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9月8日电 (林琬斯)近日,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可孚医疗)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可孚医疗正式启动A+H双重上市。
背背佳是可孚医疗旗下的品牌之一。2024年,矫姿产品背背佳翻红,根据招股书,当年可孚医疗的背背佳等矫姿带产品收入5亿元。
背背佳等矫姿带一年卖了5亿元
招股书显示,可孚医疗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最大的家用医疗器械企业之一。
2009年,可孚医疗前身湖南可孚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12月改制为股份公司并更名为可孚医疗。2021年,可孚医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及交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中国销售额计,可孚医疗在所有家用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二。
招股书显示,可孚医疗聚焦五类家用医疗器械,包括康复辅具类产品、医疗护理类产品、健康监测类产品、呼吸支持类产品以及中医理疗类及其他类产品。
从具体的产品来看,康复辅具类产品包括助听器、矫正/矫姿产品、电动轮椅等。按2024年家用医疗产品中国销售额统计,可孚医疗在康复辅具产品中国销售排名第一。
其中,背背佳也是可孚医疗的产品之一。可孚医疗在招股书中介绍,背背佳品牌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最早专注于体态健康管理的品牌之一。
不少人最早认识背背佳,是通过电视购物节目中青少年穿上背背佳之后与矫正之前的身形、姿态对比的高频广告。
媒体报道称,1997年,杜国楹花费5000元买下“矫正坐姿”专利,并在此后创立“背背佳”品牌。坚信“营销为王”的他将背背佳搬上了电视购物节目,成功获得一众家长的青睐。
仅一年时间,背背佳就卖出了4.5亿元,年仅25岁的杜国楹也因此加入了亿万富翁俱乐部。
2005年,杜国楹将背背佳品牌卖给了橡果国际,然而橡果国际未能延续其辉煌,背背佳一度销声匿迹。
招股书称,2022年4月,可孚医疗收购了背背佳,并实施战略重新定位,使其成为“体态管理专家”。
2024年,背背佳在直播间“翻红”。蝉妈妈平台显示,2024年5月8日,背背佳旗下产品跻身医疗保健品类直播商品榜第一位,近90天累计销售额突破1亿(该平台算法最多显示金额为1亿元)。
极目新闻2024年5月15日报道称:飞瓜数据显示,背背佳品牌在抖音的销售额从2023年末起明显增加。最近180天内,背背佳的销量超过100万件,销售额超1亿元,其中69%来自直播,56%来自品牌自播,而在整个2023年和2022年,背背佳在抖音的销售额分别为5000万-7500万元和50万元-75万元。
被收购后,背背佳将自己的受众群体从青少年延伸至成年人。招股书中,可孚医疗表示,这一举措(前述战略重新定位)成功地拓展了公众对矫姿类产品的认知,成功让更多年龄和职业人群认识到了体态改善需求,并对背背佳品牌产品的功能和品质形成了良好认知。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将背背佳称为“美丽刑具”。招股书显示,可孚医疗的矫正/矫姿产品涵盖日常生活中追求姿势改善的各年龄段消费者,尤其针对长期久坐的学生及办公人群。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中国矫姿带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9亿元,预计到2030年达至33亿元,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9.7%。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背背佳”品牌产品于2024年销售额位列矫姿带产品第一。根据招股书,2024年,包括背背佳在内的可孚医疗矫姿带产品年收入5亿元,市场份额达到27.2%,远高于第二名8.5%的市场份额。
可孚医疗表示,公司在深化线上平台的同时,运用短视频、直播、KOL代言等手段,持续强化市场认知和产品的触达网络。
三年半营收超百亿
可孚医疗表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各类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W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可孚医疗的收入分别为29.77亿元、28.54亿元、29.8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02亿元、2.54亿元、3.1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可孚医疗实现收入14.96亿元,同比下滑4.0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降9.51%。
从具体的产品来看,可孚医疗的营收支柱是康复辅具类产品与医疗护理类产品。
2025年上半年,康复辅具类产品的营收占比达到35.5%,占比最大,营收达到5.31亿元,毛利率62.3%;其次是医疗护理类产品,营收占比22.1%,营收达到3.31亿元,毛利率51.6%。
可孚医疗在招股书中解释,公司产品销售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线上渠道,特别是通过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拼多多及药师帮等第三方电商平台。
“该等平台在我们的品牌知名度、客户互动和产品分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可孚医疗表示。
