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 2025 终于落幕,雷科技IFA报道团也已,但展会留下的行业趋势思考仍在发酵。褪去热闹的表象,我们来聊聊今年IFA上最值得深究的变化——情绪价值。
如今家电的参数竞赛早已遇到瓶颈,配置、功能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你能做到的产品优势,竞品很快也能跟上。不管是深耕国内市场,还是攻坚海外战场,硬实力之外的情绪共鸣与文化温度,正在成为新的竞争密钥。
《2025中国家电消费趋势白皮书》提到,悦己消费潮起,情绪价值拉满。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今天,消费者购买家电时的心态已经悄然生变。
从IFA传递出的新趋势来看,家电业的竞争逻辑,已从“功能满足”全面转向“情感共鸣”。
IFA趋势观察:情绪价值成为下一增长点
在IFA上,我们看到长虹AI TV上搭载了拟人化智能体“熊猫小白”,打造24小时全场景陪伴系统。用户可一键直达“熊猫乐园”,实时围观四川大熊猫基地的熊猫啃竹嬉戏的治愈画面,将四川竹林生态浓缩于交互界面与内容之中。
为什么要在满是科技范的IFA上搭建一个“熊猫乐园”?无他,唯“情感价值”尔。
熊猫的魅力在于其双重属性,它既是极具中国特色独一无二的象征,又是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和理解的全球文化大使。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高明的共鸣策略,用世界熟悉的语言,讲述东方生态智慧和“与自然为邻”生活方式。
你在体验产品的时候,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长虹想传递的文化内核,无论是对自然治愈感的渴望、对食材新鲜的追求,还是对舒适居住环境的需要,都是全人类共通的生活诉求。而东方智慧的价值,就在于为这些需求提供了更具温度的解决方案。
当然,“文化共鸣”只是情绪价值的其中一环。从IFA 2025的展品中,我们能清晰梳理出 “情感家电”的三大发展路径:文化共鸣、场景陪伴与健康关怀。
“文化赋能”即上文所说,以长虹为典型代表,通过熊猫、冰雪等IP构建文化认同,精准满足消费者的身份表达需求;海信官宣赞助2026年世界杯,也是在试图获得全球足球爱好者的情感共鸣。
“场景陪伴”则聚焦家庭关系,比如海信除了带来超大屏产品矩阵,还推出艺术电视、大白闺蜜机等主打场景陪伴的产品,当然,长虹的24小时全场景陪伴系统,也是“场景陪伴”的一种。
而“健康关怀”核心是将情绪价值与健康深度绑定,比如万得厨倡导的“用人工智能让做饭变得更智能”,借助 AI 技术重新定义“吃饭”这件事。在IFA现场,雷科技就 “万得厨” 的产品优势向其科技负责人霍立谊提问,霍立谊的答案直指核心 ——“健康”。
(图源:雷科技主编罗超与万德厨科技总经理霍立谊深入交流)
不管是文化共鸣、场景陪伴亦或是健康关怀,说到底,所谓情绪价值,本质上是将人性中某种需求提取出来,用产品的手段单独满足它,以获取商业上的价值,这不是什么复杂的逻辑。以前家电比的是 “我能做到什么功能”,现在是反过来想“用户需要什么感受”,这些产品没在参数上较劲,却因为精准满足了那份人性里的情感诉求,让用户愿意为这份 “贴心” 付费。
参数内卷下,情绪价值才符合“第一性原理”
事实上,家电行业卷向情绪价值,并不是偶然之举,而是品牌厂商在参数同质化内卷下的“自救”行为。
如今的家电行业正置身于一场数字的狂欢。扫地机的吸力从早期的1800Pa一路飙升到 6000Pa,就连导航避障的精度参数都在反复刷新;电视领域除了刷新率从120Hz跃升至 240Hz,控光分区数量更是从几十分区暴涨到几百、几千分区;空调行业则在细节参数上较劲,能效比在小数点后两位反复博弈,制冷速度还从“1分钟速冷”升级到“30秒速冷”,送风距离也从5米突破到12米。
图源:雷科技IFA25现场拍摄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参数背后,隐藏着家电行业难以言说的焦虑与困境。参数内卷已成为整个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这是一场没有真正赢家的数字游戏。
面对这样的同质化竞争,家电厂商的破局关键,终究要回归到“人”本身。
人类的购买决策,本质上是情绪先行驱动,再通过“理性”为其寻找合理化理由。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他们成长于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家电产品在功能上的差异几乎被完全抹平。这种背景下,单纯依靠功能差异,早已不足以支撑一个品牌的长久走红。
换句话说,家电厂商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比自己更强的产品功能,而是比自己更懂用户 “情绪” 的同行。
图源:雷科技 IFA25 现场拍摄
问题在于,情绪价值,真的能驱动消费行为吗?
