月5日,恒瑞医药(600276.SH)宣布与美国Braveheart Bio公司就其自主研发的心肌...
又创新高!金价盘中突破3600... 6日,国际金价走高。现货黄金涨1.15%,报3586美元/盎司,再创新高,盘中一度突破3600美元/...
浅谈纸媒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创新 ■ 孙达佳 新闻评论作为纸媒表达观点和立场的阵地,它的语言风格,是吸引读者、树立媒体品牌、提升受众影...
威马官宣:9月复产,今年产销“... 时隔两年,威马汽车微信公众号终于更新,这次带来了即将复工复产的消息。9月6日,威马汽车发布《致供应商...
中国田径队73名运动员参加世锦... 图源:新华社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世界田联官网发布了2025年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参赛名单,中国田...
万亿美元“大饼”,摆到马斯克面... 据环球网援引美国彭博社5日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向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提出一份新的...
百亿研发投入,理想汽车要造「汽... 文 / 三生来源 / 节点财经新能源汽车竞争正在从野蛮生长,向实力为王的下半场转进,已然成为行业共识...
现在的奶茶名,像皇帝赐的封号....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这年头,没点文化连奶茶名都看不懂关于奶茶名字取名难懂的争议,已经不止一次登...
研发投入持续领跑,比亚迪稳坐A...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近日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技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