可孚医疗通过线上渠道开展产品销售,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通过自有线上店铺进行直销,二是线上经销商销售。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可孚医疗线上直接销售产生的收入分别为8.87亿元、7.76亿元、10.69亿元及4.85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29.8%、27.2%、35.8%及32.4%。可孚医疗在多个平台上运营官方旗舰店,还与授权在线经销商合作,通过其自有的电商渠道转售公司产品。
同期,可孚医疗线上渠道产生的收入分别为20.22亿元、18.27亿元、19.81亿元、9.62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7.9%、64.0%、66.4%、64.3%。
招股书显示,可孚医疗是中国最早获得医疗器械线上销售许可证并开拓线上销售模式的家用医疗器械供应商之一。2024年,可孚医疗的线上销售额达19.81亿元,在中国家用医疗器械供应商中位列第二。
可孚医疗表示,随着公司持续加大对线上营销的投入,预计未来线上直接销售将进一步增长,进而将在长期内推动业务发展及提升经营业绩。
也由于线上营销的持续投入,可孚医疗的销售及经销开支水涨船高。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可孚医疗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6.19亿元、7.41亿元、9.73亿元及4.80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0.8%、26.0%、32.6%及32.1%。
可孚医疗表示,销售及经销开支总体增加,主要由于销售队伍的扩大以及用于线上及线下渠道的营销及推广活动的资源增加。
此外,可孚医疗解释称,2023年至2024年的销售及经销开支也因可孚医疗运营自营线上门店所产生的平台服务费增加而增加,而服务费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在收取较高服务费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扩大销售活动。
具体而言,同期营销及推广开支分别为2.52亿元、3.13亿元、4.36亿元、2.11亿元。
可孚医疗表示,这与公司营销策略基本一致,提升了品牌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上的知名度。
对于此次募集到的资金,可孚医疗表示,将用于品牌推广及营销活动。在营销活动一项中,可孚医疗表示将包括与KOL合作开展消费者教育、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制作推广视频、参加展会及学术会议以及赞助体育赛事及音乐节等高关注度活动。
海外收入占比不足10%
可孚医疗还把目光瞄向海外。对于本次赴港IPO的原因,可孚医疗表示,为了促进该公司的国际化策略及海外业务拓展,结合整体发展策略及营运需求提升境外融资能力。
目前,可孚医疗主要通过线上销售渠道直接向海外消费者销售产品,也向海外客户销售定制生产的产品。可孚医疗的海外销售涵盖品类包括健康监测类产品(如自主研发的血糖尿酸二合一检测试纸及体温计)、轮椅及伤口敷料产品。
2025年,可孚医疗完成对相关公司的收购,开始拓展海外客户、渠道,公司全球化战略逐步落地。
可孚医疗在2025年半年报中介绍,为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公司在2025年1月完成对压敏胶制品企业——上海华舟压敏胶制品有限公司的控股收购。该公司拥有成熟的欧美客户网络和稳定的头部客户资源,其基础耗材、高端敷料等核心产品将有力补充公司产品线,并为海外市场拓展提供重要渠道支持。
招股书显示,2025年6月底,可孚医疗已完成对喜曼拿医疗系统有限公司87.6%股权的收购。
可孚医疗介绍,喜曼拿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于1986年成立,拥有近40年的经营历史,是香港地区知名的医疗产品零售商及批发商,目前运营30多家医疗产品零售中心、三家专业足病诊疗中心及一家体外反搏诊疗中心。
可孚医疗表示,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得以借助其行业经验及本地资源,快速开拓并扩大在香港市场的业务版图,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计划投入资源,优化喜曼拿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的连锁门店管理及供应链体系,以加强在中国与海外业务运营的协同效应。
目前,可孚医疗的全球业务版图已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的60多个国家及地区。
今年上半年,可孚医疗的海外收入占比有明显提高,但占比不足10%。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非中国市场的收入分别为4200.6万元、4987.0万元、5915.1万元及9676.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1.7%、2.0%及6.5%。
针对此次募集到的资金,可孚医疗表示,也将用于全球拓展,其中包括推广海外销售渠道及建立经销网络。
针对B2B渠道,可孚医疗计划组建当地销售及营销团队、通过当地社交媒体及展会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针对B2C渠道,可孚医疗将聚焦于海外电商平台,拓展欧洲、北美及东南亚市场。
此外,可孚医疗还准备将募集资金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潜在战略投资与收购机会。可孚医疗的目标是拥有销售渠道优势并具备良好品牌形象,以及丰富当地经验的资质良好的医疗公司,或与公司市场定位相契合的经销商。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林琬斯:linwans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罗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