若追根溯源便会发现,情绪价值其实也契合“第一性原理”:所有消费行为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某种“良好感受”。
就像你买一台冰箱,表面需求是 “制冷保鲜”,但本质上是为了获取 “食物健康安全” 带来的安心感,以及对家庭健康负责的满足感;你买一款电视,表面需求是 “娱乐”,本质上是为了获取 “沉浸于故事” 时逃离现实的放松感;即便购买最基础的 “食物”,在安全需求被满足后,我们同样会追求它带来的 “味蕾愉悦感”。
因此,技术参数不是目的,而是服务于“情绪价值”这个第一性原理的工具和手段。
就像追觅爬楼扫地机,之所以能在本次IFA上出圈,在于它精准回应了全球用户对“免打扰洁净”和“生活松弛感”的共同追求。即便是复式别墅种的楼梯场景,也能让科技默默运作,让家真正回归放松的本质。
(图源:雷科技IFA现场摄制)
追觅在全球市场的攻城略地,是情绪价值胜利的明证。当一台扫地机机深刻理解了用户对“家务自由”的渴望,并用顶尖技术将其实现,它就超越了功能性产品,成为了重塑全球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自由密钥”。追觅正帮助世界各地的用户,把“家”的意义,重新还给自己。
综上,家电行业卷向 “情绪价值”,是市场竞争倒逼与消费需求升级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行业终于跳出过去冷冰冰的参数竞赛与价格血拼,逐渐回归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本质:即关注人的真实感受,关注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更关注那些能带来愉悦与幸福感的无形价值。
中国品牌出海:从外销到售卖“生活方式”
回到IFA 2025上,中国家电品牌的出海故事,早已不是 “性价比逆袭” 的老调重弹。
雷科技在IFA现场观察到,“情绪价值”正在为中国家电产品注入新的竞争力。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让全球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在“被理解、被关怀”的使用体验中,更容易接纳来自中国的品牌。
毫不夸张地说,情绪价值,正成为中国家电打破出海壁垒、实现全球化进阶的核心武器,毕竟当产品被赋予文化、情感和精神价值时,海外用户愿意为这些超越功能的价值支付溢价。
这种情绪价值驱动的出海逻辑,并非家电行业独有,而是正在成为中国品牌跨越国界的方法论。
回顾2025年那些引发全球共鸣的中国出海案例,从潮流IP到文化产品,无一不是以情绪价值为锚点走向世界。
以labubu为例,在东京,它是对抗职场压力的“叛逆伙伴”;在伦敦,它是表达个性的时尚配饰;在曼谷,它是融合本土信仰的“招财精灵”。TikTok上#Labubu开箱超10亿次的播放量,本质是全球用户在共享一种“不被定义”的情绪共鸣,这种超越语言的情感,让中国IP实现跨文化认同。
图源:labubu
再比如《黑神话悟空》,有海外玩家这么评价:作为一款来自中国开发商的游戏,《黑神话:悟空》打破了许多预设的观念和偏见,不仅在视觉效果和游戏机制上令人叹为观止,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让全球玩家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这其实就是前文所说“文化共鸣”的具现化案例。
这些案例与 IFA 2025 上的中国家电形成了奇妙的呼应: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卖价值观”,最后“卖生活方式”。
无论是家电产品通过熊猫元素进行文化共鸣,亦或是《黑神话:悟空》通过叙事传递东方哲学的力量,本质上都是中国品牌在回答同一个问题 —— 如何用情感连接世界?
IFA 2025的喧嚣虽已散去,但留给行业的思考远未停止。在这场全球家电盛宴中,中国品牌从最初的功能满足到现在的情感共鸣,从硬件参数到情绪体验,显然已经找到了销量增长的另一密码。
出海路径,也藉由“情绪价值”这一软性竞争力悄然改写。通过文化共鸣、场景陪伴与健康关怀,真正走入不同市场用户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
而身处IFA 2025的诸位,不管是雷科技报道团,还是场内场外的观众,亦或者参展商,均是这场“情感出海革命”的最佳见证者。
9月5日-9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IFA2025在柏林盛大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