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乳业龙头伊利集团携手新华网、亚马逊、阿里云、腾讯等8家海内外顶尖企业及科研机构,正式启动“全球智链生态圈”。这一全球首个聚焦乳业全链路AI融合的产业协作组织,标志着中国乳业从“规模竞争”转向“智能生态竞争”,为全球乳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破界:从单点突破到全链智联
“全球智链生态圈”以“技术共生、产业共荣”为核心理念,覆盖乳业从牧场到终端的全场景:
• 生产端:通过AI算法优化奶牛养殖、饲料配方及挤奶效率,伊利已实现每头奶牛“数字身份证”管理,原奶品质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8%;
• 供应链端:依托智能调度系统,伊利将原奶从牧场到工厂的运输时间压缩至24小时内,库存周转率提高30%;
• 消费端:借助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动态调整产品配方与包装设计,旗下常温奶品类定制化产品占比已达25%。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表示:“AI不是悬浮于产业的工具,而是扎根于牧场、工厂、货架的‘新生产力’。我们已将AI技术渗透至138个生产环节,未来三年计划通过生态圈推动全行业降本增效20%以上。”
共生:跨界联盟重塑产业生态
此次生态圈发起方阵容横跨科技、媒体、学术领域,凸显“乳业+AI”的跨界融合趋势:
• 技术巨头赋能:亚马逊云科技提供AI算力支持,阿里云、腾讯优化供应链算法模型,联想部署边缘计算设备;
• 内容与标准共建:新华网联合发起AI应用案例库,复旦大学牵头制定乳业AI伦理规范,特赞、SSG推动消费者体验创新;
• 全球化资源整合:生态圈将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新西兰恒天然等国际机构,构建全球乳业AI技术共享平台。
业内专家指出,传统乳业链条长、环节分散,生态圈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共享技术中台,有望打破“数据孤岛”。例如,伊利与亚马逊合作的“智慧牧场云平台”,已实现全球2000余家牧场的数据互通,单产成本下降15%。
进阶:从数智伊利到产业标准制定者
此次生态圈的成立,是伊利“数智化战略”的里程碑式升级:
• 三年深耕积累:自2022年发起“数智伊利”生态创享计划以来,伊利已联合华为、西门子等企业完成12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获评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
• 人才与标准双驱动:生态圈计划三年内培养5000名乳业AI工程师,并主导制定《乳业AI应用白皮书》《智能工厂建设指南》等3项行业标准;
• 绿色智能协同:通过AI优化能源使用,伊利内蒙古工厂单位产品碳排放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8%,相关技术将通过生态圈向全行业推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宁分析:“生态圈的真正价值在于构建‘技术-产业-社会’价值循环。当AI不仅用于提升效率,还能助力低碳转型、保障食品安全,乳业将实现从‘经济价值’到‘社会价值’的跃迁。”
未来:智能乳业的中国范式
据IDC预测,到2027年全球乳业AI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中国占比有望超40%。伊利生态圈的实践已显现成效:
• 效率革命:智能质检系统使产品出厂合格率达99.998%,接近“零缺陷”水平;
• 模式创新:基于AI的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使新品研发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6个月;
• 全球引领:伊利智能工厂案例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灯塔工厂”,其AI牧场管理系统已输出至东南亚、中东市场。
刘春喜强调:“生态圈不是封闭的俱乐部,而是开放的创新场。我们欢迎全球伙伴加入,共同定义乳业的‘智能未来’。”
结语
从“数字身份证”的奶牛到“会思考”的供应链,从中国标杆到全球灯塔,伊利牵头的“全球智链生态圈”正以AI为笔,重绘乳业价值链。在这场由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中,中国乳业不仅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更为全球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数智化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