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限制来自中国的创新药吗?
创始人
2025-09-15 16:05:33

9月11日上午,A股、港股开盘后创新药板块下跌,创新药板块指数在早盘阶段跌超4%,恒生生物指数一度跌超7%。


市场震荡背后,源于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研议一项行政命令,草案内容包括美企收购中国新药纳入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强制审查,并提高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FDA审核门槛,鼓励药品本土生产与采购,以及加快审批美国本土药企的临床试验申请等。意在严格限制来自中国的实验性药物与临床数据,以应对中国生物科技崛起对美国产业的威胁。


不过,市场的恐慌情绪很快缓和。


多位医药投资、分析人士对《健闻咨询》分析,上述消息的落地可能性较低,中短期内对创新药BD业务影响有限,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扰动,并无更进一步实质性影响。


特朗普政府一纸草案,实质影响有限,却也从“对手”的视角揭示了创新药BD出海的方向和困境。


行政令意图强化BD交易审查,但落地可能性极低?


所披露的行政令草案内容中,直接引起市场震荡的一项政策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将对美国跨国药企(MNC)从中国药企购买管线的BD交易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数据可以解释这项政策背后的逻辑。今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出海的BD交易总额已经接近660亿美元。截至2024年,源自中国的药物占美国FDA新药批准量约4%,按照目前的BD出海势头发展,摩根士丹利的报告预测称,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35%。


数据反映出,未来可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上市新药将源于中国。


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资深医药基金经理周思聪解释说,这件事情背后其实是两个利益集团的交锋,一方是美国的biotech公司以及他们身后的风投资金,相当于是国内创新药企在BD交易上的竞争对手,是游说白宫的主力。另一方是美国MNC公司,他们从长期购买海外资产当中获得了很多益处,大幅压缩了研发时间和成本,势必不愿接受限制购买中国资产的政策。


到2035年,美欧制药企业将有1150亿美元的药物专利到期,为了补足专利布局,MNC公司必须要购买新的管线,而目前中国资产质量好、成本低,是MNC公司最优的选择。这些大型MNC公司的意见对于该行政令能否落地举足轻重,周思聪说,“MNC公司在美国的影响力比小型的biotech要大得多。”


因此,多位资深医药投资、分析人士均表示,该行政令签署落地的可能性极低。


一家以BD出海业务立足的国内biotech公司人士也说,他听到消息一开始还有些紧张,仔细研究后松了一口气,“根据我们的判断,这项行政令落地的可能性很小,即便落地,受到影响的更多是MNC公司。而且我们的合作对象很多是欧洲的跨国药企,影响很有限。”


退一步讲,假如该项行政令落地,是否国内创新药的出海BD之路就彻底斩断?


另一位资深医药分析师刘宏(化名)表示,即便发生最坏的情况,MNC公司也可能采取合理规避审查的方式,例如以New-co的方式,在欧洲、新加坡、日本等境外地区成立合作公司,取得中国资产的权益。


一位长期研究美国市场的投资人张文鑫(化名)直言:“绕开的办法有很多,如果非要搞行政命令,只能伤到美国本土的MNC公司,伤不到别人。”


临床数据之困


行政令第二条引人瞩目的政策是:美国FDA将对来自中国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更严格的审查。这项政策瞄准的目标是谁?影响又有几何?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项政策无论落地与否都不会改变现状,因为一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中国临床数据的审查都在趋严,中国药企做临床试验的时候,已经在尽力增加美国患者的数量。


周思聪解释称,“FDA的审查一直都很严,而且这些年一直在趋严,不仅是对中国的药企,对美国药企的申报审批也越来越严,这是个长期的趋势。中国创新药产品在海外都要重新做临床III期试验,这是没有悬念的,入组要求以白色人种为主,还要包括非裔、拉丁美裔等混合人种。”


目前阶段,能在海外做III期临床的国内药企是凤毛麟角,资金的短缺是最致命的短板。


例如临床试验招募一位肿瘤患者,在国内的费用成本在六七万人民币左右,在海外将攀升至六七万美元以上。因此,大部分国内创新药企选择保留专利的国内权益,通过BD交易将海外权益转让给MNC公司。


很多意在BD的创新药企,会选择做中美双报的临床I期试验。周思聪表示:“因为临床I期招募的患者数量少,费用上药企也能承担。而且这样可以先展示一部分临床数据,让MNC公司看见药品的价值,能卖出更好的价钱。交易结束后,MNC就会接手药品的临床试验,负责后续资金的投入。”


这些有中国药企参与的临床试验是否可能受到政策打压?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性较小。


从性质上来说,刘宏反复指出,“临床数据核查本身是一个科学问题,它不是一个政治问题。”张文鑫也有相同观点,他认为针对中国临床数据的审查仍然是科学导向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临床试验对MNC公司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市场已经做出了选择,“强拆”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张文鑫曾经深度参与过一家创新药企的投资和运作上市,他回忆说:“几年前这些MNC公司基本都不太敢跟中国的药企合作临床试验,但现在大家对中国临床试验的质量越来越放心,都想到中国来做临床,因为在中国做临床又快又好,医院多、医生多、病人也多。


风波背后的警醒:出海还是要立足本国市场


业内基本认为该项行政令落地可能性极小,但它确实也呈现了创新药出海可能受国际政治因素干扰的隐忧。用更长期的眼光看,创新药的BD出海之路还能走多远?


周思聪认为,BD出海仍有5~10年的红利期,“至少在未来的5年内,因为有大量的专利要到期,大药企会对创新药资产维持一个非常高的需求。以默沙东为例,它的K药到2028年就到期了,还有两年多的时间,K药的销售额是300多亿美金一年,如果没有补足专利布局,它的产品收入将大受影响。”


只是发展的势头可能有高有低,未来能否保持今年上半年BD交易总额、单笔交易金额屡破纪录的势头,仍然不能确定。周思聪表示,“因为研发产出是有周期性的,不可能每年都维持高产的状态,很难预测一个稳态。”


张文鑫最近在忙活一家新公司,在中国寻觅好的资产。在他看来,“海外企业系统性地在中国找创新药资产,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因为中国有人口的红利,这是可持续的,它能让中国biotech的研发成本比海外更低,做临床试验的资源比海外更丰富,这是BD红利能够持续下去的核心原因。


2025年,创新药BD出海最显著的变化是“大单”频现。


走到今天,对BD出海是“贱卖资产”的质疑声已经十分轻微。和铂医药、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的BD交易金额分别达到了超45亿美元、60.5亿美元和53.3亿美元,7月底,恒瑞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协议,将一款核心药物HRS-9821和另11个项目的全球权益授权,签下了首个百亿美元BD大单。


以前MNC公司对中国资产不够了解,但现在地板价、白菜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周思聪指出,“大家发现中国资产质量好、价格低,效率又高,未来BD出海的交易金额一定会长效地提高,这是一个原来被非常低估的资产估值合理化的过程。”


也有观点指出,白宫这项行政令草案的风波,也警醒了创新药企真正的出海还是要立足本国市场。


在BD交易爆火后,biotech公司面对BD的心态似乎有些过于狂热。有些小药企但凡有资产就拿出来重估,哪怕资产仍处于临床前阶段,缺乏相应数据,也硬着头皮往里冲,“只要有个药就敢说要BD”。


周思聪认为,“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创新药出海这一个周期,也要看到这些年国内医保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明显在提高,很多中国药企在国内市场也活得很好,应该要两条腿走路。而且未来商保也能大幅改善国内市场的支付条件,拉长、拉高药物在国内的销售峰值,延长药品在国内的生命周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健闻咨询 (ID:HealthInsightPro),作者:何京蔚、李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奖牌破零!女子链球包揽亚军、季...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磊 北京时间9月15日晚,在国立竞技场举行的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进入第三比...
纯私有化部署+AI加持 政企专... 开会总是漏掉重点?整理会议纪要耗费太多精力?……面对传统会议存在“信息遗漏、效率低下、安全隐患”三大...
Gemini登顶iOS榜!马斯... 科技圈本周上演了一出充满讽刺性的戏码。 当马斯克正集中火力,就其AI产品Grok的推广问题与苹果公司...
原创 跌... 非石油部门继续很给力,展现出经济多元化战略的持续成效。沙特阿拉伯统计总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第...
对美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A股模... 《科创板日报》9月15日讯(记者 郭辉)商务部日前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
读懂IPO|联合动力开启申购!...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千亿龙头汇川技术(300124.SZ)A拆A上市,朱...
对标企业三大需求,宝安藏不住了... 作者 | 布语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动能转型。钱的流向,正在改变。近期央行报告显示,我国新增贷款...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新华社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9月14日电 题:新疆口岸电商助力中国商品跨境“速达” 新华社...
2025中企500强出炉:营收... 9月15日下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
招商蛇口换帅!朱文凯升任董事长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5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招商蛇口)发布关于董事长辞任...
元医疗模拟实验室在沪启用 系统... 中新网上海9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简称...
昔日23亿入股万达信息,和谐健... 出品|达摩财经和谐健康保险,正在从昔日大手笔投资的万达信息大踏步撤退。9月14日,万达信息(3001...
当视频播客陷入“形式之争”,成... 作者|娱乐独角兽 赤木瓶子 鲁豫时隔13年再度“漫谈”陈奕迅,于谦和蔡明虚拟形象“菜菜子”跨次元对...
突发,招商蛇口换帅 突发,招商...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地产一品塘”,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 快速获取地产干货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刚刚...
宁波汽配大佬,高位套现8.8亿... 记者丨赵云帆 编辑丨朱益民特斯拉带飞A股千亿汽配龙头,实控人父子高位套现8.8亿元!9月15日,拓普...
小象超市线下首店最快10月开业... 交流小象超市,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美团的自营前置仓生鲜电商业务——小象超市做的线下...
荣耀否认高管集体出走车企 荣耀... 红星资本局9月15日消息,今日,荣耀消息人士称,关注到少数媒体炒作所谓“荣耀高管集体出走车企”。经查...
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真的到头... 文丨西部君城市无限扩张的时代,正在悄然落幕。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热门中概股大涨,哔哩哔哩涨8%... 记者丨吴斌编辑丨和佳 江佩佩 张嘉钰北京时间9月15日晚,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截至22:54发稿,...
上海的家长们决定借借老罗和西贝... *此节目由豆包AI播客生成这两天罗永浩和西贝贾国龙的事情很热闹,乃悟看下来,好像冥冥中贾总要有这么一...
广东两个大动作,透露AI发展新... 作者 | 耳东几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广东有两个大动作,透露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最新风向。就在今天...
从税收和资本占用角度分析债券投... 随着中国债券收益率的持续下行,税收和资本占用差异对机构配债偏好的影响愈发明显。广义基金为追逐高息收益...
冰火两重天,受不了了 冰火两重... 图:Looming 聊两件事,一个是房,一个是股。 它俩是多数人的核心资产; 它们的价格趋势,像扔往...
3年采购超2000台!众擎机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加速迈进产业化临界点。近日,...
寒武纪的“博弈”:机构乐观预测... 作为人工智能芯片的代表公司之一,寒武纪在短短月余上涨超一倍,这在市值超千亿元的大盘股之中并不多见,在...
这只医药股,上市两个多月股价暴... 还没有产品获批上市、还在亏损中的药捷安康(02617.HK),在登陆港股上市后的短短两个多月,却创下...
第128期:42.25 第12... 2025年9月12日更新:【#大V综合信号#】42.25不买不卖(上期47.15)
天纺标:将检测触角深入“衣食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即天纺标,871...
北交所第二例!创远信科拟“股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5日晚,北交所上市公司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即创远信...
康强电子股权遭拍卖,徐翔泽熙A... 作者 | 谢美浴、于婞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近日,康强电子(002119.SZ)一则司法拍...